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日潘德輿招飲海山仙館即事有作 其三
桂子香余菊正開,朋簪回首二年杯。
木奴坐看千頭熟,查客誰期萬里來。
云水空明入圖畫,海天清宴好樓臺。
面紋未覺觀河皺,一笑何曾歲月催。
桂子香余菊正開,朋簪回首二年杯。
木奴坐看千頭熟,查客誰期萬里來。
云水空明入圖畫,海天清宴好樓臺。
面紋未覺觀河皺,一笑何曾歲月催。
桂花余香尚存,菊花正盛開,回首與朋友相聚飲酒已過去兩年。坐在這兒看著滿樹的柑橘成熟,誰能料到遠方的客人會萬里前來。云水空明,宛如一幅美麗的圖畫,海天清朗,宴飲的樓臺十分美好。我并未覺得臉上因感嘆時光如河水般流逝而生出皺紋,一笑之間,何曾被歲月催老。
桂子:桂花。
朋簪:指朋友相聚。簪,冠簪,古人用來固定發髻或冠的長針,這里借指人。
木奴:指柑橘。
查客:指遠游之人。查,同“槎”,木筏。
面紋:臉上的皺紋。
觀河皺: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觀河感嘆時光流逝之意。
潘德輿是清代詩人,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雖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知是在九月二十日朋友招飲于海山仙館時所作。當時詩人與朋友相聚,看到桂菊盛開、柑橘成熟等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與朋友相聚之樂,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優美之景襯托愉悅豁達之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清代文人聚會時的文學創作風貌。
巍巍京兆古所雄,民之父母稱聞公。昔傳趙張不易得,今見德政將無同。去年饑饉多流亡,溝壑白骨寒秋霜。今年甘雨起枯槁,禾穗滿田如帚長。南車北駕情悠悠,風吹甘棠馴雉愁。寇恂河內竟難借,汲黯淮陽誰見留。折楊枝,插江路,楊枝他年作高樹。萬歲千秋憶我公,香火常來乞晴雨。
梨花帶雨飄香雪,亂蛙啼出西窗月。庭砌綠陰濃,羅衣惹暮風。畫梁新燕乳,宿夢呢喃語。喚我掩湘簾,夜深清露寒。
飛蓋出重闉,咫尺城南園。丹甍隱林薄,高館抗層巒。藤架環曲櫨,槿籬繚疏垣。開芳異金谷,野花何爛漫。躡梯緣石磴,曠焉俯平原。浮云斂野色,天地為之寬。置身百尺上,憑風修羽翰。邊城五六月,炎威殊未逼。微雨從東來,云氣黑如墨。皋蘭與五泉,對面失山色。吾與二三子,游宦共一域。于君雖新知,乃如舊相識。今日良宴會,歡樂詎有極。安知轉瞬間,分轍不南北。杲杲方出日,其雨自難測。聚處即有常,百年亦頃刻。相期千載后,乃時各努力。
陶翁出宰縣,徑去亦天真。閑居詩成集,古雅仍深醇。坡翁訪赤壁,臨流雙鬢新。小袖補袞手,千篇準過秦。兩翁閱當世,眇若毫端塵。熙豐望義熙,愛君最忠勤。向非與道俱,寧爾著語親。自我誦遺編,行身少知津。敢忘炷爐香,亦復墊雨巾。鼎鼎蓋棺前,期無愧斯人。
黛色風輕,粉痕潮淺。亸燕尾、綠云雙剪。炭獸爐邊,雪猊簾畔,任顧曲、吹笙泥他柔暖。曉閣瞢騰,晚香零亂。還絮語、玉釵恩怨。算月盈虧,移家近遠。待繡戶、春風笑桃人面。
吾家藥市近羅浮,此去還為采藥游。欲補神農舊本草,期君共對白云秋。
苧蘿芳草浣溪紗,一片閒云鎖若耶。秋水盈盈雙棹去,野風吹損白蓮花。
雁歸北。渺渺茫茫似客。春湖里,曾見去帆,誰遣江頭絮風息。千年記當日。難得。寬閑抱膝。興亡事,馬上飛花,看取殘陽照亭驛。哀拍。愿歸骨。悵氈帳何匹,湩酪何食。相思青冢頭應白。想荒墳酹酒,過車回首,香魂攜手抱相泣。但青草無色。語絕。更愁極。漫一番青青,一番陳跡。瑤池黃竹哀離席。約八駿猶到,露桃重摘。金銅知道,忍去國,忍去國。
析木津邊建兩旗,華堂開宴趁佳期。人間親舊追歡夕,天上婚姻適意時。乞巧不如常守拙,相逢最苦即分離。銀河清淺如前度,靈鵲回來報我知。
君問重陽,只隔著暮云,一層殘照。夜床風雨,喚醒秋魂多少。怎禁得、幾度明朝,便情天嫩碧,也應愁老。江南信杳。料是斷鴻遲到。安排綠蟻萸尊,紫螯菊榼,向碧山吟嘯。還怕賦才減盡,被他花笑。甚西窗尋詩夢悄,更無奈、催租人惱。青衫換了,且休換、年時破帽。
金陵千尺鳳凰臺,臺上春云向曉開。綠草雨馀淮甸合,青山崖轉楚江回。謫仙此日知何在,麗句當年未易裁。定鼎只今逢有道,九苞行復自天來。
劄住智者頰舌,剖出達磨骨髓。長劍倚天,寒光焰焰。
窮秋籬落日蕭蕭,淺笑臨風畫亦勞。徹骨清寒香未了,落英猶更入離騷。
一見高僧話亦高,醉中往往愛禪逃。爾曹自謂曹溪后,不怕曹溪笑爾曹。移得花將碧落栽,一枝開后百枝開。今生也有狂靈運,待入東林社里來。
霰雪枝頭寒已老,平蕪一夜鋪春草。江梅著子怯東風,花落滿庭渾不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