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兒媚 其二
循檻瑯玕粉沾衣。一片子規啼。蓬壺夢短,蜀衾香遠,愁損腰肢。
石城堂上雙雙燕,應傍莫愁飛。春江艇子,雪中梅下,知與誰期。
循檻瑯玕粉沾衣。一片子規啼。蓬壺夢短,蜀衾香遠,愁損腰肢。
石城堂上雙雙燕,應傍莫愁飛。春江艇子,雪中梅下,知與誰期。
沿著欄桿的翠竹,竹粉沾上衣襟。耳邊傳來一片杜鵑的悲啼。蓬萊仙夢短暫易逝,蜀地錦被的香氣已遠,愁思讓腰肢愈發纖細。石城堂上那雙雙紫燕,應該正圍繞著莫愁翻飛。春江里的小艇,雪梅下的幽徑,不知與誰共赴約期。
瑯玕(láng gān):竹子的美稱,此處指翠竹。
子規:杜鵑鳥,啼聲凄切,常象征哀痛。
蓬壺:蓬萊、方壺,傳說中的海上仙山,此處代指美好的夢境。
蜀衾(qīn):蜀地所產的錦被,代指溫馨的舊物。
石城:古城名,此處或指南京,古有《石城樂》樂府曲。
莫愁:古樂府中女子名,代指青春美人。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約為宋代詞人所作。宋代閨怨詞盛行,此詞或反映當時女性對情感寄托的渴望與現實孤獨的矛盾心境。
全詞以春景起興,通過舊夢、香消、雙燕等意象,層層遞進地渲染愁緒,末句“知與誰期”直點孤獨內核,是宋代婉約詞中典型的閨怨題材作品。
春歸林木古興嗟,燕語斜陽立淺沙。 休說舊時王與謝,尋常百姓亦無家。
遮莫冬冬動,須傾滿滿杯。金吾如借問,但道玉山頹。
落日水亭靜,藕葉勝花香。時賢飛蓋,松間喝道挾胡床。暑氣林深不受,山色晚來逾好,頓覺酒尊涼。妙語發天籟,幽眇亦張皇。射者中,弈者勝,興悠長。佳人雪藕,更調冰水賽寒漿。驚餌游魚深逝,帶箭山禽高舉,此話要商量。溪上采菱女,三五傍垂楊。
田舍爐頭語。便如何學得,三變美成家數。村酒三杯狂興發,拔劍偶然起舞。只麼也、迎寒送暑。待草萬言書上闕,似憂端、倚柱東鄰女。卿相事,未易許。漁歌且和芙蓉渚。又何須、淫辭媟語,訶風詆雨。勸人生、且隨緣分,分外一毫莫取。那富貴、由天付與。身蹈危機猶不覺,如布衣、自在都無阻。空博得,雪千縷。
常將公道選群生,猶被春闈屈重名。文柄久持殊歲紀, 恩門三啟動寰瀛。云霄幸接鴛鸞盛,變化欣同草木榮。 乍得陽和如細柳,參差長近亞夫營。
舊日園林殘夢里,空庭閑步徘徊。雨干新綠遍蒼苔。落花驚鳥去,飛絮滾愁來。 探得春回春已暮,枝頭累累青梅。年光一瞬最堪哀。浮云隨逝水,殘照上荒臺。
祖龍開國盡遐荒,廟建唐堯鎮此邦。山卷白云朝帝座, 林疏紅日列仙幢。巍巍圣跡陵松嶠,蕩蕩恩波洽桂江。 瞻仰威靈共回首,紫霞深處鎖軒窗。
直上倚天樓。懷哉古楚州。黃河水、依舊東流。千古興亡多少事,分付與、白頭鷗。 祖逖與留侯。二公今在不。眉上、莫帶星愁。笑拍危闌歌短闋,翁醉矣,且歸休。
二十四橋明月好,暮年方到揚州。鶴飛仙去總成休。襄陽風笛急,何事付悠悠。 幾闋平山堂上酒,夕陽還照邊樓。不堪風景事回頭?;茨闲聴検欤瑧徽f防秋。
水軟櫓聲柔,草綠芳洲,碧桃幾樹隱紅樓。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 鄉夢不曾休,惹甚閑愁?忠州過了又涪州。擲與巴江流到海,切莫回頭。
四更山月吐青漣,人在花林未肯眠。 寂寂一峰寒插水,雁聲飛過放魚船。
一月林中不裹巾,得錢沽酒未知貧。 樵夫相見漫相識,除卻青山無故人。
艷陽灼灼河洛神,珠簾繡戶青樓春。能彈箜篌弄纖指, 愁殺門前少年子。笑開一面紅粉妝,東園幾樹桃花死。 朝理曲,暮理曲,獨坐窗前一片玉。行也嬌,坐也嬌, 見之令人魂魄銷。堂前錦褥紅地爐,綠沈香榼傾屠蘇。 解佩時時歇歌管,芙蓉帳里蘭麝滿。晚起羅衣香不斷, 滅燭每嫌秋夜短。
香到酴醾送晚涼,荇風輕約薄羅裳。曲闌憑遍思偏長。 自是幽情慵卷幌,不關春色惱人腸。誤他雙燕未歸梁。
眷濃恩重,長離永別,憑誰為返香魂。憶湘裙霞袖,杏臉櫻唇。眉掃春山淡淡,眼裁秋水盈盈。便如何忘得,溫柔情態,恬靜天真。 憑欄念及,夕陽西下,幕煙四起江村。漸入夜、疏星映柳,新月籠云。醞造一生清瘦,能消幾個黃昏。斷腸時候,簾垂深院,人掩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