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善王憲度明府有事羅浮夜還過小園幸獲停鑣愧未投轄以詩二章見贈次來韻賦謝 其一
蓬蒿短徑月初乾,道左壺漿候夜闌。
飛舄云留雙影駐,揮毫霞染九光寒。
干旄莫惜行春至,夜竹還宜卜晝看。
老圃但知歌擊壤,陽春白雪和應難。
蓬蒿短徑月初乾,道左壺漿候夜闌。
飛舄云留雙影駐,揮毫霞染九光寒。
干旄莫惜行春至,夜竹還宜卜晝看。
老圃但知歌擊壤,陽春白雪和應難。
月光灑在長著蓬蒿的短徑上,地面剛剛變干,我在路旁備好酒漿等候到夜深。您如仙人飛舄般留下雙影,揮筆時如霞染般帶著九光的清寒。您不要吝惜春天出行來到這里,夜晚的竹子也適合白天來觀賞。我這老農夫只懂得唱著擊壤歌,面對您高雅的詩作像陽春白雪般,我實在難以應和。
蓬蒿:蓬草和蒿草,泛指雜草。
壺漿:酒漿。
夜闌:夜深。
飛舄:典出《后漢書·方術傳上·王喬》,后以“飛舄”借指仙人。這里形容王憲度明府有超凡之態。
干旄:古代旗桿頭上用牦牛尾做裝飾的旗子,這里代指官員。
行春:指官吏春日出巡。
卜晝:《左傳·莊公二十二年》有“臣卜其晝,未卜其夜”,后以“卜晝”指白天宴樂。
老圃:年老的菜農,作者自謙之詞。
擊壤:古代的一種游戲,后以“擊壤歌”表示太平盛世百姓的安樂生活。
陽春白雪: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王憲度明府有事前往羅浮山,夜晚歸來路過詩人的小園并停留,還贈詩二首。詩人為表感謝,依其韻作此詩回贈。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雖未明確,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在一個寧靜的夜晚,詩人的小園之中。當時社會環境未在詩中體現明顯線索,詩人在與官員的交流中,以詩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感謝王憲度明府的到訪和贈詩。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營造出高雅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以詩交流的文化氛圍。
初陽收久雨,淳祐第三春。聊與眾行樂,稍欣農食新。俱蒙青帝力,莫問紫姑神。座上遨頭作,流傳遍郡人。縱觀姑游目,殷憂欲碎心。馬嘶淮祲惡,鵑叫蜀冤深。玉座方停箸,椒涂亦脫簪。好為諫臣論,莫作醉翁吟。
碌碌徇世務,笑語非中情。貪夫營刀錐,烈士徇聲名。生人誰不死,愚者慕長生。何如飲醇酒,寵辱可不驚。豈云合大道,免使塊壘成。
此身安處便為家,不近浮名免世嘩。結習已空三宿戀,新詩猶有故人誇。經霜漸變星星發,繞膝優生朵朵花。更愛江山歸一統,靈均何用賦懷沙。
飛霞半縷。收盡一天風和雨。可惜黃昏。殘角疏鐘要斷魂。雙魚傳信。只道橫塘消息近。心事悠悠。同向春風各自愁。
壁上互吞吐,延之以隙光。稍爭勢曲折,如對月微茫。久視分須蕊,澄心映色香。祗愁身漸幻,欲向影邊藏。
力不勝于膽,逢人空淚垂。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漢旌旗。有懷長不釋,一語一酸辛。此地暫胡馬,終身只宋民。讀書成底事,報國是何人。恥見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京師三月春雪飛,雪后馀寒添著衣。曹官祿薄酒苦貴,一飲百錢恒不醉。忽然停杯憶鄉里,美髯校文最知己。作詩斷不讓高岑,醉后狂吟狂欲死。有時忽得意,竟上金雞山。彈琴酌酒送飛鳥,心比白云閒更閒。虎頭巖前柳拖地,龍池溪上花滿灣。醉歸騎得將軍馬,城上烏棲門未關。白頭太守別來久,別后還能相憶否。詞賦終為紙上塵,功名不及杯中酒。芭蕉葉長近何如,前月人來不寄書。莫言閩海少飛雁,何事秦淮多鯉魚。
明朝別駕過金壇,暫到茅山亦不難。我憶江門歸未得,為君沽酒慶茅山。
夜來積雪深,曉覺寒威逼。呼童棹扁舟,蕩漾安所適。隔溪有寒梅,欲訪春消息。
露樹且烏啼,孤舟晨向西。蕭灘千百轉,昏暮到羅溪。古驛屯云密,平沙沒日低。揚帆更前去,月夜不須迷。
兩地殘冬共索居,一般窮歲總堪除。人遐自合傳幽緒,春至偏宜趁捷書。日月天中無遠近,風濤海外任盈虛。猛思半百三年是,知命知非愧孔蘧。
山閣巖巖俯下方,望來暝色向蒼茫。岡巒暗失高低勢,星斗平垂遠近光。棲鳥鳴雞經火亂,疏松修竹引流長。相期白日重登此,要及春時覽眾芳。
海月光芒濕,川云意緒閒。剛風浮地外,元氣滿人間。野榜歌相答,漁燈去不還。電明知有雨,只在九龍山。
渺渺秋江浸月宮,扁舟來往一絲風。錦鱗釣得渾閒事,萬象包羅指顧中。桂影扶疏漾碧流,高人歸隱坐垂鉤。乾坤空廓心無際,雨笠煙蓑老即休。
白雪陽春寡和音,誰人解聽沒弦琴。詩書事業真堪笑,刀筆功名未可欽。不信西天三步遠,焉知東海一杯深。元來佛法無多子,何必嵩山謁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