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紫巖山期客不至
郊外春華好,人家帶碧溪。
淺莎藏鴨戲,輕靄隔雞啼。
掩映紅桃谷,夤緣翠柳堤。
王孫竟不至,芳草自萋萋。
郊外春華好,人家帶碧溪。
淺莎藏鴨戲,輕靄隔雞啼。
掩映紅桃谷,夤緣翠柳堤。
王孫竟不至,芳草自萋萋。
郊外春天的景色十分美好,住戶依傍著碧綠的溪流。淺淺的莎草里藏著鴨子嬉戲,薄薄的霧氣阻隔了雞的啼鳴。紅桃谷相互掩映,沿著翠綠的柳堤蜿蜒。王孫最終沒有到來,只有芳草長得茂盛。
春華:春天的花,這里指春天的景色。
莎:莎草,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靄:霧氣。
夤緣:沿著。
王孫:古代對貴族子弟的通稱,這里指所期待的客人。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春日前往紫巖山,期待友人前來一同賞景,然而友人未到,詩人便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較為安定,使得詩人有閑情逸致欣賞自然美景。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春日郊外美景并抒發因客不至的孤寂。其特點是寫景細膩,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力和細膩情感。
危坐不覺久,月照一庭綠。三更白露下,夜氣濕野服。恬淡失悲喜,視聽非耳目。閒將《黃庭經》,更趁月下讀。
漏月節風一箭長,萬牛無力挽蒼蒼。直應刺著天公眼,卻遣雷霆下取將。
用盡登山力,方知行路難。孤峰寧久駐,半嶺敢求安。遠目窮千里,危腸攪百酸。川原忽開豁,歧路正平端。
得失兩忘機,何心問是非。難求斬馬劍,且守釣魚磯。鶴瘦添新料,兒寒補舊衣。詩成興飄逸,天外片云飛。
玉筍班齊拜紫宸,金鑾光動照青春。六符長見臺階正,萬歲初開壽域新。隱隱晴空來鳳吹,霏霏香霧繞龍鱗。彤庭錫宴承天寵,傳得宮花賜近臣。
慣聽熹微鳥語喧,百年心事幾涼溫。強知家國疑無賴,能外身名儻有存。蹇習逡巡聊半數,冬郎慘戚為深恩。愁聞消息如云幻,蒼狗難期變滅痕。
阿難貝多葉,持來數千劫。匕寶藏中付迦葉,分為十二部,析作三乘法。
云重天垂,怪巍樓不見,春入平湖。湖邊麥畦漲綠,猶帶霜腴。惺忪柳眼,倩東風重染花須。青石上,泉流暗壁,依稀人境清殊。堪笑昔年仙侶,但高吟楚些,誰解吳歈。興亡古今幾許,豈曰天乎。山川滿目,嘆人間千載須臾。空悵望,園林寂寞,遙聞水鳥相呼。
老去無心夢楚臺,行云欲見仗誰媒。春風魏后尤驕蹇,只遣紅巾稚女來。
生人本同體,弱肉強之食。方其恣奸險,從爾言籍籍。相為舞官法,未幾遭鬼責。是非予奪間,一二堪指跡。此固可以戒,猶搔壽考額。彼哉幸而免,至竟心不測。
翠屏對晚,鳥榜占堤,鐘聲又斂春色。幾度半空敲月,山南應山北。歡娛地,空浪跡。謾記省、五更聞得。洞天曉,夾柳橋疏,穩縱香勒。前度涌金樓,笑傲東風,鷗鷺半相識。暗數院僧歸盡,長虹臥深碧。花間恨,猶記憶。正素手、暗攜輕拆。夜深后,不道人來,燈細窗隙。
分甘茅屋老蒼苔,不是明時棄不才。避社燕歸楊柳合,趁虛人散鷺鷥來。半江落日明漁浦,兩岸回潮掠釣臺。吳越爭雄俱一夢,年年杜若滿汀開。
胡孫死,鬧啾啾,也須還我一百州。
圣主不忘遠,惠懷堯所難。如何吾所部,疲瘵未全安。詔條少宣布,牒訴多悲酸。撫節夜長嘆,憂慚非一端。
非故亦非新,應化隨緣百億身。若有真如一合相,一億還同一聚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