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洞背大風雨
龍洞昏昏云務生,
怒雷挾雨走江聲。
風翻山木動鱗甲,
身在蒼龍背上行。
龍洞昏昏云務生,
怒雷挾雨走江聲。
風翻山木動鱗甲,
身在蒼龍背上行。
龍洞昏暗,云霧滋生,怒吼的雷聲挾帶著雨水,好似江水奔騰的聲音。狂風翻動山上的樹木,仿佛龍鱗甲在舞動,我仿佛置身于蒼龍的背上行走。
昏昏:昏暗的樣子。
云務:云霧。務,通“霧”。
挾:攜帶。
鱗甲:這里形容被風吹動的樹木枝葉像龍的鱗甲。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龍洞時,遭遇大風雨,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龍洞背大風雨的壯觀景象。其突出特點是意境雄渾,想象奇特。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象的敏銳捕捉和獨特的藝術表現力。
長江橋上望長江,勢挾巴巫過武昌。卷土穿山真氣力,兼天寫地大文章。青吳上下九千里,楚蜀縱橫三萬行。漢水來歸欽廣闊,黃河遠避畏清滄。
日日山頭望盡山,山高不見藁砧還。不如化作山頭石,留與行人作大關。
門前柳色鎖云霞,畎畝生涯自一家。入暮停車聊憩宿,那嫌村舍非官衙。
渭城朝雨,柳色青青。之子將別,酌以玉觥。陽關西出,風露宵征。黃沙漭瀁,雪嶺縱橫。舊交弗睹,顧影伶俜。言念及此,愴然淚零。執子之手,相惜惺惺。莫辭再飲,休聽駝鈴。
十二麟符玉截肪,腰間仍映帶圍黃。化行江國春常早,訟息階除日自長。槐影緩趨三接晝,棠陰先滿十連堂。子淵去踏長安道,待賦中和奏未央。
我從雪里去,君自雪中來。又是今年起,相過第一回。
驛使前時走馬回,北人初識越人梅。清香莫把荼蘼比,只欠溪頭月下杯。
圣道由來自坦夷,休迷佛學惑他岐。死灰槁本渾無用,緣置心官不肯思。不開雞犬鬧桑麻,仁宅安居是我家。耕種情田勤禮義,眼前風物任繁華。今古乾坤共此身,安身須是且安民。臨深履薄緣何事,祇恐操心近矢人。彩筆書空空不染,利刀割水水無痕。人心但得如空水,與物自然無怨恩。權門來往絕行蹤,一片閑云過九峰。不似在家貧亦好,水邊林下養疏慵。
漁父從來性本寬,滿船釣得未為歡。收絲了,望層巒,舉頭方覺天際曉星殘。
車書共文軌,律度出聲身。明白垂中典,優容禮直臣。熊羆渭川叟,風雨越裳人。更想攀髯士,猶知不犯鱗。
景陽鐘斷散棲鴉,積雪飛殘更作花。莫向東風怨飄泊,春來雙燕入誰家?
春殿龍香試綵毫,詩成奪得錦宮袍。歸來笑擁如花妓,臥看薔薇月上高。
吳淞衣帶水。佇寒月籠沙,緒風侵袂。采蓮棹遠,誰來尚記取當年環佩。瓊雪碎剪,映萬點星球光綴。輕夢冷,一脈平蕪,幾堪離思無寐。河橋記取分攜,溯撥葉調鶯,藏鉤剪翠,俊游滋味。鬘天算獨傲玉梅風致。流光易逝。剩皓魄償人清淚。更望里隔岸樓臺,笙歌吹沸。
青城嘆靡盡,赤子慘莫舒。變屬經年后,感深彌似初。當時遭禍亂,今日見丘墟。老稚鮮存活,門庭概破除。孑遺無日過,所在餐風居。待婦何從饋,盼兒倚孰閭。行來百步內,坐少三未儲。痛定重思及,愁深誰與抒。出湯早蹈火,后篦愈前梳。流血滿天地,積戈遍車書。巢林徒有燕,穴地已無魚。喪亡今若此,誅斂竟何如。
主人淡似東籬菊,已過重陽尚寂寥。送我慇勤修后約,與君涕淚話前朝。局中黑白楸枰幻,野外玄黃草莽驕。空有大風無猛士,愁看橫海撼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