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嶺遭洪水
地籟風聲急,天津云色愁。
悠然萬頃滿,俄爾百川浮。
還似金堤溢,翻如碧海流。
驚濤遙起鷺,回岸不分牛。
徒知懷趙景,終是倦陽侯。
木梗誠無托,蘆灰豈暇求。
思得乘槎便,蕭然河漢游。
地籟風聲急,天津云色愁。
悠然萬頃滿,俄爾百川浮。
還似金堤溢,翻如碧海流。
驚濤遙起鷺,回岸不分牛。
徒知懷趙景,終是倦陽侯。
木梗誠無托,蘆灰豈暇求。
思得乘槎便,蕭然河漢游。
大地發出的風聲急切,天河呈現出憂愁的云色。轉眼間萬頃之地被水填滿,頃刻間百川都在水面上浮起。好似金堤決口洪水泛濫,又如同碧海之水奔流。驚濤駭浪讓遠處的白鷺驚起,回岸邊已分不清牛。只知道懷念趙國的景象,終究還是厭倦了這水神帶來的災難。樹木草梗實在無處依托,哪有閑暇去尋求能止水的蘆灰。想著能有乘木筏的便利,瀟灑地在銀河中遨游。
地籟:指風吹大地所發出的聲音。
天津:指天河。
俄爾:一會兒,頃刻間。
金堤:堅固的堤壩。
陽侯:傳說中的水神,這里指代洪水。
木梗:樹木草梗。
蘆灰:傳說女媧曾以蘆灰止洪水。
乘槎:乘坐木筏,傳說有人乘槎到過天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王澤嶺遭遇洪水時所作。當時洪水泛濫成災,給當地帶來極大破壞,詩人身處其中,目睹洪水肆虐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洪水災難及詩人的感受。突出特點是對洪水的描寫生動形象,情感表達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為研究古代洪水災害及詩人情感提供了一定資料。
極目燕云望海鴻,江樓一笑雨兼風。行邊戲語三年約,夢里清歡兩月同。歸棹細穿汀草綠,別尊新剝水菱紅。京華南北多親舊,為說音書近懶通。
十里紅香襯馬蹄,更穿林樾訪僧扉。煙長草遠望不斷,忽有鐘聲出翠微。城內僧來城外住,寺邊花隔寺中籬?;ㄩ_花落春如許,宴坐深房總不知。方丈前林萬木春,桃花面目更尖新。為師拈出靈云話,卻恐桃花解笑人。
仰見青天尺許青,無波江水不勝平。只驚白晝山竹裂,杜宇初聞第一聲。
客里誰憐季子裘,半生多是異鄉游。清尊對月成孤賞,殘笛臨風動遠愁?;雌謹嘣齐S雁沒,楚江寒水帶冰流。相思何處勞凝望,煙草微茫白鷺洲。
塞北沙深水澤枯,魚蝦風味四時無。君家鮮鯉從何致,堪比吳江一尺鱸。
短日收殘雨,西風送夕陽。時光雙去鳥,世事一炊粱。卷箔山堆案,翻書月滿囊。諸君方給札,不擬獻長楊。
杞花垂實玉關秋,壯歲無端去國愁。自笑年來身暴貴,畫旗春色上龍樓。
有蘭堪佩菊堪餐,有溪可釣田可秣。浦口清游歸里宜,衡門雅集醉中適。思涌珍珠泉,風生吳綾襪。蘭竹氣如薰,云天光似潑。當之白馬碑,對我黃龍缽。求雨山上鳳凰來,揚子江頭魚吹沫。
如雪紛紛不自持,殷勤長藉好風吹。莫欺此日飄零甚,猶有為萍變化時。
楚雄城郭暮云間,城上悲笳慘客顏。僭國曾稱白鹿郡,居人猶說臥龍山。葡萄直自張騫得,薏苡空隨馬援還。今日封疆非漢土,王師無地不平蠻。
上馬出門去,馬鞭持與郎。郎度孟津水,何時還故鄉。
三日征塵撲,一燈客舍憑。勞生此暫息,饑鼠見侵陵。消息兵難解,衾裯孤易冰。聞雞忘作舞,前路又??。
憶從按轡試初程,振鬣風前聽一鳴。小隊郊迎爭騕裊,短衣野獵任縱橫。晚涼柳下親看洗,夜后槽間仆代更。誰信死生難倚托,敝帷一見惜深情。昨宵中廄失羸驂,腰腳雖頑信不難。有竹不妨門可款,無車何事鋏空彈?;ㄩg小集追聯轡,月下微吟憶據鞍。好乞贏錢買駑蹇,老夫端要遂巡官。
浙東路入江東去,酒醒籃輿幾處山。桑柘葉光朝雨濕,棠梨花盡午風閑。青云在昔同攀桂,紫氣如今獨度關。只合溪頭垂釣去,故人多在紫宸班。
明月佇高天,群動俱已息。悠悠孤螢來,彳亍移草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