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游林慮觀珍珠簾
丹嶂何年剖,懸流萬仞溪。
峰晴留古雪,石怒抱寒霓。
小徑攀藤滑,危亭俯樹低。
天臺差共擬,翹首石城西。
丹嶂何年剖,懸流萬仞溪。
峰晴留古雪,石怒抱寒霓。
小徑攀藤滑,危亭俯樹低。
天臺差共擬,翹首石城西。
紅色的山巒不知是哪一年被剖開,高懸的溪流落入萬丈深溪。晴朗的山峰上留存著古老的積雪,怪石嶙峋仿佛怒抱著寒冷的霓虹。小路上攀援藤蔓十分濕滑,高高的亭子俯瞰著樹木顯得很低。這里大概可以和天臺山相媲美,我翹首望向石城的西邊。
丹嶂:紅色的山巒。
萬仞:形容極深或極高。
寒霓:寒冷的霓虹,這里形容瀑布濺起的水花如霓虹般。
天臺:天臺山,著名的風景名勝。
差:大概,差不多。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冬日游覽林慮的珍珠簾景觀時,被眼前的壯麗景色所震撼,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林慮珍珠簾的冬日美景,展現了大自然的雄渾奇險。詩人以生動的筆觸和獨特的表現手法,表達對美景的贊美。在文學上增添了對自然景觀描繪的佳作。
春風消息問梅花,冰雪那禁老歲華。有約玉人終不到,憑誰覓得畫圖夸。
有所思,彼不知。有所思,心不知。心固不知,目固知之;目不之知,淚固知之。有所思,彼不知;彼固不知,心實自知之。
七十四年歸老日,一百五夜禁煙天。卻笑山廚無熱火,頻將冷酒醉花前。
志務忠誠肯務華,直言端不顧身家。名高四海人爭仰,望重群僚世共誇。節向疾風知勁草,文從麗日見奇花。愧予亦得陪清會,細讀新詩字字嘉。
武君好人品,園林亦不群。幽迥妙水石,妍蔚盛芳芬。登眺一時盡,道俗忽然分。安得杜工部,來賦何將軍。
從□世路嘆羊腸,轉眼風波是可傷。杸杼未云冤白辟,含沙自合付臧倉。浮生歲月驚舟豁,宦海升沈總戲場。造化小兒遮莫弄,吾身到處更徜徉。
問君何為好射虎,虎能食人人受苦。人家積粟養牛羊,牛羊食粟喂虎狼。食羊猶尚可,食人愁殺我。牙爪夾妖魔,貪嗔急于火。人失智,虎有威,說著射虎人驚疑。有客驅車過山麓,力高卞孟心機足。張弧挾矢設網羅,虎亦聞之生觳觫。嗟哉嗟哉虎本愚,天帝念之為愁吁。虎若不食人,客亦無所嗔。
日沈千里暮,愁起一窗暝。燕子歸巢去,雙雙理倦翎。
飽暖君恩豈不知,小兒窮慣只長饑。朝朝聽得兒啼處,正是炊粱欲熟時。
文士甘藜藿,林棲閱歲華。一衾春自足,千駟我何加。雨雪欺茅屋,乾坤任釣槎。今朝煙火晚,帶露采松花。
慣閑宰相盡風流,百順胭脂院院游。一夜羅衾嫌夢薄,曉窗紅日看梳頭。
新晴秋色翠微間,半榻當窗獨坐閒。云去懶殘應別地,峰來孤絕此何山。
花一枝。酒一卮。舉酒對花君莫辭。人生多別離。行相隨。坐相隨。更有何人得似伊。春融胡蝶飛。天四垂。山四圍。山色天容入坐帷。清風吹我衣。湖水東,江水西。東去西來無盡期。不如君共伊。吳江楓。吳江風。索索秋聲飛亂紅。晚來歸興濃。淮山西,淮山東。明月今宵何處同。相尋魂夢中。風凄凄。雨霏霏。風雨夜寒人別離。夢回還自疑。蛩聲悲。漏聲遲。一點青燈明更微。照人雙淚垂。
馬蹄沖雪叩君門,坐愛飛花撲酒尊。簾未卷時先作陣,屐曾來處已無痕。寒檐葉落蛛絲墮,老樹巢傾鶴夢翻。今夕定知何夕是,好風明月未堪論。
一百五日花候至,阿母墳前多白云。蓋棺小弟猶未葬,淚灑松間斜日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