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袁公四詩 其二
露門勸學首群公,石室還來復古風。
垂世文章崔蔡右,濟時勛業管蕭中。
持平愿取乘舟勢,納約先看補袞功。
力鞏皇圖知有道,先生心事與天通。
露門勸學首群公,石室還來復古風。
垂世文章崔蔡右,濟時勛業管蕭中。
持平愿取乘舟勢,納約先看補袞功。
力鞏皇圖知有道,先生心事與天通。
在朝堂上您率先倡導勸學,如同群公之首;在學府中又帶來復古的學風。您流傳后世的文章遠超崔骃、蔡邕,匡濟時世的功業可與管仲、蕭何相媲美。您秉持公正,就像乘船順勢而行;進獻忠言,先看補正朝政的成效。您全力鞏固國家基業,深知治國之道,先生的心事與天相通。
露門:古代宮殿名,后泛指朝廷。
首群公:在眾多公卿中居首位。
石室:指學校。
崔蔡:指東漢文學家崔骃、蔡邕,以文章著稱。
管蕭:指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和西漢開國名相蕭何,以勛業著稱。
持平:持公平之意。
乘舟勢:比喻順勢而為。
納約:進獻忠言。
補袞:補救帝王的過失,后泛指補救朝政的缺失。
皇圖:指國家的版圖、基業。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袁公在朝堂或學術上有顯著成就之時,作者為表達對袁公的敬仰和贊美而作。當時社會可能需要像袁公這樣有學識、有能力的人來推動文化教育發展和匡濟時世。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袁公的才華、功業和品德。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貼切,語言典雅。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賢才的推崇。
我亦求田舍,君仍滯道涂。
盛名多坎壈,野館半榛蕪。
賦穩新詩句,愁深舊酒壚。
一年才一見,歲月望中徂。
鐘山云氣何蒼蒼,長江萬里來湯湯。龍蟠虎踞宅帝王,鑿山斷嶺自秦皇。孫吳、司馬、六代至南唐,神皋帝輦爭輝煌。馀分紫色那可當,偏安假息真徬徨。
宋、金之季韃靼強,腥風六合云日黃。百年理極胡運亡,天命真人靖八荒。手持尺劍旋天綱,一洗乾坤混萬方。考卜定鼎開百皇,鐘山云氣何蒼蒼!
鐘山云氣何蒼蒼,中有殿閣琉璃閃爍黃金黃。蒼松老柏馳道旁,朱紅交午歧路當。貔貅百萬晝伏藏,日色澹照官衙墻。北風蕭蕭吹日光,白頭老人涕泣為指點,東是長陵西未央。
無鱗隱見綠苔斑,額上雙眸月兩環。
掉尾居然行地上,潛身不肯入波間。
烹來羹膾爭誇美,捕向淤泥未覺艱。
海外蟲魚皆有異,他年歸去紀南蠻。
久負西樵約,今朝見四峰。
日中星正鳥,春晚月初籠。
絕徑宜山屐,緣溪可水舂。
桃源知不遠,花氣靄溶溶。
功名何必較贏輸,
一枕黃梁有若無。
領取老莊齊物論,
此中勞逸總懸殊。
連年鄉國苦兵戈,
唱入商聲變徵多。
不信文章關世運,
開元朝事話宮娥。
山氣沈高閣,溪聲過短墻。
暝禽爭選樹,倦客對支床。
天近星河接,官閑歲月長。
故人多好句,題壁墨留香。
不到房湖已數年,
曲生風味想依然。
使君醞籍真無敵,
欲向樽中識圣賢。
民因吏擾愈荒疲,
不得田園破一犁。
此邑端須知令尹,
春來處處麥連畦。
放輕橈,青山靜處,一江春水初暖。沙痕漸沒潮痕長,幾尺蘆芽短短,萍影斷。看一線、拖來鴨腳紅欲軟。綠隨波轉。正浴向花間,偶聞人語,驚起自相喚。
江鄉好,無數漁梁蟹籪。此生清夢誰管。夕陽細雨持竿出,一霎闌陰聚滿。誰是伴,惜少個、紅裙弄水船頭慣。閑尋畫卷。算買屋移家,栽菱種茨,便我也都愿。
人言春事經桃李,我欲要之病未任。昨日強隨年少去,看花那復故時心。
風光竟歲宜人少,樂事惟春取數多。果下小騮君借我,一鞭隨意掠煙莎。
橫該豎抹,古路封苔。
圣凡情盡,馬腹驢胎。
不用閉門防俗客,愛閑能有幾人來。
客窗倦雨曉朦朧,乍有晨光半紙紅。
江岸夜喧春水長,沙汀波漾燕泥融。
乾坤即事容心廣,老病隨緣自德充。
莫問漁津知處否,綠楊繞屋已陰濃。
生成從火令,顏色占中央。
綠葉排圜翠,青苞蓄異香。
叢陰周曲干,纖刺比鋒芒。
積雨今方歇,晴開九月秋。
星光明水岸,樹影掛山樓。
尚作他鄉客,依然昨夜愁。
西南多戰伐,何處不關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