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懷吳廷圭
秋滿瑤臺夜未央
美人何處醉傳觴
煙霞城郭山光霽
風月樓臺水氣涼
簾捲桂花香滿席
屏開梧葉影侵床
紫簫吹斷霓裳曲
鶴在遙林夢正長
秋滿瑤臺夜未央
美人何處醉傳觴
煙霞城郭山光霽
風月樓臺水氣涼
簾捲桂花香滿席
屏開梧葉影侵床
紫簫吹斷霓裳曲
鶴在遙林夢正長
秋意盈滿華美的樓臺,夜色還未到盡頭;友人吳廷圭此時在何處,正醉飲傳遞酒杯。煙霞籠罩的城郭,山光因雨過天晴而清朗;清風明月下的樓臺,水汽帶來涼意。簾幕卷起,桂花香氣鋪滿坐席;屏風展開,梧桐葉的影子映照在床榻。紫色的簫吹完《霓裳羽衣曲》;仙鶴在遠方樹林,夢境正綿長。
瑤臺:華美的樓臺,此處指詩人所處的中秋賞月之地。
夜未央:夜未盡,指夜色還未到最深的時候。
傳觴:傳遞酒杯,指宴飲時相互勸酒。
霽:雨雪停止,此處指山光因天氣放晴而明亮。
侵床:影子映照到床榻上。
紫簫:紫色的簫,或指音色清越的簫。
霓裳曲: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的宮廷樂舞,此處代指優美的樂曲。
鶴:常象征高潔或隱逸,此處或指友人所在處的意象。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為作者在中秋之夜與友人吳廷圭分隔兩地,因觸景生情而作此詩以寄思念。
此詩通過中秋夜的景物描寫,抒發了對友人吳廷圭的深切思念。詩中意象豐富,意境幽遠,語言清麗工致,以景寓情的手法使情感表達含蓄而深沉,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藝術表現力。
天公大似慰顏貧,二月滿園瓜子金。不問異根仍異味,盡令同色亦同心。輪蹄見棄各有路,蜂蝶爭趨亦若林。魏紫姚黃來課此,如聞太古簣桴音。華實根荄若個般,深知始解識咸酸。爭春豈敢當紅紫,貼地何能助碧丹。未說馀膏尤濟用,最令中色直堪餐。洛陽個個知揚撥,此物卻無人會看。
甘薺五溪人不采,兩京高價賣秤斤。君方淪落羞看我,我亦飄零懶問君。人遠空殘眉上黛,愁深不整鬢邊云。誰憐古戍寒窗下,新樣梭成織錦文。
玄化升真十六天,靈仙蟬脫翠巖前。金堅玉潤留馀骨,密鎖煙霞幾百年。
蓬池有嘯臺,夷門有吹臺。二臺突兀眼前一抔土,英雄落莫成今古。我今有臺不嘯復不歌,月高霜白如夜何。臨洪河,望四海,山川悲,月不改。昔日芒碭五色氣,煙銷浪滅今安在。
村樹含煙似碧,山花有色無香。從春暫假風日,何物堪同雪霜。
幾年花雨夢江南,畫里真真態正憨。作繭同宮爭自縛,不辭辛苦學春蠶。
歡情并苦緒,夜語到流連。小雨差能聽,殘燈尚及眠。有聲相爾汝,無路懺人天。低掩篷窗下,更深各悄然。
東膠冠蓋舊稱賢,佐郡曾分刺史權。官署到來應似水,禮闈今去獨朝天。家臨故苑長洲樹,鐘度寒山半夜船。遙想五云霄漢上,從容又賦帝京篇。
千古傷心為絕弦,老人流淚過殘年。春寒澒洞風床殷,夜火青熒雨屋燃。亂落暗泉虛榻畔,繁枝晴昊豁崖前。扁舟欲往愁花事,白晝昏昏閉閤眠。
江南無此一雄藩,穩稱將軍小踞蟠。韜略世傳天下少,棣華鼎峙帥臣難。狂胡要使如灰滅,中國先須大器安。慘慘塵沙天欲雪,北風凜凜劍芒寒。搏虎屠龍兩未成,蕭然華發一書生。狂蹤潦倒初無定,老氣崢嶸自不平。借馬飽游云夢澤,歸舟小駐石頭城。磨崖已辦中興頌,洗眼西湖看北征。
雪山一片雪,何日落中華。皎潔無藏處,虛空自作花。石厓穿乳竇,海岸疊潮沙。底用分荊越,諸方總是家。
叢榛石獸,漢地秦聲。迥漢氤氳,沉霧虛傾。冷光白寂,水漬灰閎。煙城十萬,失日晦盲。道樾為枯,大草不生。遠荒混沌,色象無名。
憶昔初通贄,雞盟訂自天。姓名雖久識,邑里各相懸。傾蓋衷腸合,分襟夢寐連。奇才駭神鬼,浮議謗迍邅。翠羽悲鸚鵡,紅顏落杜鵑。瘦因粱肉減,忙為藝文纏。暑閣朝橫膝,寒齋夜聳肩。扇搖倭國紙,被擁日南綿。寶玉深藏璞,驪珠暗在淵。未逢宣室召,甘向茂陵眠。經史心俱醉,王公眼盡憐。長庚重孕白,司馬復生遷。蹤跡多方到,風波幾處全。反躬思寡悔,搔首動追愆。路口彈長鋏,江心補漏船。自緣三島謫,敢望九霄騫。雅操堅如石,生辰薄似磚。四時恒旸若,雙眼獨醒然。燕寢凝香處,清霜點鬢年。詞章夸敏捷,篆籀擅窮研。夢繞江湖上,身依客旅邊。韜光封鏡匣,病緩佩弓弦。孤比懸崖竹,清同出水蓮。放歌來樹底,舒嘯立山巔。命仆呼聲煦,逢人禮貌虔。煙霞成痼疾,筆硯是良田。到處詩名播,誰家酒債牽。樓船妝雪洞,白馬覆紅氈。纓濯滄浪水,茶烹義井泉。土抔揮鏹楮,木偶視豪權。噦噦丹山鳳,行行陸地仙。蓬瀛三萬里,錦繡幾千篇。厭俗常居寺,談空慣問禪。善書修殿記,不受賣文錢。誤愛予多幸,相過意每專。時從雞黍約,共話結交緣。畏飲杯浮毒,雄談鼎沸煎。書筒疏未久,訃札報何遄。仙子形骸蛻,臺郎道義堅。斂含依法制,冠履擇新鮮。精爽還鄉里,悲愁滿市廛。貞妻渾欲死,令女半成顛。天泣霜華降,風號樹影偏。仙班仍入籍,靈性了無眩。神逐鸞箱下,幡隨鶴駕旋。藥方真索隱,詩句愈鉤玄。海鳥歸華表,門生掃墓阡。沉沉寒食雨,澹澹夕陽煙。已說登佳境,無勞嘆逝川。招魂今日賦,遺事后人傳。正直聰明者,皇天不負賢。
先知老嫩辨精粗,又識寒酸與富腴。要落前人舊窠臼,也須作我大規模。英豪好是不緣酒,妥帖豈須由撚須。最好堯夫擊壤集,胸中閒氣一毫無。搖膝支頤未冠年,已將采擷勝雕鐫。未能動地驚天句,且誦吟風弄月篇。擊壤莫拋康節集,煎膠可續上林弦。東山七月無人解,只是周公學有源。
小徑入幽林,齋房住更深。廢垣花蔓葛,荒圃草迷參。藏帖存家業,脩方寓道心。幾回舟過處,柳下記相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