布袋和尚贊
一肩駝不起,兩腳走如飛。
業風交輥笑嘻嘻,問渠是誰渠不知。
夢里升兜率,閻浮待下生。
不須呈懵袋,亞毒已流行。
一肩駝不起,兩腳走如飛。
業風交輥笑嘻嘻,問渠是誰渠不知。
夢里升兜率,閻浮待下生。
不須呈懵袋,亞毒已流行。
一個肩膀好像連東西都駝不起來,兩只腳卻行走如飛。在業風的漩渦中還笑嘻嘻的,問他是誰他自己也不知道。在夢里升入兜率天,等待著到閻浮提世界下生。不用再展示那懵懂的模樣,惡的影響已經在流傳了。
業風:佛教語,指惡業所感,能吹動人的身心,使人流轉于生死輪回的風。
交輥:交錯滾動,形容業風的強勁和復雜。
渠:他。
兜率:即兜率天,佛教所說的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
閻浮:閻浮提,指我們所居住的世界。
懵袋:指糊涂的樣子。
亞毒:指不好的影響、毒害
布袋和尚是五代后梁時期的僧人,形象為袒胸露腹、笑口常開。這首贊可能是后人對布袋和尚形象和精神的一種解讀與贊頌。當時佛教在社會有一定影響力,人們對高僧大德的事跡和精神比較推崇,作者可能借贊布袋和尚來傳達佛教的一些理念和對世人的勸誡。
這首贊以獨特視角描繪布袋和尚形象,通過其看似矛盾的行為展現出超脫的精神境界。主旨在于傳達佛教的一些思想,如對業力的認識和對世人的警醒。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佛教文學的表現形式,以簡潔的文字蘊含深刻哲理。
天寒不歸汝安否,日暮有懷如此何。
丈室全如在林壑,重云漫不見星河。
高風側聽雝雝雁,濡露長悲蓼蓼莪。
不是不知詩廢事,相思不寐自成歌。
風雨先催十月寒,顧瞻言邁祇悲顏。
二天舊澤流淮水,五色新文照楚山。
我病欲歸虜使重,君行合在侍臣間。
潁川莫厭次公去,宣室方思賈誼還。
綠發猶年少,衰顏苦病多。
陰寒傷物色,淫雨蠹天和。
杯酒開寥落,靈蓍問??軻。
凋疏頭鬢亂,欹側齒音訛。
苒苒時難得,紛紛日易蹉。
荊蒿太狼藉,圭角未消磨。
廢棄今如此,云為竟若何。
嗟傷仁者遠,幸望故人過。
臘意生幽徑,春心漾綠波。
幾時樽俎共,爛醉聽清歌。
細細松千葉,紛紛竹萬枝。
寒聲落幽徑,碎影出疏籬。
冷逼風霜勁,清舍雨露滋。
不須稂莠念,自有歲寒姿。
秋來初得兔園書,更有詩來慰索居。
出宿幾時吾稅駕,歸寧何日爾脂車。
貧如原憲元非病,懶比嵇康老更疏。
鴻雁池邊知可樂,鹡鸰原上正相胥。
遠水猿谿古,孤峰石耳懸。
慈悲開一徑,智慧出雙泉。
大士車乘鹿,幽人社結蓮。
欲知今邂逅,猶是昔因緣。
堂堂才業世無鄰,坐揖荊吳屬晉民。
當日若知誅嬖妾,英魂未必死奸臣。
尚能博識周群物,誰使無謀衛一身。
典午基圖從此殆,開編令我涕沾巾。
吾憶東林北,庭前巧作山。
乍晴風苒苒,久雨蘚班班。
漁釣滄洲靜,樵歌白日閑。
蓬瀛仙世界,容易落人間。
憶留鐵甕城經夏,卻泛金山寺看秋。
鐘梵去隨滄海遠,樓臺低涌大江流。
波瀾隠約開龍國,煙霧分明見蜃樓。
他日上方容聽法,不應疑我皺眉頭。
匹馬千山遠,扁舟宇宙寬。
歲華春已仲,時節食初寒。
稍憶棋爭勝,還須飲盡歡。
使君如見問,行李已河干。
學問古人重,英豪世所歸。
呼奴整軒駕,拭淚別庭闈。
久雨路岐澀,荒村草木稀。
城闉頓相遠,回首一依依。
炎天自欲沉朱李,詩社初欣見素梅。
綠柳薦風消酷暑,青荷飛雨濯塵埃。
墻頭竹影紛紛出,水面菱花細細開。
拍手浩歌情不盡,笑君佳句泥流杯。
剪彩微茫比絲發,雕金焜晃映蟬貂。
鹓鸞破曉趨丹禁,雨露迎春下九霄。
花映上尊非索寞,雪侵余鬢自蕭條。
讀書終日不知味,恰似在齊聞舜韶。
池水人言是雁池,池邊兀坐久忘歸。
蓬瀛仙子紅蓮出,湖海幽人白鷺飛。
楊柳垂陰留客佩,滄浪潑翠點人衣。
故園一別頭今白,目斷江邊舊釣磯。
鹢首爭先鳥翼飛,宦游容易即天涯。
漸生世事無由盡,已去年華不易追。
芍藥遂輸淮上樂,櫻桃終念水邊期。
雨余亭外山爭出,幾日相看一酒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