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喝能上人長至韻
六琯飛灰動一陽,宵分未減晝陰長。
叢篁鳥語官齋靜,小榻棋聲佛火香。
域外遠游頻改歲,鏡中新鬢遽成霜。
巳公茅屋吟詩處,早有梅花映水光。
六琯飛灰動一陽,宵分未減晝陰長。
叢篁鳥語官齋靜,小榻棋聲佛火香。
域外遠游頻改歲,鏡中新鬢遽成霜。
巳公茅屋吟詩處,早有梅花映水光。
六管飛灰預示著陽氣初動,夜半時分白晝的陰寒仍未減少。叢生的竹子間鳥兒啼叫,官署中一片寂靜,小榻旁下棋聲伴著佛前香火的香氣。在域外遠游多次歷經年歲更迭,鏡子里新添的鬢發轉眼間已變得如霜般花白。巳公茅屋曾是吟詩的地方,那里早已有梅花倒映在水光之中。
六琯飛灰:古代用葭莩灰測量節氣變化,將蘆葦內膜燒成灰放在十二樂律的玉管內,置于密室,到某一節氣,相應律管內的灰就會自行飛出,這里指冬至陽氣初動。
一陽:冬至后陽氣開始回升。
宵分:夜半。
叢篁:叢生的竹子。
官齋:官署中的住所。
域外:指境外、國外。
遽:突然。
巳公:此處可能是泛指一位隱居吟詩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域外遠游頻改歲”推測,詩人可能有過在境外游歷的經歷,在冬至時節,于官署中觸景生情而創作此詩,當時心境或許既有對時光的感慨,也有對寧靜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圍繞冬至時節的感受,借景抒情表達時光易逝的感慨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意象豐富,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創作技巧。
輕舟時復到齊安,一過俞家一黯顏。
江打頹墻開野徑,篁生故壘上家山。
蕭騷城郭塵埃外,縹渺煙霞云水間。
便好系船終日臥,官曹不許片時閑。
陰靄結愁思,秋霖政霪澍。
何天唳鳴鶴,嘹喨烏云路。
九皋聲甚遠,底處披冥霧。
定知君子化,不作乘軒污。
介蟣六王師,櫛沐方暴露。
芻挽苦不繼,曷保金湯固。
涂泥困淪沒,無計開樊笯。
傷古聽華亭,吾心向誰布。
南方有佳木,遠在漲海涯。
沈水產其節,雞舌生其肌。
結根松柏場,龍腦實離離。
蜑獠豈知貴,斧斤斬欒枝。
椓為糠粃槽,將食犬與狶。
條枚惡鬈曲,芟除棄江湄。
滄流蕩回波,不與朽壤期。
年代知幾閱,愈久乃見奇。
根株到余瀝,復恐分寸遺。
終焉盛芬烈,蘭蓀謝芳姿。
退之強解事,剛不信神仙。
所作古意詩,甘心玉井蓮。
沈疴痊不見,險絕慟虛傳。
頼得華陰令,聱書言豈然。
憶昔南州去,松根眺邑廛。
鳥啼云里樹,人入洞中天。
載陟今時路,須航古渡船。
地窮巇崄盡,蚤晚濟平川。
龍麝濃薰總不宜,幽香細細忽聞時。
蜜脾懸磬無余味,鶴膝橫陳有老枝。
玉蕊檀心還得似,蠟言梔貌有誰欺。
卻疑不是人間物,三嗅慇懃與賦詩。
狂游失可人,萍聚我和君。
千里共明月,幾山空白云。
擊雕飛墮毳,嚼雪冷冰齦。
百歲無多子,離居困索群。
明月從來忌暗投,污渠尤忌映清溝。
上書未辦誅屠伯,束帶何曾問督郵。
袒裼直前當暴虎,善刀那見有全牛。
區區三仕并三已,喜慍眉間了不留。
浮槎爾喬木,來從何處村。托跡久非地,湍水撞其根。
一辭古巖頭,去去隨潺湲。上有飛鷺翔,下有白浪翻。
浪激信反復,鷺去無回騫。十浮將九沈,任彼回風掀。
飄泊未云已,驚落見者魂。今憑逝川波,故憑川上原。
原中復何有,草木故自蕃。洄流潰前汀,薄命乃獨存。
人生盡如此,株木奚足論。
攀援長者車,昧爽踏汀沙。
片玉山銜水,堆金日蘸霞。
風來云外嶺,露重竹間花。
好景看如客,心閑即是家。
不著金縷衣,寒窗弄明月。
端宜裝淡泊,自是香蓬馞。
臭味真可人,風流到華發。
試為問東籬,定得淵明骨。
茍晞有逸牛,往返日千里。
烹之剖其脊,比竹雙筋起。
強力有由然,物性都如此。
本立而道生,人身有真理。
先天有真數,八卦因皆九。
升降周六虛,利見龍無首。
后天奉天時,不在先天后。
得一定存三,玄中急須守。
年時芳草碧蒙戎,聒耳新聞甲夜風。
軍吏誤應非進鼓,天王錫忍廢彤弓。
剛言苻詔難傾晉,不信文王可伐崇。
擊柝杜關無個事,釣臺江月靜朦朧。
蘭生林樾間,清芬倍幽遠。
野人坐官曹,茲意極不淺。
西窗蔽斜日,松釵架春晚。
墻陰蒔花木,憔悴根日損。
植此山谷香,坐與前事反。
扶疏可紉佩,心緒端有本。
芽生僅盈壇,高風成九畹。
群芳顏色好,祇自夸園苑。
何如淡嚼蠟,草莽曾誰混。
對我靜無言,忘形如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