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道中即事 其一
河水細如線,峰峰見兀硉。散石亙中流,奔雷喧日夕。山寒鳥不飛,微雨灑衣濕。牽纜百尺高,隔樹明人跡。
薪煙望目勞,群虎見跳擲。長吏本涼德,敢怪爾充斥。四顧井邑荒,吁嗟悼行役。
河水細如線,峰峰見兀硉。散石亙中流,奔雷喧日夕。山寒鳥不飛,微雨灑衣濕。牽纜百尺高,隔樹明人跡。
薪煙望目勞,群虎見跳擲。長吏本涼德,敢怪爾充斥。四顧井邑荒,吁嗟悼行役。
河水細得如同一條線,座座山峰顯得高峻突兀。零散的石頭橫貫中流,轟鳴的水聲晝夜喧鬧。山氣寒冷鳥兒不再飛翔,細微的雨絲打濕了衣裳。牽拉的纜繩垂在百尺高崖,隔著樹林可見行人蹤跡。遙望炊煙讓人望眼欲穿,又看到群虎在跳躍奔突。地方長官本就德行淺薄,怎敢責怪你們如此猖獗。環顧四周城鎮一片荒涼,只能嘆息這奔波的苦役。
兀硉(wù lù):高峻的樣子。
亙(gèn):橫貫,延伸。
奔雷:形容水流轟鳴如雷。
涼德:德行淺薄,此處指官吏無德無能。
井邑:城鎮,代指人煙聚居處。
行役:因公務或勞役而長途跋涉。
此詩應為詩人途經江西永新時所作。詩中‘井邑荒’‘群虎充斥’反映當時地方因官吏無德(‘長吏本涼德’)導致民生凋敝、野獸橫行的現實,創作背景或為詩人行役途中目睹民間疾苦,觸景生情而作。
全詩以行役途中所見為線索,前半描繪險峻荒寒的自然景象,后半轉向對社會亂象的批判,揭露官吏失責與民生困境的關聯,語言平實而意蘊深刻,體現詩人對現實的關切。
天雞樹下日如血,
西樓耿耿明河滅。
蠟淚滴殘妝未成,
獨把海綃拂秋月。
蘭笑連啼各不免,
鏡中紅翠流年轉。
七十鴛鴦俱錦毛,
憑誰持照思深淺。
情人曠顏色,空此九微燈。
今夕始三五,今年思舊朋。
愁聽火鳳唱,夢到燭龍升。
春雪如相映,山陰棹已乘。
出郭曾無十里賒,
仙巖迎日號陽華。
云藏奧穾嵐光潤,
信美元郎詠可家。
我披天水史,開寶逮德祐。文章流別殊。各自辟藩囿。西昆沿五季,遺俗尚?狃。誰復正始音,魯公冠厥首。能事王黃州,訓詞亦深厚。繼之梅歐陽,燦耀光列宿。
髯蘇一代豪,落筆鉅鯨扣。門下四君子,笙簧迭賡奏。同時濂洛賢,風雅振先后。雖非春葩榮,至味在醇酎。紛紛遞述作,南渡格變又。
渭南富天才,崇臺九成構。楊監與蕭尤,下視匹蓬霤。石湖頗排奡,簡齋劇孤秀。終遜子朱子,芳潤六藝漱。汐社多環詞,噍殺出泉竇。獨愛晞發人,《九歌》可馳驟。其余盛藻翰,僂指牛毛富。
惜哉五百年,散佚隨飄飂。遂令汲古者,荒荒墮煙雺。曹君擅石倉,積書屋連袤。《文鑒》補呂氏,《詩鈔》廣吳叟。憶昨上元日,晴雪滴殘溜。肩輿過草堂,叢編出懷袖。
群言匯百家,目眵浩難究。如入萬花谷,遙天列錦繡。又如對古尊,云雷錯雞蜼。賤子嗜好殊,讀罷一言祝。變體雙井翁,造語獨矯揉。江西詩派圖,幾輩尚墨守。九僧格律粗,四靈篇幅瘦。江湖諸小集,殽核分饤饾。
豈無絕塵句,駑駿不同廄。兼收與并登,要使無雜糅。十手急傳鈔,百卷付刻鏤。鑒別君自精,狂言當我宥。
撥置簿書看種柳
等閒聯轡入云岐
山僧莫道疏迎候
我輩行行不自知
葦航身險,風急水寒。
九年面壁,用盡心肝。
大唐人不識只履過西天,單傳直指待驢年。
莫愁微雨落輕云,
十里長亭未墊巾。
流水小橋山下路,
馬頭無處不逢春。
黭黭關河白日微
遙看天末淚沾衣
空懷東郡門人怨
欲覓西臺故客稀
馬鬣十言誰表墓
龍威一卷獨揚輝
藉聞德祐年來事
益嘆人間歲月非
稱得斯亭萬古名,光榮誰是貴公卿。連甍蝸角無寬窄,九鼎鴻毛有重輕。山月上來風自好,穴龍潛處水偏清。登臨多少難言趣,獨是吾人會此情。
冰天桂海滿才名,皓發童顏稱上卿。江右到來三尺重,扁舟歸去一帆輕。雪消南浦傷心碧,梅吐西湖撲鼻清。欲卸朝衫恐難必,壽朋胥試有深情。
宵未半,
月剛圓。
羅衫新覺嫩涼添。
秋心合并成愁字,
風弄芭蕉不許眠。
數間茅屋臨溪路。無人小艇從人渡。一望野橋煙。陶家種秫田。
午前風日暖。幾路腰鐮緩。短帽窄衫人。招呼三兩聲。
王師一舉疾于雷,頃刻俄聞破敵回。且喜將門還出將,檻車生致鬼章來。
圍合洮州敵未知,煙云初散見旌旗。忽驚漢將從天下,始恨羌酋送死遲。
兩三茅屋自成村,日落黃昏客到門。包米炊來風味好,夜深猶喜炕還溫。
四山高聳一山低,草色凄凄望眼迷。何處飛來雙白鳥,數聲啼破夕陽西。
峽山古寺傍青天,
殿閣岧峣紫翠連。
日暮薜蘿千嶂合,
猿聲多在白云邊。
萬古一圓鏡,飛掛有情天。瘦蟾癡魂無恙,流照自何年。我有相思一發,欲寄美人千里,衣薄五銖寒。仙子正雙笑,呼我碧云間。
瓊樓迥,銀河淡,不成眠。秋香正熟,今夜還傍畫闌懸。漫道姮娥終寡,畢竟吳剛未老,江上待鯨仙。痛飲且須醉,靈藥誤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