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十六首 其十
火號更深喝道來,
普門關棙一時開。
圓通大師呵呵笑,
不是峨嵋與五臺。
火號更深喝道來,
普門關棙一時開。
圓通大師呵呵笑,
不是峨嵋與五臺。
深夜里傳來火號聲和喝道聲,普門的關卡頓時打開。圓通大師呵呵笑著,說這既不是峨嵋山也不是五臺山。
火號:古代夜間傳訊的信號,這里可能指特定的警示或通知信號。
喝道:舊時官員出行,前面引路的差役吆喝行人讓道。
關棙(lì):即關捩,指關鍵、機關,這里可理解為關卡。
圓通大師:佛教中對有圓通智慧的高僧的稱呼。
峨嵋與五臺:峨嵋山和五臺山,都是佛教名山。
這首詩為宋代僧人道川所作,宋代佛教禪宗發展興盛,禪僧們常以詩歌來表達對佛法的領悟和見解。道川在創作此詩時,可能是在禪修或與其他僧人交流過程中,對佛法有了新的感悟,通過這首詩來傳達禪宗不拘泥于形式、超越傳統認知的思想。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禪宗對佛法的獨特理解,不局限于外在的形式和特定的圣地。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簡潔卻禪意深遠。在文學史上,它是宋代禪宗詩歌的代表之一,反映了當時禪宗思想的流行和發展,對研究宋代佛教文化和文學創作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接壤渠陽郡,咸歌別駕賢。
薦書曾列上,除日聽爭傳。
水疾山危處,風高木落邊。
棲棲憐倦客,渺渺送歸船。
大旆傳聞發武昌,歸舟復道抵維揚。
幾年風月欠李白,今日河山須子長。
要為中興考形勢,豈徒余事著文章。
翩然欲去無翎翅,自嘆不如鷗鷺行。
漢竹初來號令班,不知疆域遠長安。
陽升頓使群陰伏,旱極真成上瑞看。
比擬敢言風絮亂,豐登預想麥秋寒。
冰清玉潤登臨處,不用賦詩名喜歡。
霰落初疑集隕珠,雪飛驟覺幻成圖。
簷間隙際窺疎密,屋頂樹頭看有無。
夜度佛鐘清澗谷,曉翻漁艇舞江湖。
平生無限幽深意,付與匡床竹火爐。
晨征陰霧合,晚泊霽光新。
聞鼓初非社,逢耕政及春。
嗟余寄徑客,羨爾受廛人。
有債成詩瘦,無錢罷飲醇。
邂逅高標識,漂流仁里依。
君為鄂渚去,我亦鼎州歸。
風月情何已,江湖便苦稀。
政嗟書莫數,忽喜麈重揮。
論事多驚俗,談詩每造微。
方能以文會,遽復攬征衣。
常伯麒麟像,詞垣鸑群飛。
官今況京秩,名且達天扉。
天馬當云路,沙鷗合釣磯。
無庸問車笠,要不負羈鞿。
舊書零落不能收,漫說當年寒具油。
歸至未成三逕掃,契深重敘百年游。
交情要是樂莫樂,世態從渠浮自浮。
雨薄云開冬似暖,一杯相與共扶頭。
問訊先生江上村,雪中高興與誰論。
乍明不厭雞啼晝,忽散應憎鵲踏翻。
聞道為梅新作圃,更期因竹別開門。
老來孰愈幽居趣,愧我飄流不自存。
求友詠伐木,思兄言陟岡。
那知符檄累,不了道途忙。
照水形知瘵,臨風發欠長。
想渠能我憶,如我不渠忘。
險絕辰州路,曾聞一再行。
看巖有留句,捫石欠題名。
四世斯文事,平生一壑情。
何當從此去,感念在先生。
頗怪風能急,還疑雨不成。
疎疎聞夜半,璀璀及天明。
安否妻子念,乖離兄弟情。
誰令負湖海,政使落蠻荊。
寒燈耿書窗,槁葉鳴竹屋。
懷人在咫尺,令我嘆幽獨。
難兄如大蘇,令弟優小陸。
未容侍明光,端合校天祿。
如何衫尚青,或乃袍更鵠。
又疑致遠大,無事計淹速。
不然被造化,寧忍恣顛覆。
如我辱交友,蒙顧等骨肉。
三年且過半,良晤可不促。
要將倡酬詩,盡用首尾錄。
我曾泛荊溪,君亦訪懷玉。
他年三人名,定載圖經續。
出戶江山好,入門風月新。
荒涼如宅舍,窘束是官身。
念子豈為遠,能來端可人。
笑談殊未了,催去阻重闉。
霜風索索撼枯條,令我亡悰首屢搔。
懶效揚雄作奇字,政同靖節湛新醪。
朝來怪底兒童喜,何處肯來車馬勞。
不是東都徐孺子,誰能背俗訪吾曹。
樹樹山礬落,枝枝繞繭開。
論香寧敢輩,取用實能皆。
白屋珍姚魏,朱門賤草萊。
勿嫌卑薄域,解產棟梁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