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胡教授二首 其二
潯陽江上無氈客,別后音書杳未通。
蕉鹿定應鄰左計,莼鱸端是待西風。
謾懷離思人猶遠,欲寓吟情句未工。
朝列鹓鴻問消息,一箋莫靳寄詩筒。
潯陽江上無氈客,別后音書杳未通。
蕉鹿定應鄰左計,莼鱸端是待西風。
謾懷離思人猶遠,欲寓吟情句未工。
朝列鹓鴻問消息,一箋莫靳寄詩筒。
潯陽江上我這沒有氈子御寒的客人,分別后音信一直杳無蹤跡。世事如同蕉鹿夢般虛幻,你定是如張翰一樣等待秋風起時思念家鄉美食。徒然懷著離別的情思,你我相隔仍遠;想要寄托吟哦之情,詩句卻還不夠精巧。朝廷上的官員們若問起你的消息,可別吝惜寫一封信放在詩筒中寄來。
無氈客:指生活清寒之人。
蕉鹿:典出《列子·周穆王》,鄭人獲鹿,覆之以蕉,后卻找不到鹿,以為是一場夢,后用“蕉鹿”比喻世事如夢,得失無常。
莼鱸:指莼菜和鱸魚,典出《晉書·張翰傳》,張翰在洛陽見秋風起,思念家鄉的莼羹、鱸魚膾,于是辭官回家,后用“莼鱸之思”表示思鄉之情。
鹓鴻:比喻朝官。
詩筒:古人用來傳遞詩稿的竹筒。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胡教授分別后,彼此音信不通,詩人可能身處異地,生活清寒,在思念友人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與希望互通消息之意。其特點是用典巧妙,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的情誼和詩歌交流。
你今意況大聰,不語修道有功。
亦無二邊不著,亦復不住太空。
眾生不解執有,只為心里不通。
迷人已南作北,又亦不[辨](辯)西東。
念個癡人學道,終日竟夜忩忩。
只都(項?!坝G”)小兒無智,何異世諦盲聾。
獨坐理戎行,安邊策最長。
霜臺雷電振,云漢翼箕張。
決策威千里,除妖靜一方。
林巒開罨畫,泉石韻宮商。
戍罷涇川外,烽閑句水陽。
肅清淮海后,誰不詠時康。
尊師上德,齒學崇年。
登歌暢美,啐爵思虔。
雩童鼓篋,碩老重筵。
辭雕辯囿,矢激言泉。(其七)。
九日重陽節,三秋季月殘。
菊花催晚[氣](據《古今歲時雜詠》補),萸房避早寒。
霜濃鷹擊遠,霧重雁飛難。
誰憶龍山外,蕭條邊興闌?
龔勝無遺生,季業有窮盡。
嵇叟理既迫,霍子命亦殞。
屢屢厚霜指,納納沖風菌。
邂逅竟既時,修短非所慜。
恨我君子志,不得嚴上泯。
送心正覺前,斯痛久已忍。
既知人我空,何愁心不謹。
唯愿乘來生,怨親同誠朕。
(見同書卷一百十五《舍身篇》)
家同(張改作“僮”)須飽暖,裝束唯粗疏。俗人作憐愛,處置失形模。
衣袴白如鶴(一作“衣苦自如鸖”),頭巾黑如烏。裌袍實夸(戴?!皧保╁\,衫改(項?!岸巍保└邫C蘆(張改作“纑”)。
未羨霍去病,誰論馮子都。此是丈夫妾,何關曹主奴。
他道恒(項校“肥”)飽食,我瘦我(項校“餓”)欲死。唯須學一種,勿復青當(張改作“當青”)史。
行年五十余,始學無(張改作“悟”)道理?;仡^義(戴?!白h”,張改作“憶”)經營,窮因只由你。
牽牛遙映水,織女正當車。
星橋通漢使,機石逐望近,經秋離別賒。
秋將今夕恨,復看明年花。
手談標昔美,坐隱逸前良。
參差分兩勢,玄素引雙行。
舍生非假命,帶死不關傷。
方知仙嶺側,爛斧幾寒芳。
斗,六星其狀似北斗??辖ㄐ侨鄬?,天弁建上三三九。
斗下圓安十四星,雖然名鼈貫索形。
天雞建背雙黑星,天籥柄前八黃精,狗國四方雞下生。
天淵十星鼈東邊,更有兩狗斗魁前,農家丈人狗下眠,天淵十黃狗色玄。
一種同翁兒,一種同母女。
無愛亦無[憎](增),非關后父母。
若個與好言,若個與惡語。
耶娘無偏頗,何須怨父母。
男女孝心我,我亦無別肚。
悲喜相纏繞,不許暫踟躕。
東家比葬地,西家看產圖。
生者歌滿路,死者哭盈衢。
循環何太急,槌鑿相驅。
不見念佛聲,滿街聞哭[響](向)。
生時同氈被,死則嫌尸妨。
臭穢不中停,火急須埋葬。
早死無差科,不愁怕里長。
行人展腳臥,永絕呼征防。
生促死路長,久住何益當。
但看蛾(項改“繭”)作蛾(張改作“卵”),不憶蠶生箔。
但看睡寐時,還將夢為樂。
蛾既不羨蠶,夢亦不為樂。
當作如是觀,死生無好惡。
??驥資鞭策,蘭蕙佇薰風。
至理信難見,非人孰可通。
輸心仰圓寂,瑩曬入玄中。
總轡超三有,摶飛上四空。
簪纓猶忽夢,財利若塵蒙。
高揖謝時俗,蕭灑出煩籠。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四冊道世《諸經要集》卷二《三寶部》)
(按:《古今禪藻集》卷一收此首為隋無名釋作,題作《順益頌》,實誤。)
胃,三星鼎足河之次。
天廩胃下斜四星,天囷十三如乙形。
河中八星名太陵,陵北九個天船名。
陵中積尸一個星,積水船中一黑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