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圓上人之龍舒
赤頭老師無揀擇,灊峰染翠吳塘碧。
明明萬法入齊觀,豁凈絲毫元不立。
道人歸作山下賓,霜筇筍屨飄孤云。
到時春滿石牛谷,蔬蕨是誰相與分。
赤頭老師無揀擇,灊峰染翠吳塘碧。
明明萬法入齊觀,豁凈絲毫元不立。
道人歸作山下賓,霜筇筍屨飄孤云。
到時春滿石牛谷,蔬蕨是誰相與分。
赤頭老師對萬物沒有分別之心,灊峰染上翠綠,吳塘水色澄碧。萬物平等清晰可見,心中純凈無一絲雜念。道人回去成為山下的賓客,拄著霜竹杖、穿著筍皮鞋如孤云般飄蕩。到那時石牛谷春滿大地,不知是誰會與他一起分享那山間的蔬菜和蕨菜。
赤頭老師:指圓上人。無揀擇:對事物沒有分別、選擇,一視同仁。
灊(qián)峰:山名。吳塘:水名。
萬法:佛教語,指一切事物和現象。齊觀:同等看待。
豁凈:純凈、清凈。元不立:根本不執著。
霜筇(qióng):指竹杖。筍屨(jù):筍皮做的鞋子。
石牛谷:地名。
蔬蕨:蔬菜和蕨菜。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是詩人在送圓上人前往龍舒時所作,當時佛教思想較為盛行,詩人與圓上人可能有一定的交往,對其禪修境界有所了解和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圓上人,突出了圓上人的禪修境界和超脫自在的形象。詩中體現的禪意和清幽意境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在送別詩中別具一格。
世有殊尤物,
天慳賦詠才。
恨渠生較晚,
不及見鄒枚。
人鲊甕中危萬死
鬼門關外更千岑
問君底事向前去
要試平生鐵石心
寒梅破臘花爭妍,香風偏惹小樓前。主人袖手推窗看,疏影橫斜月半圓。
笛聲何處梅花落,武陵關山愁寂寞。對花送月抱朱弦,白雪清吟未忍眠。
含情欲寄隴頭信,驛使不來倍黯然。長恨梅花苦相憶,不遣寒梅近窗植。
憶曾北上過房灣,
連襼籃輿海驛間。
今日關津非昔日,
不堪回首看苗山!
駐蹕陰山下,分營瀚海邊。春光明玉帳,殺氣薄胡天。鼙鼓雷霆震,旌旗日月懸。參謀有籌策,前席屨承宣。
帶甲軍容盛,通宵羽檄飛。安邊資武略,制勝仗天威。王氣隨雕輦,霜華上鐵衣。單于心膽落,指日受重圍。
鴛鴦鸂鶒鳧雁鵠,柔荑慣繡雙雙逐,幾度拋針背人哭。
一歲眼淚成一珠,莫愛珠多眼易枯。
小時繡得合歡被,線斷重緣結未解。
珠累累,天涯歸未歸?
山人當日濟時艱,要把唐虞作樣看。
奏罷簫韶無鳳至,空教猿鶴怨盟寒。
石帆山下一漁翁,
風雨蕭蕭臥短篷。
幽夢覺時還自笑,
閬州城北看蠶叢。
莫從世事說窮通,
且把云山辨異同。
愛畫每因懷顧陸,
好山常是夢衡嵩。
最難意得煙霞趣,
誰果毫揮天地空。
赴腕層巒終莫逮,
至今惆悵有無中。
夜寒愁思獨紛紛,夢入浮山幾片云。清曉無端一百八,數聲猶在舊鄉聞。
曉鐘敲動未開關,山鳥驚飛不出山。一任穿林還度壑,莫流馀響到人間。
十年江介,卜肆無人識。沈吟繭絲千緒,心力浪拋擲。老去金風亭畔,長物惟詞筆。尊前帽側。裁紅刻翠,未信偷聲是無益。
結束閒鷗社酒,夢斷寒江汐。買劍欲事?,歸路千山隔。乞寫逃空心事,容我商歌急。窗燈搖寂。頹蟾流影,應為揚云照秋室。
柏莊誰拾燹馀文
櫟社重張劫后軍
九十九峰依舊好
盡攜豪筆寫秋云
國騁雙騏驥,庭儀兩鳳皇。
將星連相位,玉樹伴金鄉。
歌舞侯家艷,軒裘戚里光。
安知杜陵下,碑版已相望。
琴彈十八拍,
聽此雙淚流。
一死固已難,
萬言復誰尤。
九原見衛子,
何語可以酬。
昔別長安未裹頭,
如今詩句可消愁。
外家未覺風流遠,
他日相期到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