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窩阻風荅陳太府
支離苦作扁舟客,邂逅欣逢五馬賢。
京洛衣冠違伏枕,滄江楊柳共長天。
歌投郢雪元稀和,草傍春池總是玄。
聞道陳蕃偏愛士,可憐風雨榻常懸。
支離苦作扁舟客,邂逅欣逢五馬賢。
京洛衣冠違伏枕,滄江楊柳共長天。
歌投郢雪元稀和,草傍春池總是玄。
聞道陳蕃偏愛士,可憐風雨榻常懸。
我困苦地漂泊,無奈做著扁舟上的旅人,偶然幸運地遇到了賢能的您。我臥病在床,與京城的達官貴人久違了,只有江邊的楊柳與遼闊的天空相伴。我吟詩如郢中白雪般高雅,原本就很少有人能應和,而春池旁的青草仿佛都蘊含著玄理。聽說您像陳蕃一樣喜愛賢士,可惜在這風雨交加之時,您的空榻常常高懸著。
支離:本指形體不全,這里形容自己漂泊困苦的狀態。
邂逅:偶然相遇。
五馬賢:指陳太府,漢代太守乘坐五馬駕車,這里代指地方長官。
京洛衣冠:指京城的達官貴人。
違伏枕:臥病在床與他們久違。
郢雪:即郢中白雪,指高雅的樂曲,這里指自己的詩歌。
春池總是玄:化用謝靈運“池塘生春草”的典故,玄有玄理之意。
陳蕃偏愛士:陳蕃是東漢人,他尊重賢士,專門為徐稚設一榻,徐稚來就放下,走就懸起。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詩人在漂泊途中于連窩遭遇大風受阻,此時遇到陳太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文人渴望得到權貴賞識以施展才華的普遍現象,詩人在困境中遇到賢能的陳太府,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漂泊之苦和渴望被賞識的心情。其特點是用典巧妙,意象豐富,情感表達委婉含蓄。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經典之作,但也反映了當時文人的心境和社交狀況。
潮聲忽轉石頭城,大舍峰高側耳聽。五百個僧都不會,教他一一侍巾瓶。
初上舞茵時,爭看襪羅弓窄。恰似晚霞零亂,襯一鉤新月。折旋多態小腰身,分明是回雪。生怕因風飛去,放真珠簾隔。
萬木號風雪未乾,畫檐冰箸水精寒。日高丈五猶慵起,夢到江湖理釣竿。一夜滿城三尺雪,寒林枯木盡生春。盆池水窄成冰鑒,庭竹枝低掃玉塵。
滿座無言聽軋箏,秋山碧樹一蟬清。只應曾送秦王女,寫得云間鸞鳳聲。
清淮如帶繞,秋色與天長。淝水東西合,韓碑日月光。客心可感慨,王氣幾興亡。惟見江頭柳,蕭疏伴夕陽。
故人相見乍疑非,海外精神座上稀。休傍入宮鄰國號,新持賜扇曲江歸。銀花屈戌窺輕剪,玉匣芳諸對卷衣。縱是銜泥身不污,自捎塵網得飛飛。
年時六月海揚塵,遙見青山起白云。聞有高僧來誦咒,巖前拋珓問龍君。
洪流八月猶添漲,輕舠上下隨波浪。晚泊桃花岸口間,驚雷惡雨齊奔放。風吼長空更助威,妖鯨怪鱷恣排漾。燒殘寶炬地天昏,同舟行旅皆惆悵。無端動地起喧呼,乞命祈天聲轉壯。暗中摸索遠難窺,磹一耀真魂喪。斷維巨艦上游橫,直吾五舟殊不讓。危乎來勢若山崩,四圍浩淼無屏障。陡崖百尺既崚嶒,如此深宵誰得上。或攜袱被走泥中,或奮攀援相棄攘。我聞生死由來總系天,呂梁蜀坂何無恙。平生忠信仗無虧,今日臨危豈{忄索}妄。所嗟存敬遜無心,難空夷險諸塵相。但謹周行坦巨波,應驅颶母離漭沆。沖風果激怒濤開,洄流捩舵走斜偎。艨艟不礙小檣桅,鼓枻凌空亦怪哉。約略中流勢愈乖,迢遞飛驚又幾回。長年三老盡疑猜,誰弄波濤戲吾儕。轉瞬云收雨電弛,移舟且復沽清醅。平明打鼓乘風去,一嘯南溟振八垓。
桂山生白云,桂臺在何許。不見云中君,但聞云中語。雜樹自生花,亂石自生草。草長無人鋤,花落無人掃。今日風月臺,昨日鷹隼宅。清風為主人,明月為佳客。三峰若接軫,琴泉滴清響。細語人不聞,因風自來往。屋上滴清泉,屋下生喬木。中有無心云,閑與人相逐。河漢界天碧,燈火點江素。夜闌霜氣清,時有孤飛鶩。錯落三休亭,逶迤九折阪。獨秀回望時,人影碧天遠。不辭千上勞,難定十年約。松桂如相思,重來就云壑。
兩三人、一般僝僽,春三二月風雨。檐花落盡春燈黯,猶照今宵歡聚。吾與汝。要世世生生,總向情天住。閑愁漫賦。料如此江山,英雄只合,相對數兒女。劉琨老,何必聞雞起舞,祗堪鼾睡東部。不然便向南山下,笑看藍田射虎。眉黛語。勸偕隱紅樓,莫再封侯誤。鏡臺堪據。又照見天涯,飄零客子,同作倦游侶。
雁字鱗差印碧空。淡云縈縷媚遙峰。悠揚舒卷逐西風。煙鎖綠楊深院靜,花前寓意勸金鐘。鳳簫一曲月明中。
烈皇亦是英明后,辛苦興邦反喪邦。南渡有臣曾死諍,西征無將不生降。鵑枝血灑春宮六,龍馭魂歸夜闕雙。差幸孝陵弓劍地,寇氛猶自限長江。
宿雨才收暖氣侵。清明過了覺春深。斜推玉枕拋殘夢,輕閣犀梳聽鳥聲。邀女伴,到芳林。碧苔凈掃坐花陰。閑尋斗草消長日,輸卻搔頭小玉簪。
金釵十二幻情緣,又得邱遲妙句傳。劫火難燒才子筆,海天重話石頭禪。
古寺無風地亦涼,人家難得此修廊。老僧貪說葛藤話,不覺山童上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