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
太陽門下,日日三秋,從東過西。
明月堂前,時時九夏,指鹿為馬。
擒虎兕,剉于菟。
坐斷千圣路頭,打破群魔境界。
太陽門下,日日三秋,從東過西。
明月堂前,時時九夏,指鹿為馬。
擒虎兕,剉于菟。
坐斷千圣路頭,打破群魔境界。
在太陽門下,每天都感覺度日如年,時光從東流逝到西。在明月堂前,時刻都像處于酷熱的夏天,甚至會顛倒黑白。能擒住虎兕這樣的猛獸,挫敗像于菟般的敵手。阻斷歷代圣人的道路,打破群魔的境界。
太陽門:可能是特定的修行場所或象征某種境界之門。
三秋:這里表示時間漫長,度日如年。
九夏:指夏季,這里形容酷熱難耐,也有時間漫長之感。
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虎兕(sì):泛指猛獸,兕是古代一種類似犀牛的野獸。
剉(cuò):挫敗、折服。
于菟(wū tú):老虎的別稱。
坐斷:阻斷、占據。
由于偈語多為禪僧所創作,此偈可能創作于禪院修行環境中。當時禪學發展,修行者追求精神解脫和對佛法的領悟,此偈體現了修行者在修行道路上不畏艱難、打破常規的心境。
這首偈語主旨是表達修行者堅定的意志和突破束縛的決心。其特點是意象鮮明、語言剛勁。在禪學文學中,這類偈語有助于傳達禪理,啟發修行者的思維,有一定的宗教和文學價值。
諸葛風流尚未休,山川為斬鄧鐘頭。至今青史憂吳蜀,莫把知人責夏侯。
籬根宿草已陳陳,誰護蕉紅到此晨。雪里寸丹長似舊,人間萬綠未知春。翻經曾識觀身法,乞種親為土地神。孤負晚風生酒興,維摩示疾不沾唇。
欲語嬌還怯,含顰恥復驚。和親能固敵,妾不愛微生。
壯歲風云會,衰齡岸谷遷。芾棠南國里,細柳曲江邊。天地紛戈甲,園林寂管弦。康成共丁卯,肯避巳辰年。
朔風吹雪滿長安,閩越生來不識寒。卻有暗香飄六出,不須借與外人看。
戶內三千口,誰為第一樽。清風傳舊族,陰德助吾門。阿母神仙降,班姑法度存。他年堂上燕,侍立見玄孫。
武夷九曲。甚樂響云韶,旆走星纛。更捧瓊漿九醞,蟠桃初熟。元來崧岳生申旦,會群仙、獻長生箓。歲寒堂上,冰壺影里,長跨青鹿。記往日、堤沙舊筑。有書龠金騰,勛寫歌鵠。更化和朝,半是世臣喬木。明年瑞慶才經月,侍重瞳、應奉卮玉。此時奮建聯班,卻將萬年齊祝。
樹色逶迤合,山光次第來。岸疑夸父坼,厓似巨靈開。蜀客迷三峽,閩人話七臺。移舟傍鷗鷺,此夕漫驚猜。
醉帽迎風落,春衣日徑斜。花梢密藏路,隱約見山家。
冥濛一抹籠崢嶸,崢嶸深處傳疏聲。溪橫古槎低欲折,隱約前村通去程。萬里征夫不知宿,數盡飛鴉棲古木。輸與中邊三四僧,枯藤挑云歸佛屋。
蒼顏華發未能甘,欲覺長年先創庵。坐久煙嵐開翠壁,夢回云雨起寒潭。松風夜掃鳴琴榻,溪溜晴分種藥巖。不是仙翁有仙骨,幽奇爭許世人貪。
庭有竹兮青青,上喬木兮鳥嚶嚶。妹之來兮,弟與偕行。竹青青兮雨風,鳥嚶嚶兮西東!弟之歸兮,兄誰與同?江云暗兮暑雨,江波渺渺兮愁予。弟別兄兮須臾,兄思弟兮何處?景翳翳兮桑榆,念重闈兮離居。路修遠兮崎險,沮風波兮江湖。山有洞兮洞有云,深林窅兮澗道曛。松落落兮葛累累,猿啾啾兮鶴怨群。山之人兮不歸,山鬼晝嘯兮下上煙霏。風裊裊兮桂花落,草萋萋兮春日遲。葺予屋兮云間,荒予圃兮溪之陽。驅虎豹兮無踐我藿,擾麋鹿兮無駭我場。解予綬兮鐘阜,委予佩兮江湄。往者不可追兮,嘆鳳德之日衰。將沮溺其耦耕兮,孰接輿之避予。回予駕兮扶桑,鼓予枻兮滄浪。終攜汝兮空谷,采三秀兮徜徉。
馬上琵琶語,凄涼不忍聽。自知緣薄命,誰復恨丹青。
簾卷花痕,屏開雪影,有人樓外偷憑。密語些些,等閒忘了深更。娉婷心似纖纖月,照閒愁、又照閒情。慰飄零。細酌銀瓶,細攏銀箏。年來孤閣聽秋雨,問綺懷誰訴,冷枕寒鐙。一夕溫存,消他暖慰吳綾。鸚哥解喚傷春客,護梨魂、曉夢休驚。記香盟。如此分明,如此凄清。
黃金作臺留好客,好客不留秋月白。東風吹雪滿衣襟,卻賦長歌送行客。遼東之山醫巫閭,六月五月雪不除。昨朝遣使降香去,五尺冰上行飛車。知君江上慣舟楫,快馬如龍亦徒設。束取來時一卷書,還向江波對明月。我本蜀人隨水來,結屋與子相鄰隈。白發京塵不歸去,臨風相送興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