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雜詩九十首 其二
農人作田務,耘者最辛苦。
肘膝伏泥涂,拔莠連茹取。
所拔隨已多,悉釀所伏處。
惟冀禾稻肥,豈問正炎暑。
農人作田務,耘者最辛苦。
肘膝伏泥涂,拔莠連茹取。
所拔隨已多,悉釀所伏處。
惟冀禾稻肥,豈問正炎暑。
農民從事田間勞作,除草的人最為辛苦。他們手肘和膝蓋伏在泥里,拔去雜草并連帶根部一起拔除。所拔的雜草已經很多了,都堆在他們趴著的地方。只希望禾稻能茁壯成長,哪里還會在意正值炎熱的酷暑呢。
耘者:除草的人。
莠:雜草。
連茹:指連根拔起。
冀:希望。
作者曹勛長期生活,對農村生活有一定了解。此詩創作可能是其看到農民在田間辛苦勞作,有感而發,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社會農民依舊以傳統農耕為主,生活較為艱辛。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農民勞作的辛苦。其突出特點是描寫細致,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農村生活,有一定的社會價值。
水云佳勝此經頻,楊柳菰蒲遠近津。明日驛樓常照客,長河舟楫幾閒人。盂城地重咽襟處,甓社珠遺草木春。旅泊不勝延頸意,太平魚稻足斯民。
自有清風風不吹,雖無明月月相隨。此君不可無一日,奈有霜寒露冷時。
將軍昨日射黃羊,親為番王進一湯。百手盡從空里舉,更憑通事貢真香。
香炭冷馀灰,晨雞不肯鳴。好夢無消息,對影數寒更。
依依白門柳,裊裊柔條芳。藏烏猶未穩,便解綰愁腸。儂有博山爐,歡為沈水香。灰冷氣長馥,繡帳七寶床。新亭別離客,江寧故舊鄉。愿隨枯楊老,莫作飄花狂。
夏夜苦暄濁,散步青山岡。顧瞻闃無人,明月流清光。系舟楊柳根,移床松桂傍。默默坐復起,仰天夜未央。咄此萬里身,顧影徒彷徨。水蛙聒靡厭,草蟲鳴暗傷。蛙蟲詎足怪,蛇虺未可量。銀河淡欲沒,露下涼沾裳。且復歸我舟,濯足臨滄浪。
驛吏逢迎舊赭衣,生還今日是耶非?綸竿喜值金雞放,華表真同白鶴歸。抱蔓摘瓜馀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循墻嘆息看題句,淅淅秋風起夕扉。
下來蠶室繅新絲,心緒纏綿春日遲。不及采桑南陌女,雙蛾何用似人眉?
寒箸蒼山之骨,雪壓老松之顛。形氣清而有像,心跡泯而亡緣。諸塵不受,一印周旋。大大小小兮方方圓圓。神觀湛湛,和氣津津。玉澗流月,瓊林發春。恰恰相融也何此何彼,堂堂不在也奪境奪人。
北風吹故林,秋聲不可聽。雁飛窮海寒,鶴唳霜皋凈。含毫心未傳,聞音路猶夐。唯有孤城月,徘徊獨臨映。吊影余自憐,安知我疲病。
袞袞流年往,匆匆短景過。簾深上燈早,地窄貯香多。書盡還重讀,詩成更自哦。向令無此處,將奈旅愁何。賦性無他好,開編喜欲迷。鼕鼕傳夜漏,喔喔待晨雞。油減玉蟲暗,灰深紅獸低。悠然撫書嘆,無術濟黔黎。永夜東齋里,人聲靜不嘩。衣篝起香穗,書幾落燈花。爐暖聽寒雨,窗明送曉鴉。文章空自苦,白首不名家。
著人芳緒何綿渺。漾絲香、簾底和煙斜裊。展卷動悲風,恍鳴濤松杪。寫就瑤箋誰處寄,任過雁、層云聲杳。吟繞。似舊日房櫳,慣薰龍腦。孤坐尚擁深爐,愛神游宙合,氣含燕趙。門外雪花飛,誤隔欞蟾皎。頌蕙騷蘭原托興,只養取、虛襟塵表。夜悄。恁倦枕忘眠,甚天難曉。
道士禮斗處,獨緣巖際云。空中歌碧落,不遣世人聞。
西風颯颯雨纖纖,歸思都從社后添。料得主人情意重,年年常為捲珠簾。
高樹滿秋風,茅檐正倚東。相知窮白首,不厭說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