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即事
曉檐爽氣報初晴,云意徐收到樹輕。
落葉裁詩秋蝶化,短籬曳杖午雞鳴。
一峰入戶青光好,萬里登臺白發生。
眼底紛紜休再問,滿天鴻雁不同程。
曉檐爽氣報初晴,云意徐收到樹輕。
落葉裁詩秋蝶化,短籬曳杖午雞鳴。
一峰入戶青光好,萬里登臺白發生。
眼底紛紜休再問,滿天鴻雁不同程。
清晨屋檐傳來清爽之氣,報告著剛剛放晴的天氣,云朵緩緩收起,輕柔地停留在樹梢。落葉仿佛被裁剪成詩,化作了秋日的蝴蝶,我拄著拐杖在短籬旁漫步,中午時分傳來雞鳴聲。一座山峰映入屋內,那青幽的光彩十分美好,登上高臺極目萬里,卻已白發叢生。眼前紛繁雜亂的事情不必再去追問,滿天的鴻雁各有不同的行程。
曉檐:清晨的屋檐。
云意:云的意向,這里指云的狀態。
裁詩:把落葉比作被裁剪成的詩。
短籬:低矮的籬笆。
曳杖:拄著拐杖。
青光:指山峰的青幽光彩。
紛紜:指紛繁雜亂的事情。
此詩創作于重陽節,重陽節有登高、賞秋等習俗。詩人在這一天登高望遠,看到秋日景色,觸景生情,感慨時光易逝、人生變化,從而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重陽節的所見所感,抒發時光易逝、人生滄桑的感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秋日之景,傳達出深沉的情感。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寫景抒情技巧。
階前兩兩。總回旋高舞,不離書幌。素袖空黏,彩扇虛兜,作出一番輕浪。綠錢勻處依稀見,似栩栩、夢魂飄蕩。穩棲香、冷月光中,仍與花枝相傍。
倩入滕王筆底,怕蛾粉鴉黃,總難偷樣。疑假猶真,是也非耶,偏漏雕檐蛛網。無端逗起閑吟味,添幾許、惜春情況。待尋芳、倦繡人來,閃在羅裙褶上。
野寺臨寒渚,
僧房依暮山。
不因扈仙蹕,
那得叩禪關。
朗月旌旗近,
嚴更鐘梵閒。
況同朱仲晦,
高論碧云間。
堤柳陰分舉畫橈,數聲嘔軋蕩輕舠。
芙蓉館北香浮沼,桑柘村西月滿橋。
雪鳥沖煙孤鷺起,金鱗破浪巨魚跳。
溯洄一片清光里,心會南華秋水謠。
孝廉素游俠,六藝兼文武。
樓船駐太湖,敵至驟風雨。
髵?滿船頭,羽箭大如柱。
壯哉葛孝廉,一呼雙睛努。
手刃四、五人,群胡舌為吐。
力盡乃自剄,既歿有馀怒。
埋骨秋草中。千年長不腐!
我手何似佛手,摸得枕頭背后。不覺大笑呵呵,元來通身是手。
我腳何似驢腳,未舉步時踏著。一任四海橫行,倒跨楊岐三腳。
人人有個生緣,各各透徹機先。那吒析骨還父,五祖豈藉爺緣。
佛手驢腳生緣,非佛非道非禪。莫怪無門關險,結盡衲子深冤。
春風次第到空山,云本無心任往還。路轉峰回渾入畫,綠楊影里有柴關。
經卷生涯耐寂寥,湘簾風動篆煙飄。侍兒未解《華嚴》意,閑立松陰學弄簫。
欲出西方更少留,
云泉都占一巖幽。
勸僧洗凈閣前竹,
要看南山十里秋。
種樹多于屋,墻低野望寬。
看花時過客,對竹畫生寒。
碧澗分泉易,紅塵到枕難。
臥游忘早暮,脫略謝衣冠。
記得高堂同飲散,一杯湯罷分攜。絳紗籠影簇行旗。更殘銀漏急,天淡玉繩低。
只恐曲終人不見,歌聲且為遲遲。如今車馬各東西。畫堂攜手處,疑夢又疑非。
深林盡處背浮圖,
卻悔輿籃不跨驢。
珍重病僧留別語,
晦庵去后亦來無。
殖民略地日觀兵,
夾板威風撼四溟。
莫說東方男子少,
赤嵌城下拜延平。
萬死逃生陷敵回,
功能掩過亦良才。
君恩不是南陽舊,
事業多從講學來。
煙草至今綠,露花依舊紅。
習家池尚在,無復醉山公。
峴首秋云白,襄陽夕照紅。
看碑人墮沒,千載重羊公。
都亭別后憶驅馳
大漠聽笳漢將悲
南去長纓曾自請
北來驃騎一相隨
官芻召募飛應急
軍市酣歌散未遲
賓客蘭臺雖已老
燕然銘筆為君期
握向菱花,光澤誰如,羞他麝煤。恁長侵眉翠,一窩云薄,低籠耳玉,幾葉蘭齊。墮馬妝新,蟠龍式舊,巧綰穿心時樣宜。增妍處,有金蟲深亸,瓊燕斜飛。
垂垂慣貼蝤蠐。愛花露油沾香襲衣。記舞偏燈底,牙梳再掠,睡松枕角,彩線重維。煙拂鴉翎,露凝蟬翼,總使輕盈也讓伊。尋芳去,怕兜歸密刺,休近荼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