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怨慢 將之皖江和筱南見贈韻
恁相見、匆匆如許。柳未成絲,已飄離緒。夢與春分,被風吹散甚時聚。酒闌人別,依舊向、天涯路。杜宇盡情啼,又不是、輕帆歸去。
誰賦。賦銷魂第一,只有送君南浦。支篷望遠,更添上、暝煙疏雨。看暮色、漸入空江,作兩地、黃昏凄楚。算此后相思,應與幽蘭同語。
恁相見、匆匆如許。柳未成絲,已飄離緒。夢與春分,被風吹散甚時聚。酒闌人別,依舊向、天涯路。杜宇盡情啼,又不是、輕帆歸去。
誰賦。賦銷魂第一,只有送君南浦。支篷望遠,更添上、暝煙疏雨。看暮色、漸入空江,作兩地、黃昏凄楚。算此后相思,應與幽蘭同語。
怎奈相見,如此匆匆。柳枝尚未抽絲,離別的愁緒已飄起。春夢與春分同至,卻被風吹散,不知何時能再聚。酒宴已散,人各分離,依舊走向天涯路。杜鵑鳥盡情啼鳴,可又不是催促輕帆歸來的時候。 誰曾賦寫?最令人銷魂的,莫過于在南浦送君。撐起船篷遠望,更添了傍晚的煙靄與稀疏的雨絲。看暮色漸入空闊的江面,化作兩地黃昏的凄楚。料想此后的相思,應與那幽蘭傾訴。
恁:怎奈,如此。
杜宇:杜鵑鳥,傳說為古蜀王杜宇所化,常啼聲悲切,象征離情。
南浦:出自《楚辭·九歌·河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后泛指送別之地。
支篷:撐起船篷,指乘船遠行。
暝煙:傍晚的煙霧。
幽蘭:蘭花,常象征高潔的情感,此處喻指深沉而含蓄的相思。
此詞為作者即將前往皖江時,和友人筱南贈詞的酬和之作。創作于臨行前與友人話別之際,通過對離別場景的描繪,反映了清代文人遠行前與友人互贈詩詞、表達離情的交往習俗。
全詞以“離別”為核心,上片寫相見匆匆、酒闌人別之景,下片抒南浦送君、兩地凄楚之情,結尾以“幽蘭同語”暗喻相思之高潔。語言凝練,情感真摯,是清代酬別詞中的典型之作。
幾回優詔到周南,云壑難將選勝耽。吏部文章真不朽,龍圖憂樂本同參。彈冠共是冥鴻侶,揮麈能忘白馬談。欲問海門新氣象,驪珠徑寸喜先探。
新醅潑蟻綠溶溶,時為賢人復一中。況有能詩庾開府,論文興嘆有誰同。
具區之藪吾未游,兩山戲湖如雙虬。震澤先生賦其狀,何異浩渺拿扁舟。文心嫖姚書雋勁,蟬蛻功名獨乘興。一篇《謫解》意何深,誰識先憂理尤勝。賈生希文才可為,天下無事終難施。因時察世有輕重,蚤退斯人己見幾。
雪侵春事太無端,舞急微還近臘寒。應是也疑真宰怪,休時猶未遍林巒。
作券西家貸子錢,略容書卷識春妍。杜陵婦忍長貧面,誇與樵青亦自賢。
小試屠龍技已成,遺蹤千載詟英靈。舳艫不駭風波惡,煙雨時聞草木腥。
嫩葉雕輕翠,新葩倚淡妝。鳥來云度影,人靜月籠香。未擬收珠實,先應倒玉觴。綸巾才欲岸,微墜露華涼。
杯酒干戈相死生,人心窄路馬蹄驚。太行若把填東海,展得中原萬里平。
司空兩龍劍,紫氣何煌煌。雄雌閉石匣,萬古垂精光。憶昔初鑄時,乃在越溪傍。誰能為此技,莫耶與干將。百鍊就鐔鍔,千鍊成鋒芒。風波起長路,出處俄參商。一飛九天外,八翼游巖廊。一沈九地中,悲鳴和寒螀。時命固大謬,分違亦其常。與子匪一身,爾我安得雙。
翠嶺游仙夢破,暖香殘酒醒時。子規啼月下花枝。日涌山光照市。柳拂眉間黛色,桃勻臉上胭脂。萋萋芳草路無泥。脈脈歸心似醉。
秋濤欲漲西陵渡,江亭曉來雄觀。帝子吹笙,洛妃起舞,應喜蓬宮仙誕。斗墟東畔。望縹緲星槎,來從河漢。明月樓臺,繡筵重啟曼桃宴。莊椿一樹翠色,五枝芳桂長,金蕊玉干。自笑狂疏,尊前起壽,不似衛郎溫潤。一卮泛滿。羨彭澤風流,醉巾長岸。老圃黃花,清香宜歲晚。
寒波白似面,遠岫劣于眉。江上無多作,淮南正要詩。
塵事年來亦屢更,此身與世澹無情。弊裘羸馬嘉陽道,只有云山管送迎。
園林欣有主,文字見諸孫。南斗低窺座,西山直入門。卜鄰期歲晚,屏跡遠人喧。安得扶藜杖,看云坐石垣。
進為卿相退為仙。嘆今古、少能全。拋卻祖生鞭。且占取、煙霞洞天。遙峰罨畫,清流漱玉,故里好山川。黃菊正鮮妍。便沽酒、休論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