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傳燈錄二首
虛名虛說傳來久,真語真蹤示后人。虛實灼然知下落,清風千古見芳塵。
家家門前火把子,半夜愚夫說相似。碧天如水月如鉤,古今流落閑名字。
虛名虛說傳來久,真語真蹤示后人。虛實灼然知下落,清風千古見芳塵。
家家門前火把子,半夜愚夫說相似。碧天如水月如鉤,古今流落閑名字。
那些虛假的名聲和說法流傳已久,而真正的話語和蹤跡要展示給后人。是虛是實能清晰地知曉其來龍去脈,那千古的清風中能見到高潔的風范。每家門前都有火把,半夜里愚笨的人說著相似的話。碧藍的天空像水一樣澄澈,月亮如鉤,古往今來,那些虛名都只是空留世間。
傳燈錄:佛教禪宗史書,記載祖師語錄、傳法世系等。
灼然:明顯、清楚。
芳塵:指美好的風范。
火把子:火把,這里可能象征著世俗的認知或言論。
《傳燈錄》是禪宗重要典籍,記錄禪宗傳承。詩人閱讀此書后有感而發。當時禪宗思想流行,社會上可能存在對禪宗教義的誤解和濫用,詩人借此詩表達對真實教義的追求和對虛假言論的批判。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虛假虛名,倡導追求真實。其特點是語言質樸卻富含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禪宗思想在文人創作中的體現。
陽湖信自好,五月荷花鮮。移舟就楊柳,驚問游女船。
望幸影娥池,微吟紈扇詞。露盤迎月早,宮漏出花遲。佩雜鑾和響,云連雉尾移。君王肯時顧,從愛趙昭儀。
嬴秦北筑城萬里,芒碭無人識云氣。鴻門斗碎驪山焚,漢楚殘民半為鬼。重瞳失道身首分,沛公酒敘還鄉恩。風云飛動白日永,歌聲激烈悲勛親。四方備禦思虎士,進取守成良不易。長陵崇奉四百春,歌臺遺筑今荊杞。壯哉一曲《大風歌》,千古英雄盡懷愧。
得意中人嫌太雅,眼胞上捧為多般。從今邂逅逢花處,要似茱萸子細看。
流年運轉至休囚,戶落平原葉正秋。摩頂淩風趨跣足,挑肩沐雨喘鵝喉。清明三月茹薇蕨,病饉無辜墮洫溝。鄰里舉家逃餓罪,焚琴煮鶴葬同抔。
幾夢山陰王右軍,筆精墨妙最能文。每憐竹影搖秋月,更愛山居寫白云。秘笈封題饒古趣,雅懷蕭散逸人群。今年七夕聞多事,曝畫翻書到夕曛。
遠放貧山意自奇,誰人知我壟丘宜??衽蕬B將光大,皇帝新衣正入時。牧畜燒畬鮮玩藝,砍芭開墾破題兒。淋頭浩汗快何似,暢詠鋤禾當午詩。
極目婁江大海潯,弇園秋色夢中尋。興懷莫話蘭亭序,玉樹瑯琊正滿林。
明朝春在雨中看,心碎檐聲點滴間。蹤有酒能消熟恨,寧無花解怨生寒。
丹丘神已化,竹樹動寒飔。自笑乘槎客,相看鬢欲絲。
難消才氣總飛騰,揮筆萬言意未窮。邊寨馬鈴聲漸遠,太行山色綠將濃。低吟兒女情如水,高唱英雄氣若虹。劫后詩人猶未老,一鳴依舊似黃鐘。
子何為漁,碧海之丘。長虹為綸月為鉤,六鰲昂首相向愁。眼看海水不揚波,扁舟穩系珊瑚柯。邂逅徐家兒與女,拔劍屠龍共君煮。煙淡淡,雨疏疏。人間彈鋏食無魚,吁嗟歸來乎,吾與爾漁。
城近江臨郭,沙虛月在川。柳宜春雪后,花怯晚風前。野爨三家市,鄉音幾處船。坐聽磯下水,嘈雜響湘弦。
月色今宵好,當空一鑒全。照云收暮雨,散影自遼天。林密搖金屑,簾疏漏玉泉。有懷思謝尚,舍棹泊長川。
壺丘白日靜,獨坐撫瑤琴。誰識無弦意,明明太古音?;暲鋾月?,石響戲春禽。相對人何處,清風滿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