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 其三
潦倒瞿曇饒口悄。拈花冤道頭陀笑。雞足山中眠未覺。誰知道。至今功業(yè)猶分剖。
唇口周遮何日了。禪床四面藤蘿繞。有個路頭君試討。梅花老。南園蝴蝶飛芳草。
潦倒瞿曇饒口悄。拈花冤道頭陀笑。雞足山中眠未覺。誰知道。至今功業(yè)猶分剖。
唇口周遮何日了。禪床四面藤蘿繞。有個路頭君試討。梅花老。南園蝴蝶飛芳草。
落魄的佛陀多有言辭微妙,誤說拈花時頭陀發(fā)笑。迦葉在雞足山沉睡未醒,誰能知曉?至今功德業(yè)績仍被分說。唇舌遮掩何時能了?禪床四周藤蘿纏繞。有個路徑你且探尋,梅花已老,南園蝴蝶飛舞在芳草間。
瞿曇:佛陀的姓氏,此處代指佛。
拈花:佛教典故,相傳佛陀拈花示眾,大迦葉微笑領悟,為禪門傳法之始。
頭陀:佛教苦行僧的稱謂,指修行者。
雞足山:佛教圣地,傳為大迦葉等待彌勒佛降臨、持衣入定之處。
周遮:原指話語啰嗦,此處引申為言語遮掩、糾纏。
路頭:路徑,喻指禪機或修行的門徑。
此詞當創(chuàng)作于禪風盛行的時代(或為宋明時期),作者借禪宗經典典故與自然意象,探討禪理的體悟方式,反映了當時文人對佛教思想(尤其是禪宗)的關注與個人修行思考。
全詞以禪意入詞,通過佛教典故與自然景物的交織,揭示言語難以盡述禪理的內核,倡導從自然與生活中探尋真意。語言含蓄,意象靈動,是禪意詞的典型之作。
漪瀾妙跡憶坡翁,不見龍蛇落池中。遺我鸝珠魚蟹眼,至今千載響松風。
多少滄桑事,艱難有此行。窮邊飛鳥盡,殘月大河橫。出塞人情遠,還家白發(fā)生。明知覆巢下,流涕說歸耕。
浩歌以求志,徜徉山水幽。松柏蒼蒼山,水石泠泠流。山深集飛鳥,水淺下輕鷗。好花不多聞,長煙渾未收。往來有樵釣,俛仰徂春秋。我輩滿宇宙,其能知此不。
亹亹圓象運,悠悠方儀廓。忽忽歲云暮,游原采蕭藿。北逾芒與河,南臨伊與洛。凝霜沾蔓草,悲風振林薄。摵摵芳葉零,橤橤蒼華落。下泉激冽清,曠野增遼索。登高眺遐荒,極望無崖崿。形變隨時化,神感因物作。澹乎至人心,恬然存玄漠。
諸天幻現(xiàn)瓊瑤界,阿誰散花為戲。玉樹裝成,銀臺點滿,稱在主人仙署。一場賭醉。有射覆傳觴,消寒韻事。白戰(zhàn)無嘩,大家歡樂太平瑞。豐年乍飛六出,似銜龍剖蚌,多少珍異。幕府同官,詩心謎語,不盡梁園高致。鄒枚捧襪。揖司馬大夫,騁妍抽秘。帶得恩光,紫薇開曉霽。
張子元奇士,攜書過我林。激昂高論氣,落魄遠游心。一飯山家晚,孤燈夜雨深。城邊有岐路,送爾獨長吟。
虛谷兮委蛇,云英英兮日遲遲。繁陰兮土滋,蘭之生兮彼桃李其安知。
坐聽檐虛瀉沸濤,也知真宰養(yǎng)民膏。北窗夢覺增絺绤,南畝人歸罷桔槔。鄉(xiāng)賽入村喧社鼓,野塘生水受漁舠。雨師先及公田足,為報官家撫字勞。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九夏炎炎火熱,木人汗流不輟。夜來一雨便涼,莫道山僧不說。
鄉(xiāng)心同此地,旅食算流年。幾度天邊月,虛從望里圓。涼風低燭影,清露濕茶煙。為愛連宵話,推篷未忍眠。
閶闔天門,芙蓉春殿,幾年目斷雞翹。短蓬秋鬢,端幸倚瓊瑤。南圃花邊小院,西湖畔、云底雙橋。歸時節(jié),紅香露冷,月影上芭蕉。明朝。那可望,旗亭煙草,柳渡寒潮。但萬戶千門,恨客歌樵。戲彩光浮袞繡,聽鳴珂、響逼云霄。應回首,綺裘醉客,還是獨吹簫。
江上奇逢半日陪,胸中茅塞一時開。論思有道宜東閣,擊搏無能負外臺。急雨鳴蘆南雁下,去帆添腹北風來。我聞圣主兼賢相,肯放宣溪老此才。
風雨瀟瀟打布篷,橫舟相失玉河中。天南一望云千里,嘹嚦三更叫斷鴻。誰家吹笛按吳歌,聽罷凄然喚奈何。此夜青衫知更濕,流河驛畔雨聲多。
矯矯凌寒姿,竹梅并蕭爽。徙倚挹清芬,宴坐絕塵想。佳興動官閣,清陰入書幌。太極天竅露,長歌澳風響。愿言肖令德,豈直顏色仿。清時不避地,聊焉托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