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湓謠二首
妾家生小住黃湓,亂挽烏云鏟著裈;九月魚腥湖上熟,自搖蘭槳過前村。
黃湓賈客百金裝,湓口長年醉索郎;聞說江干烽火急,停橈一曲「古襄陽。」
妾家生小住黃湓,亂挽烏云鏟著裈;九月魚腥湖上熟,自搖蘭槳過前村。
黃湓賈客百金裝,湓口長年醉索郎;聞說江干烽火急,停橈一曲「古襄陽。」
我從小就住在黃湓,隨意挽起頭發,穿著短衣;九月時湖中的魚肥了,帶著魚腥氣,我獨自搖著小船劃過前面的村子。黃湓的商人帶著很多錢財,湓口的船夫常年喝著酒;聽說江邊戰事緊急,停下船槳唱起一曲《古襄陽》。
黃湓:地名。
烏云:指頭發。
鏟著裈:穿著短衣。鏟,通“摻”,插。裈,短衣。
熟:指魚肥。
賈客:商人。
百金裝:帶著很多錢財。
長年:指船夫。
索郎:酒名。
江干:江邊。
橈:船槳。
《古襄陽》:歌曲名。
具體創作時間與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江干烽火急”可推測,創作于有戰事發生的時期。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江邊有軍事沖突,影響著當地百姓和商人、船夫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黃湓地區百姓的生活與當時的社會狀況。特點是將生活場景與戰事相結合,以質樸語言呈現。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力,但為研究當時社會風貌提供了生動資料。
千里煙霞錦水頭,
五丁開得也風流。
春裝寶闕重重樹,
此中無限英雄鬼,
應對江山各自羞。
秋來緣樹復緣墻,
怕共平蕪一例荒。
顏色不能隨地變,
深謝栽培與知賞,
但慚終歲待重陽。
情知此事少知音,自是先生枉用心。
世上幾時曾好古,
三尺焦桐七條線,子期師曠兩沉沉。
弱柳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難媒。
書生只是平時物,到頭功業須如此,莫為初心首重回。
落拓東風不藉春,吹開吹謝兩何因。
當時曾見笑筵主,
明年寒食重相見,零淚無端又滿巾。
好把雄姿渾世塵,
一場閑事莫因循。
荊軻只為閑言語,
不與燕丹了得人。
拂云朱檻捧昭回,靜對銅渾水鏡開。
太史只知頻奏瑞,何事曠官全不語,好天良月鎖高臺。
石砌蛩吟響,草堂人語稀。
道孤思絕唱,年長漸知非。
名利終成患,煙霞亦可依。
高丘松蓋古,閑地藥苗肥。
猿鳥啼嘉景,牛羊傍晚暉。
幽棲還自得,清嘯坐忘機。
愛彼人深處,白云相伴歸。
鯨鬣翻騰四海波,始將天意用干戈。
盡驅神鬼隨鞭策,
鼎湖無路追仙駕,空使群臣泣血多。
平生不識繡衣裳,閑把荊釵亦自傷。
鏡里只應諳素貌,兩意定知無說處,暗垂珠淚濕蠶筐。
吟近秋光思不窮,酷探騷雅愧無功。
茫然心苦千篇拙,知音頻有新詩贈,白雪紛紛落郢中。
擔錫歸來竹繞溪,過津曾笑魯儒迷。
端居味道塵勞息,山衣毳爛唯添野,石井源清不貯泥。
祖意豈從年臘得
白云閑洞口,飛蓋入嵐光。
好鳥共人語,異花迎客香。
谷風聞鼓吹,苔石見文章。
不是陪仙侶,無因訪阮郎。
記室新詩相寄我,藹然清絕更無過。
溪風滿袖吹騷雅,靜酬嘉唱對幽景,蒼鶴羸棲古木柯。
偶向江頭別釣磯,等閑經歲與心違。虛教六尺受辛苦,春風不用相催促,回避花時也解歸。
不識人間巧路岐,只將端拙泥神祇。與他名利本無分,自憐心計今如此,憑仗春醪為解頤。
十年磨鏃事鋒铓,始逐朱旗入戰場。四海風云難際會,今日慚知也慚命,笑余歌罷忽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