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 其二
姹女住南方,
身邊產太陽。
蟾宮烹玉液,
坎戶煉瓊漿。
過去神仙餌,
今來到我嘗。
一杯延萬紀,
物外任翱翔。
姹女住南方,
身邊產太陽。
蟾宮烹玉液,
坎戶煉瓊漿。
過去神仙餌,
今來到我嘗。
一杯延萬紀,
物外任翱翔。
丹道中的姹女居于南方,其周圍孕育著陽火真炁。月宮中烹煮著玉液,坎水之戶提煉出瓊漿。這是過去神仙服用的丹藥,如今我也得以品嘗。飲下一杯能延壽萬年,從此可超脫塵世自由翱翔。
姹女:丹道術語,代指離卦(南方屬火),亦指修煉中產生的陰精或水銀的別稱。
太陽:此處指陽火,丹道修煉中激發的純陽真炁。
蟾宮:原指月宮,丹道中借指腎水(坎卦屬水),或喻下丹田。
坎戶:坎卦代表水,指修煉中腎水所在的下丹田。
玉液、瓊漿:均為內丹術語,指修煉過程中產生的體內精華,被視為長生之藥。
餌:服用,此處指服食丹藥。
萬紀:極言時間長久,一紀為十二年,萬紀即漫長歲月。
物外:超脫于世俗之外。
此詩應為道教丹道詩人所作,創作背景與內丹修煉實踐密切相關。道教自唐代起盛行內丹術,詩中‘姹女’‘坎戶’等術語符合宋元時期丹經(如《悟真篇》)的表述習慣,推測可能作于這一時期,反映了當時修煉者對‘煉精化氣’‘服食丹液’以達長生的追求。
全詩以丹道修煉為核心,通過描述‘煉液成丹’的過程及‘一杯延萬紀’的功效,突出內丹修煉的神奇與超脫。語言上善用丹道意象,簡潔而富有玄理,是道教丹詩中典型的‘以詩喻道’之作,體現了古人對長生與自由境界的向往。
乘興還來杜拾遺,春殘回首放翁詩。他生據亂無先后,開過平花我到時。
當日梨園壽太真,荔枝香曲賜名新。麻姑萼綠雙回袖,舞徹遙知不動塵。禁中分賜盡甘腴,旋琢壺冰積雪膚。聞道風流黃閣老,長須遺送玉川奴。人把江瑤比荔枝,枇杷楟奈更何疑。桄榔葉外和煙樹,想得青紅半熟時。樽前風味要人誇,瘴雨蠻煙度歲華。乞得水晶三百顆,縐紅時看眼生花。霧縠囊懸小樹紅,芳香應入笑談中。世間絕韻須真賞,人物當先數阿戎。
寶幡結,寶幡結,神巧示天工。錦帶盤盤雙舞鳳,彩旒曲曲九蟠龍。縹緲逐靈風。
歲月如流又一年,長更念舊轉悽然。老懷欲共何人寫,吟對燈花未忍眠。
王程趍走未從容,歡會猶疑夢里逢。梁苑自憐疲四牡,螺川何意合雙龍。談高洗盡寒暄語,坐久聽殘遠近鐘。正好為君留十日,歸懷無那促行蹤。
心期涼夢久,雨過野云廬。落葉生清響,亂流橫古墟。且之渾沌界,不讀圣賢書。一榻隨安臥,如乘列子車。
憐君傀儡不能收,專為抽牽豈自由。多少抽人隨線斷,誰從未斷共君休。
西風原上脊令寒,零落交游我獨難。不信人間有生死,菊花還作去年看。
少喜讀書今懶讀,下床過午頭亂蓬。青山滿樓晏坐處,落日半江元氣中。看花聽鳥了物意,尋詩把酒酬春工。風前忽自發一笑,十年夢落滄洲東。
人愛花開好,我畏花開早。開早落亦先,旭日無常照。世無魏與姚,各自矜芳號。富貴豈久長,露晞色隨槁。我每見花哭,人爭見花笑。笑哭亦何關,衰榮本天造。百物信有時,黃紫遞光耀。為語賞花人,徒然亂懷抱。
清白傳家,赤窮到骨。心似寒灰,口如木突。縱有些兒葛藤,盡機也拈不出。憑何接待方來,聊與一摑一咄。
博山夜宿沉香火,帳外時聞暖鳳笙。理遍從頭新上曲,殿前寵直未交更。
奇形幻出石城間,到此令人卻忘還。玉樹無聲紅粉盡,招提如在老僧閒。后先憂樂形偏切,今古興亡意獨關。和就新詩聊寄枕,滿天風雨送青山。
若問抽添法,縱擒怕覺遲。調停無損益,方始證無為。
宜公侯,壽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