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初春漫賦 其一
貧居野對惟煙水
春漸開眉弱柳間
中外正聞頻舉燧
風塵安得老棲山
日愁犬馬精神竭
歲老龍蛇歷數還
欲問疆場誰制勝
拯民曾急念摧殘
貧居野對惟煙水
春漸開眉弱柳間
中外正聞頻舉燧
風塵安得老棲山
日愁犬馬精神竭
歲老龍蛇歷數還
欲問疆場誰制勝
拯民曾急念摧殘
居住在僻野的貧家,眼前只有煙水茫茫;春意漸濃,在柔弱的柳枝間舒展眉梢。朝廷內外正頻繁傳來烽火警報,戰亂中怎可安心在山中終老?每日憂愁自己如犬馬般精力耗盡,歲月流逝,龍蛇年交替時光輪回。想問戰場上誰能克敵制勝?拯救百姓,急需挽救他們免受摧殘。
漫賦:隨意創作的詩,此處指即興而作。
中外:指朝廷內外,泛指國家上下。
舉燧:點燃烽火,古代用于傳遞軍事警報。
風塵:代指戰亂、動蕩的社會環境。
犬馬:自謙之詞,比喻自己如驅使的犬馬般辛勞。
龍蛇歷數還:龍蛇為生肖,此處指時間循環更替,暗含歲月流逝之意。
疆場:戰場。
拯民:拯救百姓。
摧殘:指百姓在戰亂中遭受的苦難。
此詩創作于“丙辰初春”(具體年份需結合作者生平推測,或為近代戰亂時期)。當時社會動蕩,戰火頻仍,詩人身處僻野卻心系國事,目睹百姓苦難,故借春景起興,抒發對戰亂的擔憂與救民于水火的迫切心情。
詩以初春野景開篇,由景入情,轉向對戰亂的關注,既感慨個人精力衰退,更關切百姓苦難,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語言樸實,情感真摯,是一首反映現實的抒情之作。
來怯南中氣候偏,歸乘不熱不寒天。
口防湘濕未安食,身忌粵嵐猶擇眠。
山不相高谷水過,天能自不與江連。
到前卻入江西路,耳目相諳性可便。
已離南康縣,不知何處村。
荒郊霜灑道,野店犬應門。
市尾人聲閙,津頭水氣昏。
云開雙髻出,髣髴月梳痕。
永平稱善狀,長樂沸廉聲。
孝史行于世,尚書薦以名。
匪朝金馬去,有頃玉樓成。
不是文星墜,文星復太清。
今夕何夕,袢暑其蒸。
于后之旦,維槿始榮。
有綽其聲,我后中興。
我公協成,有功有能。
我后顯旌,不伐不矜。
我氓盛稱,我氓盛稱,我公長生。
文書聊卻掃,耳目且恢張。
海大水歸往,山深云退藏。
春雷溫也厲,晦月暗而章。
萬象相關處,悠然興味長。
天限華夷數十峰,秦王始鑿始相逢。
勞民浪辟嶠南國,失德徒成身后胸。
楚粵未爭尋丈遠,炎涼無復半分同。
賓鴻諱入嚴關去,吾策如今不似鴻。
天下萬谿山,天上萬星宿。摸索君胸中,往往無不有。
中原染腥膻,歲月亦云久。匪伊丁未年,迺我舊陽九。
天運窮斯通,國數奇且偶。吾皇豈不思,一掃虜之丑。
金甌玉帳人,未問姓名某。天家地理家,新代無老手。
君才挾兩長,白發尚藍綬。高山有誰知,奇貨難自售。
鐘鼎頗灰心,斗升容糊口。來參清海軍,圜扉草長茂。
諸公類知音,列剡爭上奏。老驥時所須,那復留上廄。
上穹意難量,往歲機已漏。星流爛亙長,地震危裂厚。
君嘗步且占,憂盛夷衰候。虜囚竄歸巢,兇兩迄戡首。
言之若神然,識者其信否。廟堂二三公,寧不欲相叩。
時哉似難逢,往矣其勿逗。道合一談間,功成幾年后。
乾坤日月新,郡縣版圖舊。或遇墳而歸,卷藏白云竇。
生前志未酬,身后傳不朽。傳否兩忘懷,更好李季牖。
道固無方實以書,要于書悟道之虛。
雷風水火易經始,草木魚蟲詩緒余。
萬理所歸為寶藏,一真之外是蘧廬。
俚編道欲相磋切,不道亡筌自得魚。
流水綠相沸,落花紅自紛。
乾坤容盎盎,草木意蕓蕓。
布谷聲通俗,提壺語帶文。
杜鵑相告處,益有激而云。
世途無復古,吾道不宜今。
風月多饒舌,軒裳久死心。
家猶須五斗,命豈止千金。
有路可親炙,那能入桂林。
嬉游那欲食前言,俗事不容人出門。
屋上風余中夜響,津頭水過去年痕。
梅無未熟青青子,竹有新生????孫。
白放春歸太空去,哢禽聲里似啣冤。
樓與主人俱卓然,主人步更與樓遷。
面前加辟山河地,頭上增高日月天。
指顧大千俄可度,拊循方寸浩無邊。
校讎所得孰多寡,萬物支離我混全。
東都重會省初盟,爾許多年獨不驚。
二水牘中先署字,三城碑上復題名。
往還必有子孫契,離合面無兒女情。
功業相期非老事,愿言仙佛學俱成。
海里山巔著數椽,舂容仰止已翛然。
仙家自我有方丈,沙界從今無大干。
萬物長春天不夜,清風莫逆月忘年。
神游不制夢回興,未了君臣父子緣。
北戎輕用武,西漢重開邊。
幣帛毫芒費,生靈百萬全。
幾馳銜命使,今輟判花員。
專對從容道,王君正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