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弈棋私語迷藏彈琴讀書 其八
簾衣半掩湘妃竹。洞房今夜攤書讀。
懊惱畫屏人。銅壺清漏頻。
潛藏郎背面。作劇桃枝扇。
鸚鵡喚回頭。低鬟笑不休。
簾衣半掩湘妃竹。洞房今夜攤書讀。
懊惱畫屏人。銅壺清漏頻。
潛藏郎背面。作劇桃枝扇。
鸚鵡喚回頭。低鬟笑不休。
竹簾半掩,湘妃竹的紋理若隱若現;今夜在幽深的內室里展開書卷閱讀。畫屏中的人兒惹人煩惱,銅壺滴漏的清響頻頻傳來。悄悄躲在情郎背后,搖著桃枝扇嬉戲玩耍。鸚鵡喚她回頭,她低頭垂鬟笑個不停。
湘妃竹:斑竹,傳說舜帝二妃湘夫人淚染青竹而成,此處指用湘妃竹制成的簾子。
洞房:幽深的內室,多指閨房。
銅壺清漏:古代計時工具銅壺滴漏,漏聲清晰,此處暗示夜已深。
作劇:游戲、玩耍。
低鬟(huán):低頭時發髻低垂的樣子。
此詞為《菩薩蠻》組作之一,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詞人觀察或體驗閨閣生活后所作,反映清代或近世文人對日常私密生活的細膩捕捉。
全詞以閨中夜讀為引,通過躲迷藏、鸚鵡喚人等生活片段,生動刻畫女子與情郎相處的鮮活場景,語言活潑,畫面感強,展現了平凡生活中的情趣之美。
門號簽書府,心存攻媿齋。
倚欄臨曲沼,扶杖看懸崖。
槁葉鳴輕雨,殘山擁半階。
退公成吏隠,足以暢幽懷。
宦游五載住中川,似與邦人有夙緣。
昔日江山知好在,舊游人物想依然。
吾衰無復逢梅福,子去惟應夢阿連。
或問故侯霜鬢未,為言潘令是齊年。
立夏少半月,谷雨是今朝。
梅子酸著齒,麥穗長半腰。
天運不暫停,又將轉斗杓。
無復冬裘御,重取夏扇搖。
田夫笑把褐衣牽,爭問壺中別有天。
齒發雖衰渾未覺,精神愈勝果何緣。
公言已老偶能爾,我本無心只自然。
再禱百分才及一,定應椿壽八千年。
共政三年久,蜚英四海尊。
色詞無假借,風裁靡囂喧。
但欲持公道,寧容啟幸門。
經綸終未究,猶有典刑存。
少年結交翰墨場,舉頭不覺雙鬢蒼。
世涂巇崄如羊腸,交情耐久無炎涼。
我今讀書松竹莊,君兮去去吳松江。
音書莫惜頻寄將,新詩分我古錦囊。
惠周劍外與淮南,歸臥空山且避讒。
宴坐幾年期不死,臨行一著信非凡。
不應杜乂束高閣,真使謝鯤居石巖。
欲向西陵尋宿草,秋風何日送歸帆。
小院無人到,徐徐影轉花。
池平初鬭蛤,柳老半藏鴉。
矛戟猶封筍,槍旗欲試茶。
一邱并一壑,只此是生涯。
鄉與子直游膠庠,是時子明居侍旁。友于學問相激昂,聲華日馳翰墨場。
仲氏一第如探囊,伯氏隨即凌云翔。已快雁塔書雁行,君家余慶未易量。
二龍三鳳同呈祥,一門競爽如圭璋。前后繼踵名相望,伙為十佛經中光。
聯翩不羨金華堂,會稽何獨夸諸黃。世言燕山竇十郎,一枝椿老五桂芳。
君今取此名其堂,薦紳榮之富篇章。幾與竇氏爭頡頏,吾家亦頗推吾鄉。
自從仲父闿天荒,五登科第于太常。枝分派別各一房,敢與君家相比方。
夫人更喜壽且康,歲時羅列稱壽觴。彩衣青紫交焜煌,人生至樂見未嘗。
源深允矣流必長,孫枝更接秋風香。
我銘師塔,而不識面。
一瞻頂相,爛爛巖電。
橫說豎說,不待饒舌。
涂毒一聲,百獸腦裂。
四海詩名老放翁,遺編俱在跡成空。
忽從淮右傳詩卷,近比劍南真父風。
暫向壺頭追馬援,何當甫里訪龜蒙。
江山為助多佳句,莫惜南來寄斷鴻。
眾口推文伯,何人識吏師。
義襟惟古有,心地只天知。
至死終無玷,平生本不欺。
在公亡可憾,猶恨哲人萎。
敢謂封倫據此床,幸從科級紹余芳。
紫薇繼直中書省,叢桂猶為同舍郎。
太史書傳得楊惲,渭陽情厚為秦康。
外家宅相君余事,魚目何堪比夜光。
高士終為簿,豈惟勾小稽。
鸞凰雖在棘,桃李自成蹊。
官府資關決,儒流仰品題。
定知余慶遠,遺愛滿雙谿。
荊國風流遠,幽閨女教循。
鸰原驚逝水,鶴發倍沾巾。
厚夜招香魄,英詞列翠珉。
祇愁書字拙,貽笑衛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