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道中賦得陌上塵
紫陌游飆駛,紅塵大陸馳。
氤氳煙共裊,慘澹晝能移。
附豈禆南岳,流將斷積澌。
畫輪喧際失,官柳暗中萎。
纓集清誰濯,帷輕撲自垂。
塵揮憶王衍,扇障蚩元規。
莫清貧家甑,從侵酒閣旂。
還看五陵俠,不惜綺羅緇。
紫陌游飆駛,紅塵大陸馳。
氤氳煙共裊,慘澹晝能移。
附豈禆南岳,流將斷積澌。
畫輪喧際失,官柳暗中萎。
纓集清誰濯,帷輕撲自垂。
塵揮憶王衍,扇障蚩元規。
莫清貧家甑,從侵酒閣旂。
還看五陵俠,不惜綺羅緇。
紫色的街道上旋風疾馳,紅色的塵土在大地上飛卷。煙靄與塵土共舞繚繞,昏暗的光線竟能改變白晝。塵土附著豈能補益南岳?飛散將消融河冰。彩飾車輪的喧囂在塵中消失,官府柳樹在塵里暗萎。冠帶積塵有誰清洗?車帷輕撲自然下垂。揮塵清談想起王衍,持扇避塵嘲笑元規。莫要嫌貧家瓦罐落塵,任它侵擾酒閣旗幡。再看五陵豪俠,不惜讓華服染塵。
紫陌:指京城或繁華的街道。
游飆(biāo):旋風。
氤氳(yīn yūn):煙或云氣濃郁的樣子。
慘澹:光線暗淡,模糊不清。
禆(bì):補益,益處。
積澌(sī):河面上的冰。
畫輪:彩飾的車輪。
官柳:官府種植的柳樹。
纓(yīng):系冠的帶子。
濯(zhuó):洗。
帷:車帷,車簾。
王衍:晉代名士,善清談,常持拂塵(塵尾)。
元規:庾亮字元規,《世說新語》載其見人持扇避塵被嘲笑。
甑(zèng):古代蒸食的瓦器。
旂(qí):同“旗”。
五陵俠:指豪俠子弟。
緇(zī):黑色,此處指被塵土染黑。
此詩題“新城道中賦得陌上塵”,推測為詩人行至新城道中時,因見路上塵土飛揚而作的詠物詩。具體創作時間與作者背景無明確記載,或為古代文人即景抒情、借物詠懷之作。
全詩以“陌上塵”為核心,從動態描寫(塵的飛卷)到影響(染物、擾人),再到世人態度(豪俠的灑脫),層層展開,既刻畫自然之景,又暗喻世俗紛擾,體現詠物詩“體物寫志”的特點。
寒臘孤燈伴客情,邇來春漏刻分平。綢繆不盡風云際,悲喜寧堪雨霧零。繡句莫酬孤鶴怨,洞簫還訝舞鸞驚。相思倚遍東樓月,曾照當時筆陣兵。
家山好,無事掛心懷。早課畦丁勤種菜,晚科園戶溫澆花。只此是生涯。塵世里,擾擾正如麻。散復聚來膻上蟻,左還右旋壁閑蝸。只為那紛華。
十年游子在天涯,一夜秋風又憶家。恨殺葉榆城上角,曉來吹入小梅花。
粵若稽古元洪荒,大地之水何洋洋。懷山襄陵齧日月,九州本自龍家鄉。自從神禹受帝命,敷治九土歸農桑。龍飛上天或入海,不與世人同畿疆。湯年大旱地盡坼,求龍雨水龍茫茫。縱欲系龍供驅使,神物安肯為人韁。西南地角蒼梧野,流傳古是舜所藏。如何一龍獨不去,宛轉局促江中央。諸山環抱作械梏,一石突兀如鋃鐺。無復興云作雨勢,安能四海更周章。農夫漁父任騎狎,蝦蟹魚鱉各稱王。我來見龍為嘆息,問龍何不去翱翔。龍言我豈人能系,今之不出循其常。稱龍之德在潛隱,待時而動將天驤。亢不知退必有悔,今我之屈以求張。嗚呼原野血玄黃,龍欲出兮龍彷徨。龍不出兮我憂傷,為龍歌兮歌慨慷。龍之言兮何能忘。
別路歸鞍金屈卮,瑤華篇贈欲秋時。青山倦鳥憐幽獨,白日寒花怨別離。狡兔共稱三窟好,鷦鷯惟許一枝宜。嚴冬鱗羽頻相訊,迷霧牽云夢不遲。
碧練東來是霅川,銀魚紫蟹不論錢。從他風景長如畫,割卻浮家一段緣。
春花競玉顏,俱折復俱攀。細腰宜窄衣,長釵巧挾鬟。洛橋初度燭,青門欲上關。中人應有望,上客莫前還。
萬里之官欲別難,朔風吹送潞河干。近河榆柳凋零盡,惟有瑯玕見歲寒。
璚宮瑞靄接層臺,天子承歡龍袞來。長樂慈云仙仗曉,坤闈御氣曙鐘開。玉桃先發宜春苑,瑤水重添獻壽杯。幸從九重稱慶畢,方隨萬國頌恩回。
兀坐不張琴,仰看山色渺。其中音自看,塵世知者少。
古稱鴟夷子,三徙有榮名。仕越諫伐吳,會稽幾危傾。反國共憂辱,二歲乃行成。計然策十五,報吳卒以平。橫行江淮東,諸侯誰與爭。功成受上將,遺書投海濱。致產數千萬,齊主聞其名。相齊曾幾時,歸印辭鄉鄰。閒行止于陶,貿易兼躬耕。累貲復巨萬,中男行殺人。千金不死市,褐器致莊生。長男重棄財,竟以殞其身。貴既不可久,富亦何足陳。人生若朝露,不如賤與貧。去彼復取此,終慚頭上巾。
玉佩瓊琚出近班,仙槎從此到人間。聊須海內無雙士,往鎮坤維百二關。御府應留霜簡看,鄉人休羨錦衣還。嗚呼國步艱危日,補袞懸知欠仲山。
霜紅泉碧映晴光,魚貫客來度畫廊。三疊陽關翻舊譜,九霄環佩看新張。怒龍揮斥洞庭水,乳燕呢喃玳瑁梁。忽聽一聲飛柯竹,乘鸞人又立華堂。
錯莫江梅春信遲,晴熏寒蕊雪團枝。年來頓失尋春意,一任高樓玉笛吹。
卜筑雖城市,心安跡亦安。一樓深自適,萬事少相干。月向重檐待,山于曲檻看。門前車馬客,未必識天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