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岱峰將至以詩迎之用東坡喜劉景文至韻
十年晨夕相招呼,
五年相望天一隅。
離情欲寫不可寫,
往往匝月一字無。
君詩數寄未屬和,
聞敵而退慚非夫。
不虞君將涉我地,
旗幟欲豎無人扶。
急修壁壘待強敵,
挑戰豈敢捋虎須。
去年病中君訪我,
觀潮后時自笑迂。
吾儕謀事百未遂,
敢云磨蝎如韓蘇。
惟余狂熊老不改,
嫫母自詫傾城妹。
當時同好各星散,
握手猶得君與吾。
與君準備十日飲,
我夢已落鴛鴦湖。
十年晨夕相招呼,
五年相望天一隅。
離情欲寫不可寫,
往往匝月一字無。
君詩數寄未屬和,
聞敵而退慚非夫。
不虞君將涉我地,
旗幟欲豎無人扶。
急修壁壘待強敵,
挑戰豈敢捋虎須。
去年病中君訪我,
觀潮后時自笑迂。
吾儕謀事百未遂,
敢云磨蝎如韓蘇。
惟余狂熊老不改,
嫫母自詫傾城妹。
當時同好各星散,
握手猶得君與吾。
與君準備十日飲,
我夢已落鴛鴦湖。
十年間我們朝夕相處互相問候,五年分離只能在天的一方遙遙相望。離別的情思想要抒寫卻難以表達,常常整月都沒有只言片語。你多次寄來詩作我卻未能應和,像臨陣退縮的懦夫般羞愧。沒想到你即將來到我的地方,如要豎起旗幟卻無人扶持。我急忙修整壁壘等待強敵,哪敢冒險挑戰如捋虎須般危險。去年病中你曾來探訪,因錯過觀潮自嘲迂腐。我們謀劃的事多未成功,哪敢說像韓愈、蘇軾般遭遇磨蝎星厄。只剩我這老狂徒本性未改,如嫫母自夸是傾城美女。當年同好如今各奔東西,還能握手敘舊的只剩你我。我已準備好與你痛飲十日,夢中已到了鴛鴦湖畔。
匝月:滿一個月;整月
屬和(zhǔ hè):和詩;接續他人詩作的韻腳或內容
捋虎須:比喻觸犯強者,冒險行動
磨蝎:星名,古人認為主厄難,韓愈《三星行》有“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奮其角,箕張其口。牛不見服箱,斗不挹酒漿。箕獨有神靈,無時停簸揚。無善名已聞,無惡聲已讙。名聲相乘除,得少失有余。三星各在天,什伍東西陳。嗟汝牛與斗,汝獨不能神。”蘇軾亦曾言“磨蝎為身宮”,指命運多舛
嫫母:傳說中黃帝之妃,容貌丑陋但德行高尚,后泛指丑女
十日飲:典出《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范雎曰:‘吾聞齊有田文,不聞其有王也。今吾聞秦之有太后、穰侯、華陽、高陵、涇陽,不聞其有王也。夫擅國之謂王,能利害之謂王,制殺生之威之謂王。今太后擅行不顧,穰侯出使不報,華陽、涇陽等擊斷無諱,高陵進退不請。四貴備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為此四貴者下,乃所謂無王也。然則權安得不傾,令安得從王出乎?臣聞善治國者,乃內固其威而外重其權。穰侯使者操王之重,決制于諸侯,剖符于天下,政適伐國,莫敢不聽。戰勝攻取則利歸于陶,國弊御于諸侯;戰敗則結怨于百姓,而禍歸于社稷。詩曰‘木實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傷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國,尊其臣者卑其主’。崔杼、淖齒管齊,射王股,擢王筋,縣之于廟梁,宿昔而死。李兌管趙,囚主父于沙丘,百日而餓死。今臣聞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華陽、涇陽佐之,卒無秦王,此亦淖齒、李兌之類也。且夫三代所以亡國者,君專授政,縱酒馳騁弋獵,不聽政事。其所授者,妒賢嫉能,御下蔽上,以成其私,不為主計,而主不覺悟,故失其國。今自有秩以上至諸大吏,下及王左右,無非相國之人者。見王獨立于朝,臣竊為王恐,萬世之后,有秦國者非王子孫也。’昭王聞之大懼,曰:‘善。’于是廢太后,逐穰侯、高陵、華陽、涇陽君于關外。秦王乃拜范雎為相。收穰侯之印,使歸陶,因使縣官給車牛以徙,千乘有余。到關,關閱其寶器,寶器珍怪多于王室。秦封范雎以應,號為應侯。當是時,秦昭王四十一年也。范雎既相秦,秦號曰張祿,而魏不知,以為范雎已死久矣。魏聞秦且東伐韓、魏,魏使須賈于秦。范雎聞之,為微行,敝衣間步之邸,見須賈。須賈見之而驚曰:‘范叔固無恙乎!’范雎曰:‘然。’須賈笑曰:‘范叔有說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過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說乎!’須賈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為人庸賃。’須賈意哀之,留與坐飲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綈袍以賜之。須賈因問曰:‘秦相張君,公知之乎?吾聞幸于王,天下之事皆決于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張君。孺子豈有客習于相君者哉?’范雎曰:‘主人翁習知之。唯雎亦得謁,雎請為見君于張君。’須賈曰:‘吾馬病,車軸折,非大車駟馬,吾固不出。’范雎曰:‘愿為君借大車駟馬于主人翁。’范雎歸取大車駟馬,為須賈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見,有識者皆避匿。須賈怪之。至相舍門,謂須賈曰:‘待我,我為君先入通于相君。’須賈待門下,持車良久,問門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門下曰:‘無范叔。’須賈曰:‘鄉者與我載而入者。’門下曰:‘乃吾相張君也。’須賈大驚,自知見賣,乃肉袒膝行,因門下人謝罪。于是范雎盛帷帳,侍者甚眾,見之。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賈不敢復讀天下之書,不敢復與天下之事。賈有湯鑊之罪,請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范雎曰:‘汝罪有幾?’曰:‘擢賈之發以續賈之罪,尚未足。’范雎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時而申包胥為楚卻吳軍,楚王封之以荊五千戶,包胥辭不受,為丘墓之寄于荊也。今雎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雎為有外心于齊而惡雎于魏齊,公之罪一也。當魏齊辱我于廁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也。然公之所以得無死者,以綈袍戀戀,有故人之意,故釋公。’乃謝罷。入言之昭王,罷歸須賈。須賈辭于范雎,范雎大供具,盡請諸侯使,與坐堂上,食飲甚設。而坐須賈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兩黥徒夾而馬食之。數曰:‘為我告魏王,急持魏齊頭來!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須賈歸,以告魏王。魏齊恐,亡走趙,匿平原君所。范雎既相,王稽謂范雎曰:‘事有不可知者三,有不可奈何者亦三。宮車一日晏駕,是事之不可知者一也。君卒然捐館舍,是事之不可知者二也。使臣卒然填溝壑,是事之不可知者三也。宮車一日晏駕,君雖恨于臣,無可奈何。君卒然捐館舍,君雖恨于臣,無可奈何。使臣卒然填溝壑,君雖恨于臣,無可奈何。’范雎不懌,乃入言于王曰:‘非王稽之忠,莫能內臣于函谷關;非大王之賢圣,莫能貴臣。今臣官至于相,爵在列侯,王稽之官尚止于謁者,非其內臣之意也。’昭王召王稽,拜為河東守,三歲不上計。又任鄭安平,昭王以為將軍。范雎于是散家財物,盡以報所嘗困戹者。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范雎相秦二年,秦昭王之四十二年,東伐韓少曲、高平,拔之。秦昭王聞魏齊在平原君所,欲為范雎必報其仇,乃詳為好書遺平原君曰:‘寡人聞君之高義,愿與君為布衣之友,君幸過寡人,寡人愿與君為十日飲。’平原君畏秦,且以為然,而入秦見昭王。昭王與平原君飲數日,昭王謂平原君曰:‘昔周文王得呂尚以為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以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范君之仇在君之家,愿使人歸取其頭來;不然,吾不出君于關。’平原君曰:‘貴而為交者,為賤也;富而為交者,為貧也。夫魏齊者,勝之友也,在,固不出也;今又不在臣所。’昭王乃遺趙王書曰:‘王之弟在秦,范君之仇魏齊在平原君之家。王使人疾持其頭來;不然,吾舉兵而伐趙,又不出王之弟于關。’趙孝成王乃發卒圍平原君家,急,魏齊夜亡出,見趙相虞卿。虞卿度趙王終不可說,乃解其相印,與魏齊亡,間行,念諸侯莫可以急抵者,乃復走大梁,欲因信陵君以走楚。信陵君聞之,畏秦,猶豫未肯見,曰:‘虞卿何如人也?’時候嬴在旁,曰:‘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夫虞卿躡屩擔簦,一見趙王,賜白璧一雙,黃金百鎰;再見,拜為上卿;三見,卒受相印,封萬戶侯。當此之時,天下爭知之。夫魏齊窮困過虞卿,虞卿不敢重爵祿之尊,解相印,捐萬戶侯而間行。急士之窮而歸公子,公子曰“何如人”。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信陵君大慚,駕如野迎之。魏齊聞信陵君之初難見己,怒而自剄。趙王聞之,卒取其頭予秦。秦昭王乃出平原君歸趙。范雎于是散家財物,盡以報所嘗困戹者。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此處指長時間的歡飲
鴛鴦湖:即南湖,在今浙江嘉興,因湖中有鴛鴦而得名
此詩應為詩人與友人岱峰長期交往后所作。詩中提到“十年晨夕相招呼,五年相望天一隅”,可見二人曾有十年朝夕相處的深厚情誼,后因分離五年僅靠書信維系。“去年病中君訪我”表明去年岱峰曾探訪病中的詩人,而此次“聞岱峰將至”,詩人欣喜之下以東坡韻作詩相迎,創作背景當為得知舊友即將重逢時的激動心境。
全詩以時間為線,回憶十年相聚之樂、五年分離之思,穿插未能應和詩作的愧疚、病中探訪的溫暖,最終落腳于重逢的期待。通過質樸的語言和生活化的細節,展現了友情的綿長與真摯,是一首情感飽滿、貼近日常的友人贈答詩。
驛卒征夫旦復休,鸞輿未必竟南游。 見說江淮民力困,行宮風雨使人愁。
鄠縣李長官,橫琴膝上弄。不聞有政聲,但見手子動。
一夜春風滿帝都,禁林清曉宴簪裾。 玉堂乍到驚凡目,金鎖徐開見御書。 四字驪龍爭夭矯,兩篇瓊樹斗扶疏。 詞臣此會人應羨,圣主多才古不如。 日上花磚簾卷后,柳遮鈴索雨晴初。 閣前吟罷先沈醉,忘卻西垣有直廬。
箯輿軋軋過清溪,溪上梅花壓水低。 月影漸收天半曉,兩山相對竹雞啼。
鋪水面輝輝晚霞,點船頭細細蘆花,缸中酒似澠,天外山如畫,占秋江一片鷗沙。若問誰家是俺家,紅樹里柴門那搭。
東家壁土恰涂交,西舍廳堂初瓦了,南鄰屋宇重修造。弄泥漿直到老,數十年用盡勤勞。金張第游麋鹿,王謝宅長野蒿,都不如手鏝堅牢。
司喪 人情上捻恰,支銷里拈撾。不分親友與鄰家,偏手錢要打。亭子鋪對面胡說話,棺材行唆弄高抬價,鼓缽兒顧覓也憑他,都撈上一把。
代保 替貧人代筆,靠富漢求食。十分借了便抽一,滿家兒歡喜。錢兒得了都花費,人兒走了遭連累,狀兒告了要監追,那時節后悔。
收荒 衣服兒久遠,靴帽兒多年。他人專要買新鮮,別生個宛轉。絲絲綹綹單圖賤,家家火火都收遍,樁樁件件不降錢,慢慢地揀選。
燒丹 說金丹九轉,學燒煉多年。癡心禮拜假神仙,葬了些業錢。泥盆里走了朱砂片,火爐里不見花銀面,板箱中丟下大城磚,那里去訴冤?
調把 好的兒看了,不好的藏著。惺惺伶俐不成交,等愚民鄉老。粗氈帽抵了絨氈帽,假材料頂了真材料,爛絲絳換了好絲絳,人里一跑。
挑擔 麻繩是知己,扁擔是相識。一年三百六十回,不曾閑一日。擔頭上討了些兒利,酒房中買了一場醉,肩頭上去了幾層皮。常少柴沒米。
趕腳 才喂了料草,早備上鞍橋,一根荊棍手拿著,攆驢騾亂跑。冷茶冷飯吃一造,或磚或土眠一覺,漫山漫嶺走一遭。又一日過了。
推車 有付搭名色,非駕御之才。隆冬盛暑最難捱,努著力掙揌。上高山好看前車戒,過危橋莫遣傍車礙,走康衢又恐后車來:許多般利害。
劃船 陰晴盡曉,舟楫能操。東流西蕩幾千遭,走江湖到老。行時防急水風頭掉,灣時怕淺渚潮頭落,坐時知平地浪頭高。幾樁兒見了。
開賭 討頭兒放本,作東主窩人。官司拿去問根因,幾樁兒要緊。小荊條先賞到七八頓,精皮膚又打上三十棍,大沉枷準備一百斤,不饒你半分。
篦頭 高人見喜,梳兒光蕩,篦子勻密。整容取耳般般會,手段輕疾。風雪兒湯著就起,蟣虱兒刮盡無遺。脊背后時常立,有誰知就里,人頭上討便宜。
修腳 三三兩兩,監生家眷,吏典兒郎。真皮袋子盛刀仗,慣走營坊。貧窮漢皴皮快長,粗坌人指爪偏長。摟抱在屈膝上,刮削了半晌,熏不死也難當。
相面 指鹿道馬,隨心判斷,劈臉稱夸。十人講論榮枯話,九個全差。胡廝賴流星斗打,歪廝纏冷帳刮刷。聞著他名兒怕,生成的骨法,貧與富且由他。
山人 婚喪二禮,推詳歲煞,祝贊神祇。四時黃道空亡日,擇選兇吉。殃榜兒常時寫起,通書兒坐臥相隨。幾個錢非容易,逐朝價站立,念破了口唇皮。
巫師 形骸太蠢,手敲破鼓,口降邪神。福雞凈酒[口思]一頓,努嘴胖唇。才說是丁三舍人,又賴做楊四將軍。一個個該拿問,依著律審允,不絞斬也充軍。
穩婆 收生有年,五更半夜,不得安眠。手高慣走深宅院,幾輩流傳。看脈知時辰近遠,安胎保子母完全。扇鏝的心不善,剛才則分娩,先指望洗三錢。
道人 稱呼爛面,倚稱佛教,那有師傳。沿門打聽還經愿,整夜無眠。長布衫當袈裟施展,舊家堂作圣像高懸。宣罷了金剛卷,齋食兒未免,單顧嘴不圖錢。
牙人 將無作有,當行久慣,把秤滑熟。十分客貨才成就,一分先抽。每日里眠花臥柳,逐朝價肥馬輕裘。則顧前不顧后,落空拳赤手,是經紀下場頭。
打春 東風未轉,呼嚎動地,鑼鼓喧天。指稱該府和該縣,拐米誆錢。丑嘴臉逢春未免,歹鄉風自古流傳。整陣兒沿街串,盡胡謅亂騙,撞見的念一篇。
乞兒 赤身露體,木瓢倒掛,草薦斜披,東家跪了西家跪,受盡禁持。筵席上殘湯剩水,齋堂中素菜咸食。官府上無差役,自尋來自吃,凍餓死也便宜。
【南中呂駐馬聽】 錦陣花營,小可人兒不敢行。一須穩重,二領差罰,三要實誠。郎君切莫強風情,女娘自有癡心病。休論休爭,投機可意由人性。
滿腹才學,風月場中用不著。人來客往,暮送朝迎,米長柴高。聰明子弟莫閑嘲,常言難使無錢俏。錦繡窩巢,李郎不到張郎到。
說起當家,柴米油鹽醬醋茶。勞勞攘攘,絮絮聒聒,結結巴巴。指鹿道馬坐三衙,并無一句溫柔話。兩鬢霜華,土來頭上誰不怕。
金方正位鑿平湖,物景堪將入畫圖。 兩岸雨垂楊柳重,一汀沙立鷺鷥孤。 泓澄良夜搖明月,瀲滟高秋蘸碧蘆。 寓目瀟湘徒有約,殘陽歸去獨躊躇。
遙山層疊海云開,浴鷺飛鷗自去回。 春水茫茫天不盡,片帆浮動碧空來。
湖上芙蓉近小舟,曉來清淚對花流。 吳州客自傷長夜,不為西風怨早秋。
百結襕衫破幞頭,年年落第出神州。 卻因一只穿楊箭,臨老來封馬上侯。
蕙帳煙凝晝掩關,落花時節雨闌珊。 客來驚起還鄉夢,繞屋春風綠樹寒。
往事明明是夢中,發霜那有舊形容。 客床對臥秋深雨,聽得鄰僧半夜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