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調名
□□□□皆乃,□□流垂□,斷崖依舊橫碧。
□□獨有千古文章,鏗鍧炳耀,不與名□。
□□□□□□,□□□□,□盡□□遠□。
□□□□□□,不□□拳石。
舉杯相屬,坐還有此客。
□□□□皆乃,□□流垂□,斷崖依舊橫碧。
□□獨有千古文章,鏗鍧炳耀,不與名□。
□□□□□□,□□□□,□盡□□遠□。
□□□□□□,不□□拳石。
舉杯相屬,坐還有此客。
由于原文存在較多缺字,難以給出準確譯文。
鏗鍧(kēng hōng):形容聲音洪亮。炳耀:光彩照耀。屬(zhǔ):勸酒。
因標題為‘失調名’且缺字嚴重,難以明確創作背景。不過從‘千古文章’等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作者在游覽自然景觀時,聯想到歷史文化,有感而發。
此詞雖缺字多,但仍能看出其主旨與自然、文化相關,作者借景抒情,表達對文化傳承的敬意和對自然的欣賞。其特點在于將自然與文化意象融合,語言古樸典雅。在文學史上因資料不足難以判斷其具體地位和影響。
漁村樵市過殘春,
八十三年老病身。
殘虜游魂苗渴雨,
杜門憂國復憂民。
無人不道孟光賢,結發相從十九年。風雨梨花寒食夜,綠窗彈折鳳凰弦。
芙蓉幕府在錢塘,一曲哀歌欲斷腸。白發老姑堂上坐,何人洗手作羹湯。
籬邊屋角立多時,
試為騷人拾棄遺。
不信西湖高士死,
梅花寂寞便無詩。
攲坐頹檐醉濁醪,
松油燒盡夜蕭騷。
兒童十歲能吹笛,
嘹亮一聲山月高。
廣莫風多寒氣凝,布帆霜雪照愁燈。從今袛可憑雙鯉,問訊相如病茂陵。
長云斷岸盡相思,衰柳何堪綰別離。楚鼓數聲村落晚,扁舟重遇佛貍祠。
燈花閒剔暗心驚,夫婿天涯尚戍征。
怕見陌頭新柳色,偏聞枝上曉鶯聲。
鴛鴦欲繡愁先結,蝴蝶貪看夢未成。
莫再相思紅豆種,紅顏強半誤多情。
后生信可畏,君年未四旬。
我老長空倍,閒將三十春。
學行各有見,出處何必均。
寧將詩泣鬼,肯與錢稱神。
明堂杞梓必兼收,未信英雄老一裘。
彭澤不妨聊束帶,巴東何事嘆孤舟。
會須取印大如斗,寧羨封侯曲似鉤。
咄咄那庸如許事,尊前且食蛤蜊休。
曳玉趨鹓署,鳴珂入鳳城。
云隨珠履集,花傍彩衣明。
學海摛文教,詞園振雅聲。
還瞻承睿渥,六宇仰升平。
絕憐寒水老菰蒲,歲序催人感慨無。
客舍漫勞嚴武騎,酒痕猶戀馬卿壚。
岸飛翠羽人將去,詩結青蓮興不孤。
剩有薛濤箋幾片,蓬窗一路賦成都。
花市東頭俠骨香,斷碑和雨立寒塘。
屠沽能碧千年血,松檜猶飛六月霜。
翠石夜通金虎氣,荒丘晴貫斗牛芒。
片帆落處搴清藻,幾伴歸鴉吊夕陽。
莫就嚴陵買菜,
無勞逸少換鵝。
但得云煙一紙,
那在鄴侯書多。
迂癖平生不受針,兩迂相合作同襟。傷哉賈氏清時淚,皭若楊公莫夜心。郢質既亡誰為斲,伯牙雖在罷彈琴。高坡門巷西州路,短笛斜陽落葉深。
落日船頭見素帷,夢中昨夜哭君時。交游四海今誰在,心事平生我最知。博失鄭僑疑莫問,直懷叔向淚空垂。臨終老眼猶能視,免得區區諫用尸。
壯氣胸中屼不平,九原埋骨尚崢嶸。抗章未請朱云劍,屬纊仍全子路纓。坐上直言常駭俗,暗中清節不求名。奸諛未死君先化,史鉞何年地下成。
自將廉讓署吾廬,
五百年來此卜居。
滿眼風波津渡懶,
萬荷花里讀仙書。
葉落砧聲雁叫愁,疏狂無那興偏悠。
身閒分擬隨猿鶴,世味何妨應馬牛。
蕓館久疏仙桂月,西風又老碧梧秋。
升沉漫向君平卜,款段奚囊認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