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華清 詠山鷓為阮亭作
織翠為裳,凝丹作距,飛來何處煙暝。金索珊珊,落下碧梧銀井。憶蜀國、待詔圖中,共棘雀、山花相映。難定。試洗卻濃妝,雪衣嫌影。
掛向玉堂深處,莫百囀軥辀,惱人幽靚。夢結梨云,怕是數聲驚醒。若覓句、負手巡檐,更攤書、茶清香冷。風靜。好低徊一曲,伴他寒磬。
織翠為裳,凝丹作距,飛來何處煙暝。金索珊珊,落下碧梧銀井。憶蜀國、待詔圖中,共棘雀、山花相映。難定。試洗卻濃妝,雪衣嫌影。
掛向玉堂深處,莫百囀軥辀,惱人幽靚。夢結梨云,怕是數聲驚醒。若覓句、負手巡檐,更攤書、茶清香冷。風靜。好低徊一曲,伴他寒磬。
它用翠綠編織成衣裳,把朱砂凝結成爪子,不知從何處煙霧籠罩的昏暗之地飛來。它身上的金索配飾發出清脆聲響,落在碧梧樹下的銀井旁?;貞浭竦禺嫾夜P下的畫作中,它與棘雀、山花相互映襯。難以確定它的美,試著為它洗去濃妝,連雪衣鳥見了它的影子都自愧不如。把它掛在華麗的廳堂深處,不要讓它百囀千啼,攪擾這清幽寧靜。它的鳴叫仿佛能把人從與梨花云相伴的美夢中驚醒。若有人正構思詩句,負手在屋檐下踱步,或是攤開書卷,伴著清幽茶香,它也在一旁。風靜之時,它低徊婉轉地啼叫一曲,陪伴著那清冷的磬聲。
織翠為裳:用翠綠的羽毛編織成衣裳,形容山鷓羽毛翠綠。
凝丹作距:把紅色凝結成爪子,距指雄鳥爪子后面突出像腳趾的部分。
金索珊珊:指山鷓身上的配飾發出的聲響。
待詔:宮廷畫師。
軥辀(qú zhōu):形容鳥叫聲繁雜。
幽靚:清幽寧靜。
寒磬:清冷的磬聲。
此詞為作者為阮亭而作,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資料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詞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閑適、注重文化藝術欣賞的環境,作者看到山鷓,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以山鷓為描寫對象,生動描繪了山鷓的形象和特點。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想象,展現了山鷓的美麗與靈動。在文學上,體現了作者較高的藝術技巧和審美情趣,為詠物詞增添了佳作。
廬山三百六十寺,上有高僧絕世氛。今日飽看真面目,曉風吹散一江云。
聽鶴亭前酒一卮,柳條花萼共依依。也知物色皆天予,但覺風光與愿違。羈紲可能長客路,云山從此謝塵衣。漻然冰玉脂膏地,猶喜吾人有是非。
兀坐齋頭對此君,閑游牽爾便為群。許多煙景隨鶯住,強半春光與客分。久雨乍晴花盡放,易寒成暖酒微醺。墨池何處尋遺跡,大夢山前雜暮云。
向是殘垣草,今過園值開。欄邊遺舊瓦,寂寞望高臺。
空谷幽人紫綺裘,洞簫聲遠碧山秋。月明忽憶同游客,已在君峰十二樓。
新秋有客來信豐,風月此杯聊此同。江山闊幅無人話,六七青袍一病翁。
風吹蠻雨滴芭蕉,杵臼敲殘夜寂寥。留得孤燈床榻畔,思明州里過元宵。手捧檳榔染蛤灰,峒中婦女趁墟來。蓬頭赤腳無鉛粉,只有風吹錦帶開。鹿酒香濃犬彘肥,黃茅岡上紙錢飛。一聲鼓絕長鎗立,又是蠻巫祭鬼歸。毒蟲含弩滿汀沙,荒草深眠十丈蛇。遙望天邊紅似火,瘴云飛落木棉花。刺竹叢叢苦筍生,山禽無數不知名。元宵已似春深后,龍眼花開蛤蚧鳴。
塵沙起兮朔風揚,鴻雁盡兮穹蓋張,云漠漠兮意惶惶。河如索兮岳如負,命不堪兮安能去。眄高樓兮復何益,草木隕兮寒陽射。凋秋蘭兮萎夏竹,聆鴟鸮兮食人谷,風波激兮舟楫逐。梵網迷兮涉玄冥,悲搖落兮鐵丁丁,自由難得兮氣如冰。
宜風宜雨又宜煙,一度相看一灑然。有此信知人不俗,絕勝栽柳向門前。
風煙酬酢費吟箋,剩句殘章尚滿前。際晚奚囊收未盡,一時寄在白鷗邊。有底江鷗不耐煩,月明連夜送詩還。沙頭接得重搜句,推與儂忙渠倒閑。
清時郎選重華年,英妙如君眾口憐?;艋魧毜缎略嚾?,泠泠瑤瑟舊調弦。思親將捧白鳩杖,去國還浮畫鹢船?;雌帚甑叹愫迷冢髟娙运扑铺?。
近看青山卻朗然,更無半點霧和煙。一峰是石高多少,到得峰頭即到天。
垂虹亭下白鷗波,十里香風散芰荷。見說掾曹公事簡,晚涼攜酒聽漁歌。
左跛行者三分古,垂發沙彌一味憨。般若堂前閑打坐,無禪也似有禪參。
忙里何曾把酒卮,一秋心事付東籬。等閒應被西風笑,寂寞黃花末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