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
銅壺滴漏初晝,高閣雞鳴半空。
催啟五門金鎖,鴛瓦數行曉日,鸞旗百尺春風。
侍臣踏舞重拜
銅壺滴漏初晝,高閣雞鳴半空。
催啟五門金鎖,鴛瓦數行曉日,鸞旗百尺春風。
侍臣踏舞重拜
銅壺滴漏,天色剛剛破曉,高閣上雞叫聲響徹半空。催促著打開五門的金鎖,琉璃瓦上灑著幾行初升的陽光,百尺長的鸞旗在春風中飄揚。侍臣們踏舞著再次朝拜。
銅壺滴漏:古代計時工具,用銅壺盛水,通過壺底小孔滴水來計時。
五門:古代宮廷設有五門,這里泛指宮門。
鴛瓦:即鴛鴦瓦,俯仰相對的瓦。
鸞旗:上繡鸞鳥的旗幟,為帝王儀仗。
踏舞:指臣下朝拜時的一種舞蹈動作。
由于信息有限,難以明確具體創作背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宮廷任職時,親身經歷早朝,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展現宮廷早朝的莊重與威嚴。
這首詩描繪宮廷早朝場景,突出莊重宏大特點。主旨是展現皇家威嚴,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宮廷詩的風格特色。
帝求耆舊憶吾公,紫詔斜行下碧穹。勵操蘭薰仍雪瑩,作民冬日與春風。便登鳳閣鸞臺上,小試雞翹豹尾中。十載江湖訪民瘼,一時傾倒沃天聰。
往年使過慈湖上,風景依稀可畫傳。紅葉樹藏秋水寺,白頭僧渡夕陽船。竹林雨過山多筍,漁浦潮來海有鮮。藉是縣公能愛客,不妨酬倡酒樽前。
停驂相與坐論文,人得浮生暫息紛。怪底襟懷清似許,僧房面面對松云。
獨坐冥思夜稍清,澄潭返映入舟明。照來山月愁中影,流去煙波夢里聲。悔著僧衣遲一步,欲求仙路轉多程。已知始誤難終誤,未及無生愧有生。
一百年時不復來,此間遍是兩心哀。惟馀身后木蘭樹,和著初寒淡淡開。
樓近素娥宮,涼宵晝日同。象筵看似水,碧瓦映疑空。曲宴憐規滿,沖情苦□中。不見陳王苑,委照綠苔中。
珠藏川發媚,玉韞山生輝。君子抱奇器,厥聞乃四馳。奈何鄭人樸,云是鼠臘為。名存實則病,百世空成嗤。
小軒側畔無多地,手種瑯玕一兩枝。相對翛然心自足,渭川千頃復何為。
煙拂柳梢留淡白,云蒸山腹出深青。
斯人負高概,情藝藹紛饒。觸邪注冠影,雅志在公朝。衣服近吾身,有如裘與蕉。升蕉有涼燠,寒裘終不凋。斯人乃可去,將無念霜朝。西回太行軸,南縱廣陵橈。有客從瑯琊,從君獨酌謠。巾帶若山人,玉鉤橫在腰。他人富貴媚,斯人貧賤驕。山中讀道書,玉女時相嬌。但令有真骨,數至自飄飖。靈阿發昭輝,逸駕動鳴椒。云冥深秀資,霞延仙隱標。庶反山中駕,聊用倚逍遙。
瀨頭流水綠如油,急取春芽試一甌。揚子江心堪伯仲,茶經從此合重修。江清照見石粼粼,貌得游魚態度真。說與長年輕蕩槳,放他深處著潛鱗。
神武有威元不殺,寬仁常愧數興戎。仁綏武震誠無敵,重譯來王四海同。
鳴鳩喔喔屋上啼,東鄰西舍把鋤犁。兒家兄弟久邊戍,數畝山田空草畦。山田況是多磽確,無人無牛廢耕作。母今年老女未笄,門戶蕭條轉衰薄。掩面含羞學種田,道傍觀者盡垂憐。去年潦旱妨秋稼,盡鬻裙釵輸稅錢。春來依舊愁辛苦,竊向田頭拜田祖。黃葛衣吹野草風,青蒲笠帶山花雨。路逢邊使忽悲傷,聞道兒兄死戰場。欲收兄骨向何處,女身不及東家郎。
矯矯江都相,凄涼楚穆生。家貧無立業,道大不求名。破甑常蛛網,空除任鳥行。肯堂兄不忝,應慰九原情。
順流鳴櫓不論程,上水開帆取次行。逆順自從人意轉,風生波涌本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