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風燕子磯游永濟寺口號 其二
孤亭如翼浪如雷,劃斷東流向北回。
欲問南朝舊時事,寒鴉啼過雨花臺。
孤亭如翼浪如雷,劃斷東流向北回。
欲問南朝舊時事,寒鴉啼過雨花臺。
孤獨的亭子像鳥兒展翅,江浪聲如雷般轟響,江水仿佛被劃斷,本向東流卻折向北回。想要詢問南朝過去的故事,只見寒鴉啼叫著飛過雨花臺。
燕子磯:在南京市東北郊觀音門外,是巖山東北的一支。磯頭屹立長江邊,三面懸絕,宛如飛燕,故名。
永濟寺:在燕子磯上。
口號:隨口吟成的詩。
南朝:指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均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雨花臺:在南京市中華門外,是一座高約100米、長約3000米的山崗。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燕子磯因風受阻,游覽永濟寺時有感而發。南京作為南朝故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詩人面對眼前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引發了對南朝興衰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變遷。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將自然之景與歷史之感相融合。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歷史題材的獨特把握,以簡潔之筆勾勒出深沉的歷史情懷。
神京極高峻,風露恒泠然。憧憧十二門,車馬如云煙。紫霞擁宮闕,王氣浮山川。峨峨龍虎臺,日月開中天。圣祖肇洪業,永保萬億年。世皇事開拓,攬策群霧清。完顏據中原,一鼓削蔡城。趙氏守南壤,再鼓宗祚傾。車書既混一,田野安農耕。向非圣人出,何能遂吾生。丘公神仙流,學道青海東。維時儒教師,矯矯真天龍。乾坤始開廓,魚水欣相從。扣馬諫不殺,嘉辭動天容。保此一言善,元祚垂無窮。居庸土高厚,民物何雄強。老稚尚弓獵,不復知耕桑。射雕陰山北,飲馬長城旁。駝羊足甘旨,貂鼠充衣裳。酒酣拔劍舞,四顧天茫茫。高槐拱朱垣,樓閣倚空起。劍佩何陸離,車馬若流水。昔有社稷臣,艱難辟荊枳。歃血飲黑河,剖券著青史。國家感勛勞,報施及孫子。千金筑高臺,遠致天下士。郭生去千載,聞者尚興起。我亦慷慨人,投筆棄田里。平生十萬言,抱之獻天子。九關虎豹嚴,撫卷發長喟。
朱顏白發壽期頤,喜看賢郎射策歸。天上恩除承紫詔,堂前歡笑舞斑衣。椿萱慘慘星霜變,莪蓼哀哀涕泗揮。幸際圣朝新孝理,征書行復下丹扉。
廟名柘木無木蹤,門頂書字欹如童。老人坐憩秋陽薄,非僧非俗髯飄風。客來振首涎欲落,手足遲緩情熱絡。耳聾半以目為聽,八九能答一二愕。自云鄉黨善為緣,醵資為宇鄉舍邊;憐我老鰥居側屋,熏神之氣代神簽。一山對面開屏碧,壟中塘水映天白;老農耘土有微聲,山鳥靜極思一唧。借我小椅坐怠疲,渾覺江山太古時;清茶冷飯奉神語,今生可得潛林溪?欲乞老翁共一室,老翁已入華胥國。路中魚貫來三人,忽然舉手呼我急。
代有述著,咸式斯軌。變化日新,筌蹄擬議。雅喪世波,諧于里耳。不有卓者,其何能砥。東南竹箭,實惟吾子。
生者何以生,呼吸深深數。詩者何以詩,炊煙出殘堵。新寡泣其夫,遺孤求其母。鄰媼道路逢,亦作家常語。
作軒當竹林,客至延入坐。酒闌客散去,高枕竹根臥。伯倫興方豪,子美詩謾和。自笑塵中人,如君有誰個。
不見倪迂今百年,故山喬木領蒼煙。晴窗展軸觀圖畫,淡墨依然見古賢。
鳳凰長丹穴,不識烏與鳶。飛飛度中州,關山郁羋綿。文翰一震耀,百喙起紛然。昆崙有瑤樹,玄洲多玉田。下有醴泉流,上有蔚藍天。誰能復記慮,一去三千年。
麗人未到水邊時,已有韶光淡宕姿。恰似烏云長委地,風梳十萬綠楊絲。
漆為癘,炭為啞,彼國士,何為者?趙家飲器智家頭,一日事作千年仇。報君仇,為君死。斬仇之衣仇魄褫,臣身則亡心已矣。
每日尋兵籍,經年別酒徒。眼疼長不校,肺病且還無。僮仆驚衣窄,親情覺語粗。幾時得歸去,依舊作山夫。
平生我知竹,竹豈不知我。澹然萬慮空,竟日林下坐。一一青珊瑚,時時蒼雪墮。翠羽何處來,清夢忽驚破。
平生鮑子最相知,無奈河梁送別時。臨水慇勤說不盡,明朝斗酒共相持。
月色還將雪色同,雪光卻與月光通。都將大地作月窟,仍榜碧天名雪宮。
感會真奇遇,飛揚獨妙齡。他年西餞日,此夜上騎星。宿惠留藩屏,馀忠在禁庭。音容無處所,彷佛寄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