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張欽夫知嚴州
未關西洛無宗旨,自是東家有故常。釋梵不為寧過計,江湖有道合相忘。
交君一臂風千里,老我平生夢幾場。云月煙林真杜口,何如弟子列成行。
試與專城定著勛,何曾閑冷坐忘君。舊來云夢元無際,此段風流獨有聞。
世故自憐生仲達,人誰不念故將軍。等閑莫露鞭笞手,準擬羝羊或敗群。
未關西洛無宗旨,自是東家有故常。釋梵不為寧過計,江湖有道合相忘。
交君一臂風千里,老我平生夢幾場。云月煙林真杜口,何如弟子列成行。
試與專城定著勛,何曾閑冷坐忘君。舊來云夢元無際,此段風流獨有聞。
世故自憐生仲達,人誰不念故將軍。等閑莫露鞭笞手,準擬羝羊或敗群。
不要說關西洛下的學問沒有宗旨,其實自家就有舊有的規矩和道理。不尊崇佛道并非是過度計較,在江湖中堅守道義本就該相忘于塵世。與你結交如同乘風千里,我這一生也經歷了幾場如夢般的境遇。面對云月煙林我真該沉默,怎比得上你門下弟子成行。試著為你在嚴州任職時建功立業,怎會清閑冷落而忘記你。過去的抱負本就無邊無際,你這一段風流事跡獨有所聞。世間的變故讓人憐惜像司馬懿那樣的人,又有誰能不念著舊將軍。平常不要輕易露出嚴厲的手段,要防備像公羊那樣可能會敗壞群體的情況。
西洛:指洛學,北宋程顥、程頤以洛陽為中心傳播的理學學派。
東家:指自家。
釋梵:指佛教和印度宗教,這里泛指佛道。
交君一臂:指與你結交。
杜口:閉口不言。
專城:指州牧太守等地方長官,這里指張欽夫任嚴州知州。
生仲達:仲達即司馬懿,這里借指在世事變化中產生的類似司馬懿那樣善于權謀的人。
羝羊:公羊,比喻可能會搗亂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張欽夫(張栻)任嚴州知州,詩人寫詩相寄。當時理學盛行,詩人可能在詩中表達對學術的看法,同時也體現對友人任職的關心和對世事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友人的情誼、對學術的見解和對世事的感慨。其特點是將情感、學術思考和對現實的憂慮融合在一起。在文學史上雖不是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思想狀況。
兩年無惠及編望,蜀道天難六月行。 深羨高僧捐世累,竹風清處聽泉聲。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 競夸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蕪岡。 傴僂黃發媼,拾之踐晨霜。 移時始盈掬,盡日方滿筐。 幾曝復幾蒸,用作三冬糧。 山前有熟稻,紫穗襲人香。 細獲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納于官,私室無倉箱。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貪官不避贓。 農時作私債,農畢歸官倉。 自冬及于春,橡實誑饑腸。 吾聞田成子,詐仁猶自王。 吁嗟逢橡媼,不覺淚沾裳。
五峰如指翠相連,撐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銀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煙。 雨霽玉筍空中現,月出明珠掌上懸。 豈是巨靈伸一臂,遙從海外數中原。
一德坤元厚,三朝母道尊。 含飴供樂事,戲彩見重孫。
疎星殘月尚朦朧,閑趁煙波一棹風。 始覺舟移楊柳岸,直疑身到水晶宮。 鳥鴉天際墨千點,白鷺灘頭玉一叢。 欸乃一聲回首處,西山橫在有無中。
妾家巫山隔漢川,君度南庭向胡苑。高樓迢遞想金天, 河漢昭回更愴然。夜如何其夜未央,閑花照月愁洞房。 自矜夫婿勝王昌,三十曾作侍中郎。一從流落戍漁陽, 懷哉萬恨結中腸。南山冪冪兔絲花,北陵青青女蘿樹。 由來花葉同一根,今日枝條分兩處。三星差池光照灼, 北斗西指秋云薄。莖枯花謝枝憔悴,香銷色盡花零落。 美人長嘆艷容萎,含情收取摧折枝。調絲獨彈聲未移, 感君行坐星歲遲。閨中宛轉今若斯,誰能為報征人知。
共君結新婚,歲寒心未卜。 相與游春園,各隨情所逐。 君念菖蒲花,妾感苦寒竹。 菖花多艷姿,寒竹有貞葉。 此時妾比君,君心不如妾。 簪玉步河堤,夭韶援綠荑。 鳧雁將子游,鶯燕從雙棲。 君念春光好,妾向春光啼。 君時不得意,妾棄還金閨。 結言本同心,悲歡何未齊。 怨咽前致辭,愿得中所悲。 人間丈夫易,世路婦難為。 始經天月照,終若流星馳。 長信佳麗人,失意非蛾眉。 廬江小吏婦,非關織作遲。 本愿長相對,今已長相思。 復有游宦子,結援從梁陳。 燕居崇三朝,去來歷九春。 誓心妾終始,蠶桑奉所親。 歸愿未克從,黃金贈路人。 潔婦懷明義,從泛河之津。 于今千萬年,誰當問水濱。 更憶倡家樓,夫婿事封侯。 去時思灼灼,去罷心悠悠。 不憐妾歲晏,千載隴西頭。 以茲常惕惕,百慮恒盈積。 由來共結褵,幾人同匪石。 故歲雕梁燕,雙去今來只。 今日玉庭梅,朝紅暮成碧。 碧榮始芬敷,黃葉已淅瀝。 何用念芳春,芳春有流易。 何用重歡娛,歡娛俄戚戚。 家本巫山陽,歸去路何長。 敘言情未盡,采菉已盈筐。 桑榆日映物,草色盈高岡。 下有碧流水,上有丹桂香。 桂枝不須折,碧流清且潔。 贈君比芳菲,受惠常不滅。 贈君淚潺湲,相思無斷絕。 妾有秦家鏡,寶匣裝珠璣。 鑒來年二八,不記易陰暉。 妾無光寂寂,委照影依依。 今日持為贈,相識莫相違。
風信花殘吹柳絮。柳外池塘,乳燕時飛度。漠漠輕云山約住。半村煙樹鳩呼雨。 竹院深深深幾許。深處人閑,誰識閑中趣。彈徹瑤琴移玉柱。蒼苔滿地花陰午。
留春不住。又早是清明,楊花飛絮。杜宇聲聲,黃昏庭院,那更半簾風雨。勸春且休歸去。芳草天涯無路。悄無語。倚闌干立盡,落紅無數。 誰訴。長門事,記得當年,曾趁梨園舞。霓羽香消,梁州聲歇,昨夢轉頭今古。金屋玉樓何在,尚有花鈿塵土。君不顧。怕傷心,休上危樓高處。
紅莎綠蒻春風餅,趁梅驛,來云嶺。紫桂巖空瓊竇冷。佳人卻恨,等閑分破,縹緲雙鸞影。 一甌月露心魂醒,更送清歌助清興。痛飲休辭今夕永。與君洗盡,滿襟煩暑,別作高寒境。
著我高遠堂,恍若非人世。 一榻臥白云,清寒不成寐。 松竹四山秋,颼颼驚客耳。 誰在隔窗中,朱弦寫流水。
凡先生之游,以二馬三騾載書自隨。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或徑行平原大野,無足留意,則于鞍上默誦諸經注疏;偶有遺忘,則即坊肆中發書而熟復之。
老去諸馀情味淺。詩詞不上閑釵釧。寶幌有人紅兩靨。簾間見。紫云元在梨花院。 十四條弦音調遠。柳絲不隔芙蓉面。秋入西窗風露晚。歸去懶。酒酣一任烏巾岸。
青青柔蔓繞修篁,刷翠成花著處芳。 應是折從河鼓手,天孫斜插鬢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