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述 其三
讀書求甚解,用事想當然。
淵明及東坡,言之苦不全。
陋哉一孔生,亦張兩空拳。
問爾欲何為?坐地思談天。
未辨白非白,安知玄又玄。
格物必博物,慚愧張茂先。
讀書求甚解,用事想當然。
淵明及東坡,言之苦不全。
陋哉一孔生,亦張兩空拳。
問爾欲何為?坐地思談天。
未辨白非白,安知玄又玄。
格物必博物,慚愧張茂先。
讀書追求透徹理解,引用事例就憑主觀臆斷。陶淵明和蘇東坡,他們對此說得還不夠全面。淺陋啊那些見識短淺的人,也只是空擺架勢。問你想要做什么?坐在那里空想高談闊論。連白與非白都分辨不清,又怎會明白深奧的道理。探究事物原理必須廣泛認識事物,真慚愧不如張華啊。
求甚解:追求深刻理解。
用事:引用典故、事例。
淵明:陶淵明,東晉詩人。
東坡:蘇軾,北宋文學家。
一孔生:見識短淺的人。
坐地:坐在原地。
玄又玄:出自《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指非常深奧的道理。
格物:探究事物原理。
博物:廣泛認識事物。
張茂先:張華,西晉文學家、博物學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人讀書不深入、做事不務實、喜歡空談的風氣,詩人對此不滿而創作此詩以警醒世人。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讀書要深入理解、做事要務實,反對主觀臆斷和空談。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批判有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對治學態度的思考。
時臨孤島畔,
拭目望蓬萊。
空山無人處,
水流花自開。
商于之地六百里,鄖鄧半入秦疆鄙。張儀終相大梁君,穰侯卻忌關東子。
秦疆楚塞郁何窮,南酈北酈帶丹水。名族爭推畫諾人,思玄頗識張衡氏。
風流文采又千年,今于內鄉見二李。子田十載漢太史,骯臟坐失貴人指。
一出江南未召歸,參籓西向晉城里。子馀新作南宮士,結束將客長安市。
昨賦金陵千首詩,傳寫忽貴洛陽紙。我臥浮光只一氈,叩扉二李來翩翩。
掀髯論藝各大笑,為我陳說虞夏前。曾聞明代稱大雅,中原誰如李何者。
獨立九州難頡頏,叱吒萬象多喑啞。氣吞虹霓飛轆轤,力奪化工運陶冶。
倏爾憑陵風雨來,劃然驅走波濤寫。研意深沉逼運雄,鑄詞藻艷驚飄灑。
賦出自堪窺屈宋,書成便已薄董賈。金支秀華白日中,太阿飛景青冥下。
么么姓字方剪除,流響到今和彌寡。世上虛名每誤人,登徒疥痔愛不舍。
邯鄲能無眇跛姬,代北亦有蹄齒馬。黃河大岳颯英靈,疾飆一掃武安瓦。
二李先生欲代興,如澠且舉山齋斝。
開船已是四旬馀,才得徐州一紙書。
內中數語朦朧甚,見了愁于未見初。
佳人生死不知聞,辜負梨花一面云。
昨日宮羅新裁剪,為伊留得半拖裙。
世人往往嗜甘言,
正味多嫌橄欖嚴。
寄我要須并海物,
花豬頓頓飯難厭。
禺山秋色遠,送爾去何之。
落日雙忠廟,寒花九姓祠。
家貧為客久,身賤得名遲。
余亦同茲難,紅亭酒莫辭。
少年流落到湘濆,當世何人更惜君。
身類楚囚非達者,書陳漢室但遺文。
空林落葉分秋靄,廢井寒蕪映夕曛。
欲吊忠魂無覓處,嶺猿回首不堪聞。
野火燒殘幾度。依舊如茵平布。
只道發枯根,誰省是春風做。
南浦。南浦。一碧恨添無數。
西湖幽絕處,人跡罕經行。古木四圍合,野禽三兩聲。
孤山終不俗,處士舊留名。欲薦寒泉菊,高風同借宿招提境,吟詩靜夜分。
月光初地見,花氣后臺聞。何處曉鐘動,滿城香缽熏。
山僧絕供億,欹枕臥看云。水鳥飛何處,蒼茫云滿湖。
《棹歌》有遺響,不見小長蘆。浦溆仍煙雨,樓臺似畫圖。
家風在嚴瀨,能把釣竿無。
渟澇明于鏡,
涓涓向夕波。
窺窗清影現,
鼓瑟寫湘娥。
立性全夷淡,移家避俗氛。
酒醺驢倒載,吟苦鶴曾聞。
連任虛分竹,長年祇愛云。
傷心見兒輩,猶讀舊時文。
二十年前絕可嗤,逢人啜啜便言詩。只今羞澀無多語,政恐門前匡鼎來。
前賢已往后賢來,掇拾遺編要釋疑。便使李黃今日在,也須三嘆有馀師。
詩從刪后更無詩,美刺還他熟慮思。若止誇多名物辨,古人馀憾不無遺。
大手文章不費辭,眼明理到自無疵??痛叭龔屯輰?,細酌清泉夜半時。
真能一醉逃煩暑,定勝三杯禦臘寒。
自有詩書供永日,莫將絲竹亂風灘。
舞雩何處歸春莫,叩角誰人怨夜漫。
聞道丹砂近有術,錙銖稱火共君看。
整整斜斜青草渡,隱還明慣穿芳樹。才低一水,旋高半嶺,便東風無主。幅幅有斜陽,只篷背、陰睛難據。冥濛片席,銷魂黯然,依前認月中誤。
峭遠灣,攲斷浦,更沙堤、半身遮住。魚莊映黑,鷗鄰罩碧;又無聲虛度。掩了玉人樓,人初醒,錯疑天暮??纯吹揭?,霎時不見,春江細雨。
茫茫大塊中,返照孰真實。
閑乘此老身,到處輒止息。
馀涼披拂間,露重葉已赤。
人其謂我何,嗜彼煙火食。
蓬萊幾清淺,底用弱水力。
排云斥剛風,塵世便可出。
午夜露氣冷,明月忽已低。
推窗此何時,蛩螀互悲凄。
乃知南豅山,更有南豅溪。
樵歌起老叟,牧笛吹童兒。
百年漫戚欣,千載勞是非。
口心忽相語,不閑尚奚為。
磊磊千枝松,洋洋萬頃陂。
偃蹇衡茅下,匪懼寒與饑。
世上小兒迷黑白,
此翁胸中涇渭殊。
少卑高論近流俗,
恐妨要路肩安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