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海豐令周公課最 其二
澤國日多故,巖城歲復侵。
龍蛇常走陸,夔罔復依林。
制挺風雷厲,原田雨露深。
中牟馴野雉,單父坐鳴琴。
澤國日多故,巖城歲復侵。
龍蛇常走陸,夔罔復依林。
制挺風雷厲,原田雨露深。
中牟馴野雉,單父坐鳴琴。
水鄉近日多有變故,山城每年又遭侵犯。龍蛇因水患常上岸,夔魍又依山林而居。(您)執法如風雷般嚴厲,田野得雨露般滋潤。如中牟魯恭感化野雉,似單父宓子賤鳴琴而治。
澤國:多水的地區,指海豐。
巖城:依山而建的城邑,指海豐縣城。
龍蛇:代指因水患上岸的水獸或洪水亂象。
夔罔(kuí wǎng):傳說中山林里的精怪,此指地方不安的亂象。
制挺:用木棒執法,代指治理手段。
中牟馴野雉:典出《后漢書·魯恭傳》,魯恭任中牟令時以德化民,有雉鳥馴于桑下,體現仁政。
單父坐鳴琴:典出《呂氏春秋》,宓子賤任單父宰時,鳴琴而治,百姓安樂,喻指無為而治的卓越政績。
此詩為祝賀海豐縣令周公考核優秀(課最)而作。古代地方官年終考核稱‘課’,‘課最’指政績第一。詩中提及‘澤國多故’‘巖城歲侵’,或反映當時海豐面臨水患、治安等問題,周公以嚴厲執法與仁政并行,終獲治績,作者特作此詩褒揚。
全詩緊扣‘賀課最’主題,前半寫地方亂象以襯治理之難,后半借魯恭、宓子賤典故贊周公德政,既突出其治績的卓越,又暗含對仁政理念的推崇,是應酬詩中兼具內容與藝術性的作品。
公乎斯文宗,學者仰泰北。
而我幸姻婭,心切跡每梏。
龍門甫登進,已動驪駒曲。
江湖搖歸心,我亦慕高躅。
更愁帆風船,無路送雙目。
海風吹瘦骨,單衣冷、四月出榆關。看地盡塞垣,驚沙北走;山侵溟渤。迭嶂東還。
人何在,柳柔搖不定,草短綠應難。一樹桃花,向人獨笑,頹垣短短,曲水彎彎。
東風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刪。不為尋春較遠,辜負春闌。
念玉容寂寞,更無人處,經他風雨,能幾多番?欲附西來驛使,寄與春看。
夙吟太白詩,遂理謝公屐。
遠上窮秋巖,雙崖忽中辟。
云泉竇天半,飄灑萬丈壁。
仰見銀虹飛,到地素影激。
四山黯欲雨,一線垂日色。
坐久寒生衣,石氣森漸逼。
雁山兩龍湫,攬勝快乍歷。
復此續幽興,欲去意屢惜。
解纜寒灘鳴,清響儻未隔。
秋入吟窗夜氣清,舊書雖老眼猶明。悠悠行李空長鋏,落落功名負短檠。
月明入戶白于霜,林影當檐聳若翔。睡味不應如許好,不來吟詠答寒螀。
高下鐘聲一聽聞,林梢落月亂紛紛。忽來眼底詩無數,頗念高人與細分。
一度春風一度開,安排東閣號官梅。山中高士知多少,臥雪眠云望不來。
竹樹陰陰羃四郊,新晴剛見遠山坳。東皇消息官衙早,幾點新紅出碧梢。
嶺上新枝好護持,春風隔歲漏花期。恨他開在黃花后,只為爭先轉覺遲。
清絕梅花不厭貧,因何呼作在官身。當時競盛開東閣,負卻深山富貴春。
繁華滿樹著春容,老干又丫欲化龍。莫道落花情意索,攤書猶藉綠陰濃。
楊花飄泊李花香,事隔隋唐已杳茫。留得梅花東閣在,清芬猶近浣花堂。
花封繡錯此分符,閣外春深喚鷓鴣。只恐梅花來問我,庭前可有落花無。
花間小集綠初團,風致嫣然春未闌。座客莫談天寶事,美人零落易心酸。
沈沈官鼓放朝衙,催報新枝第幾花。可是公堂高萬里,不曾春色到鄰家。
風流韻事說揚州,如此梅花幾世修。想見少陵題詠處,草堂東閣各千秋。
滟滪年年似馬,
太行日日摧車。
笑中恐有義甫,
泣里難防叔魚。
客從東方來,叩之非常流。
自云發扶桑,期到海西頭。
白日當中天,浩蕩三山秋。
回風忽不見,去逐靈光游。
燭龍莫掩照,使我胸中愁。
攫石懸崖松倒植,
破煙接翅鳥斜飛。
江湖滿地風波惡,
試問相將何處歸。
宅以三槐勝,亭因列柏留。歲寒偏不改,春翠日添稠。門亦曾羅雀,材非但蔽牛。悠悠傷往事,氣節自千秋。
喬木家聲遠,芳亭勝事繁。雪霜看愈勁,雨露感偏存。幾就閒居賦,休誇獨樂園。東山何日起,難自老衡門。
繞屋清陰合,緣堤綠草纖。
起蠶初放食,新麥已磨鐮。
苦筍先調醬,青梅小蘸鹽。
佳時幸無事,酒盡更須添。
雙清樓外花橋,壓鈿鏡空波,剪莼春晚。索郎酒載,蓮泥插槳,草堤鋪毯。新蟾容易墮,趁斷港、漁燈尋曲院。只怪得、未了吟情,楚尾燕檣催散。
昔游惱亂回腸,是挑菜收裙,倚桃遮扇。舊鄉凝望,可堪又對,敗蘆沉雁。秋巒楓似錦,終不比、孤山青一片。況那日、紫曲閒門,譜簫人遠。
琴堂月印海天東,鶴夢清攜兩袖風。
學本揚州誇水部,治如蜀郡化文翁。
珊瑚網起連江碧,桃李花開滿縣紅。
藥籠采來芝桂品,慚將溲勃附其中。
秋也拋人去。舊吟邊、是花是淚,都無尋處。
還憶碧闌幽夢小,月底瞢騰香霧。拌寂寞、和煙和露。
未解飄零無限意,恰西風、已覺思量苦。如我瘦,最憐汝。
而今更是悽無語。誤芳期、脂痕鬢影,暗傷遲暮。
不為此時憔悴損,只為前時媚嫵。爭并作、一時情緒。
翠袖不堪重倚竹,正愁人、何止飄紅雨。休為我,唱金縷。
太白峰前古鏡臺,
沒塵埃卻惹塵埃。
擔頭飏下爛柴橛,
快與當堂打破來。
方伯維儒,恂恂大雅。
外融中方,若金出冶。
威則狡胥,惠則鰥寡。
百粵賦徵,無不平者。
盈盈口碑,自堂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