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鄉詩
蘭蕙芬香見玉姿,
路傍花笑景遲遲。
苧蘿山下無窮意,
并在三鄉惜別時。
蘭蕙芬香見玉姿,
路傍花笑景遲遲。
苧蘿山下無窮意,
并在三鄉惜別時。
看到如蘭蕙般芬芳、美玉般姿容的你,路邊的花朵含笑,景色顯得格外悠長。苧蘿山下蘊含著無盡的情意,都凝聚在三鄉這惜別的時刻。
蘭蕙:蘭花和蕙草,常用來比喻美人。玉姿:如玉般美好的姿態。
景遲遲:景色顯得悠長,形容時間過得緩慢。
苧蘿山:相傳是西施的故鄉,這里可能借指美人的故鄉。無窮意:無盡的情意。
惜別:舍不得分別。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三鄉之地遇到一位姿容出眾的女子,與之分別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環境優美,離別場景令人難忘,觸動了詩人的情思。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美人的贊美與惜別之情。其特點是意象優美、意境動人,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創作技巧。
瑞日浮丹闕,仙云滿玉輿。更傳長命縷,寶歷萬年馀。
北方氈車千萬兩,健牛服力駱駝壯。清晨排作雁陣行,落日分屯夾氈帳。轍分古道辨東西,白雪黃云不可迷。后人迤?循舊跡,那知創自軒轅時。兩輪奔奔如日月,經年轣轆何時歇。輾教沙草綠還枯,幾過河冰凍仍裂。江南野客慣乘舟,北來只夢煙波秋。于今天下皆王土,欲得回轅到彼游。
生事憐吾拙,懷人阻道脩。角聲悲靜夜,燈影伴幽憂。水落紅衣老,天寒翠袖愁。云中有過雁,哀叫亦何求。
乘風發衡陽,徘徊此秋色。不因寄書來,休誤上林翼。
黃鸝遺好音,碧草縈別恨。雨擢翠千尋,風斂紅一寸。持醪散百憂,琢句破孤悶。呼童數擊鮮,無久諸郎溷。
禮崩樂壞是吾鄉,轉憶瀛洲云水長。周匝鄉音聞罵詈,朱顏高掛九秋霜。
方琮分潤作幽姿,一點檀心說向誰。正使持來供鼎事,輸他雪外兩三枝。
昔下沅江今溯湘,方舟不計水程長。棲身漸遠豺狼窟,濯足能來鷗鷺鄉。梗偶寧知鬼勝負,荊凡未定國存亡。逗留漢上敵師老,訓練湖濱子弟強。破竹連番饒將略,獲粳兩季足軍糧。強鄰重有鎧鋌助,大局還多袍澤匡。指日齊收降虜械,班師分道凱歌揚。
盂城驛前吟夕陽,高郵湖上好秋光。紅分菡萏初經雨,綠滿蒹葭未受霜。遠浦有波皆浴鷺,近堤無路尚垂楊。南來時見吳江棹,卻倚船窗問故鄉。
草沒門前路,葵荒井畔園。亂泉通廢沼,敗屋露頹垣。已覺雞豚散,空馀鳥雀喧。欲行還復止,寒日向黃昏。
名園遙在水云鄉,有客招攜共采芳。野鶴唳風催發棹,晚湖浮月引飛觴。星河蕩漾三天闊,島嶼沿洄五夜長。紅袖朱弦杳何許,可憐秋色似潯陽。
肩輿穩上玉嶙峋,泉石煙霞喜作鄰。譙角一聲催夢破,始驚身世在紅塵。
橫浦關門下,秦時塞上沙。高樓吹玉笛,片片是梅花。
左魏牛黃數十枝,洗妝添色又新奇。金刀剪送三城去,聊助山翁宴習池。山翁為賞洛花奇,采筆連揮五絕詩。口沫手胝頻捧讀,蘭亭醉墨尚淋漓。舊說河陽滿縣花,安仁當日頗矜誇。洛城花品雖奇絕,多出尋常百姓家。朱輪大旆行春樂,濟上山陽景物佳。莫羨洛城花品好,三城本自有朱砂。后園不見栽桃李,舊尹無能可自知。從使當時曾手植,經今十載亦凋衰。
藥灶時燒榾柮。松庖日饌伊蒲。寧用雕盤鏤俎。天寒歲暮。村村風雪黃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