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四明
海色連四明,
仙舟去容易。
天籍豈輒問,
不是卑朝士。
海色連四明,
仙舟去容易。
天籍豈輒問,
不是卑朝士。
大海的景色與四明山相連,駕著如仙之舟前往四明很容易。上天的簿籍怎會隨意過問,我并非是輕視朝廷之士。
四明:山名,在今浙江寧波市西南。
仙舟:對舟船的美稱。
天籍:上天的簿籍。
輒問:隨意過問。
卑:輕視。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仕途不順或對朝廷生活感到厭倦,從而產生歸隱山林的想法,于是創作此詩表達自己歸隱四明山的決心。
這首詩主旨明確,表達歸隱之情。特點是語言直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對隱居生活的追求。
但期一世鄉人善,漫道十年宰相遲。
祇有安心初祖學,更無悔過竇滔辭。
鳩盤愿獻閨中謔,鴻寶休將枕內私。
元圃衣光囊古錦,藩身誚恐獲梁其。
雪光艷艷起寒煙,
月落星疏欲曙天。
山影遙開云五色,
鳳城應在日輪邊。
桐鄉漢有大司農,
封守今推陳秀公。
君向邦人著遺愛,
近追相業遠家風。
梁生不可作,吾道迥堪悲。吳市無雙隱,函關失五噫。
淚應枯德操,骨好傍要離。白日霾將黯,珠沈合浦時。
但惜金蘭遠,寧知玉樹摧。賦留中使問,魂逐大招來。
浩蕩心難掩,飄零業未灰。何勞驗天意,白首世人才。
翹首南荒外,孤云重黯然。所悲緣異地,誰謂不同天。
簪紱辭賢路,文章損盛年。未須煩墨守,吾及見玄傳。
草色羅浮滿,茫茫不可尋。乾坤聞笛賦,山水斷弦心。
大業中途阻,雄才半陸沉。呼兒檢書札,讀罷細沾襟。
客語騎鯨事,誰傷賦鵩篇。蒼梧墜白日,大庾瘴高天。
吾道有千古,斯人無百年。青門一抔土,寂寞定誰賢。
脩文應不薄,汝厭世途游。白馬巨卿在,青萍季子酬。
人間總長夜,嶺表忽先秋。任識忘情語,縱橫淚未收。
欲草名山志,飄然滄海濱。詩篇難睹老,丹灶卻添貧。
已自乘元氣,那能憶故人。暫飛遼海鶴,或恐是前身。
白璧埋輝照,青云委路岐。斯文或后死,未老竟安之。
敢任昌言續,無慚有道辭。令名兼壽考,今古總難期。
當年太阿劍,拂拭有光輝。出獄果何意,延津還一飛。
星辰元不沒,河岳自相依。吾復憐雷令,人今識者稀。
西郭招提外,臨溪一笑輕。諸天應有聽,五子尚尋盟。
震旦誰相啟,恒沙汝獨行。春云空盡日,駐馬不勝情。
旌旗如火浪如鷗,
一路春城次第游。
江上高樓欲千尺,
便從今日望歸舟。
木落隨秋雨,河流帶晚沙。
笙歌喧兩岸,鐙火聚千家。
市散游人醉,風高旅雁斜。
濠梁歸去晚,霜月滿蘆花。
人品兼文品,鄉邦綽有譽。從今門絕跡,為爾火多書。鎩羽窮鷹隼,開函泣蠹魚。善因無善果,天道竟何如。
諱疾深三載,爭名喪一身。墓廬仍守祖,圖稿少傳人。心苦研科理,魂歸慕邁親。有才夭不吊,怕見相遺真。
西曹筆下古梅枝,不減江南楊補之。我有蘧園三百樹,瑤林瓊塢最相思。
江門老翁曾有夢,長髯遺以一囊山。何似梅花村下月,枝枝堪贈美人還。
庾嶺千峰花似雪,鏡湖一曲雪如花。南來亦有梅君宅,那比風流賀監家。
翠羽啁啾半欲棲,玉鱗寂歷未教飛。羅浮管領春無恙,真得金門倦客歸。
北來南去雁還飛,
四十年間萬事非。
惟有航船歌不改,
夜深老淚欲沾衣。
溪南老大興何如,
散誕琴書樂海涯。
多病幾時堪策馬,
風花吟遍始還家。
健筆淩云足掃愁,
先生文彩信風流。
淮南從古多名士,
深羨才華似少游。
慘慘高槐落,
凄凄馀菊寒。
粉墻多記墨,
聊為拂塵看。
有月竹陰寒。
石補闌空,泉隨徑轉。幽棲好個閒庭院。
百年喬木晉人家,清風吹得紅塵斷。
翠合無痕,涼生不暖。何須脫帽看詩卷。
月明仙鶴又飛來,松花松子琴床滿。
年來因甚可吟詩,桃李無言鶯有辭。
啼到黃昏猶自啼,奈何人老又春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