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四明守黃侍郎辭延福 其一
雨化仁陶德愈馨,
如春物物自生成。
昔年秀水曾觀政,
卻與鄞江一樣清。
雨化仁陶德愈馨,
如春物物自生成。
昔年秀水曾觀政,
卻與鄞江一樣清。
您的教化和仁德如春雨潤澤般愈發芬芳,萬物如同在春天里自然生長。過去我曾在秀水看到您治理政事的風采,如今您在鄞江的治理也一樣清正廉明。
雨化仁陶:像春雨一樣的教化和熏陶,比喻以仁愛進行教化。
馨:芳香,這里指品德美好、聲名遠揚。
秀水:地名。
觀政:觀察政務,了解施政情況。
鄞江:水名,這里代指鄞縣(今浙江寧波鄞州區)。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是在看到黃侍郎在鄞江的治理成效后,聯想到其過去在秀水的政績,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黃侍郎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黃侍郎的仁德和清正的施政風格。其特點是語言平實但情感真摯,通過形象的比喻和對比展現黃侍郎的政績。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賢能官員的認可和贊美。
楚都初拜公,里門跪承誨。
一言忽喚醒,頓首汗浹背。
志遠苦力短,寸進而尺退。
大書揭齋顏,朝夕警不逮。
擾擾膠膠人自忙,
心閒無地不清涼。
兩邊戰陣蚍蜉鬧,
花底生涯胡蝶狂。
幸有文書遮老眼,
豈無藜藿療饑腸。
從教門外蓬蒿滿,
不見白丁計亦長。
劃船打槳催將去,愁聽烏篷雨。越王臺上夢迢迢,人在亂鶯聲里、過花朝。
歸來重見東風面,楊柳青如線。碧桃還有幾分留,為我一春湖上、不曾游。
但得本,莫愁末,
遠遠尋師多賺脫。
君子務本道須生,
不用牽麻并拽葛。
躊躇杯酒駐征輪
怨別東風惜故人
千里梗萍憐聚首
百年離合重傷神
鳴春陌上嬌鶯囀
戲綵庭前老鶴馴
遙望四明蒼更聳
相逢應有夢中頻
情知粉黛久無心,
國破家亡淚不禁。
但使先臣千載見,
何妨賤妾一朝沈。
吏隱南瑭小結亭,
此心何愧北山靈。
壺觴自可消孤悶,
魚鳥還能慰獨醒。
風景只如桃葉渡,
秋光欲動蓼花汀。
檐前昨夜微風起,
吹落蘭苕翡翠翎。
憶昔居黌舍,曾陪戲綵斑。
才華推粹美,功績嘆間關。
有子能傳業,無丹可駐顏。
哀詞臨隧路,明晦萬重山。
名園兩度笑銜杯,四十年來第一回。天下即今半耆舊,他鄉重見好樓臺。豬肝累主多慚色,馬齒加人不算才。贏得神仙文字福,欲從脈望問胚胎。
秦云薊樹鳳凰山,北轍南帆指顧閒。浮海著書容我拙,韜弓掛壁笑人閒。千門夜氣看星斗,百戰名場付觸蠻。敢分中年絲竹樂,東山情性尚癡頑。
當年堪笑是平原,脫穎多時未入門。荏苒落花嗟歲序,萋迷芳草怨王孫。天涯音信無鴻寄,水閣荒涼有鶴存。自分封侯非骨相,不龜洴澼豈須論。
粵王臺北望中原,微雨微云擁塞門。渺渺銀河迷月桂,萋萋文錦織天孫。甘棠壯歲空留愛,遺草他年倘問存。三嘆馮唐容易老,繁霜盈鬢可堪論。
陰晴應是互根原,賦就熹微日在門。暖入梅花迷蝶夢,青歸竹葉護龍孫。頻看新歷知春到,慣啖香芹幸老存。閒向蕓窗讀周易,一端真趣與誰論。
箭以羽行,破敵無頗。
七札難穿,如游斜何。
煙光蕩吟魄,
潭月漾深碧。
湘妃出水寒,
獨立凍蛟脊。
優缽曇花果有花
不緣詩酒到君家
聞思大士應嫌汝
枉費精神詠綺霞
磧云寒結胭脂紫,立馬王嬙里。棗林一抹亂鴉啼,啼到打更時候、更凄凄。
紅酥手與黃滕酒,往事空銷瘦。燕姬攏袖壓琵琶,不許離人今夜、不思家。
大哉云夢澤,浩蕩吞荊襄。
分為百湖陂,委折各有防。
水闊混云日,魚多聚鹙鸧。
天寒見洲渚,網罟映地張。
扁舟垂綸叟,楚歌樂洋洋。
昔聞漢陰老,無乃斯人行。
西伯茍不遇,六韜沉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