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一
巧須出大造,清欲與秋爭。
巧須出大造,清欲與秋爭。
精巧的意境應當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清新的韻味簡直能與秋氣相媲美。
巧:精巧。
大造:指大自然。
清:清新。
由于僅給出詩句,創作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欣賞自然美景或創作過程中,有感于自然的精巧與秋季的清新而創作。
此句主旨在于強調精巧與清新之美,突出特點是語言精煉、意象鮮明。雖只是一句詩,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創作追求。
單身從此去,鄉路尚悠悠。
兩點丈夫淚,一天孤鶩秋。
幸無為客死,未了此生愁。
回望遷流處,沙平黑霧稠。
沼荇微生綠,宮梅暗度香。五云凝紫禁,一氣轉青陽。
露沐千門柳,風縈九畹蘭。會聽鶯出谷,行傍采桑壇。
勝里金葩喜占新,紅酥細字點宜春。內庭也作人間戲,自是時康樂事頻。
銀鉤慣學君王帖,寶軫頻聽淑女琴。更與六宮循節儉,釵頭不綴辟寒金。
椒涂日暖燕差池,又見瑤箱受福時。欲使后宮歌德化,試將彤管作春詞。
同是慈恩塔下人,
君真仙吏我風塵!
相逢一別羅浮去,
重寄梅花祝好春。
一理昭然萬境深,紅塵半點寂無侵。
生春不已純如意,正色無忘顧諟心。
碾碎冰光寒洗玉,調停丹火漫燒金。
虛靈洞徹如何處,大學中庸仔細尋。
誤哉秦穆公,身沒從三良。忠臣不違命,隨軀就死亡。低頭窺壙戶,仰視日月光。誰謂此可處,恩義不可忘。路人為流涕,黃鳥鳴高桑。
燕丹善勇士,荊軻為上賓。圖盡擢匕首,長驅西入秦。素車駕白馬,相送易水津。漸離擊筑歌,悲聲感路人。舉坐同咨嗟,嘆氣若青云。
留曹佐禮附同官,門對鐘山煙雨寒。
問日升堂公事少,有時歸署酒杯寬。
秋風悵別秦淮去,夜月長懸石洞看。
共仰東山微詔起,敢論王貢附彈冠。
歸雁寥天,漸按欲斷弦,吐音凄絕。玉清冰潔,掩抑偏隨寒月。
又征馬、嘶斷殘秋,悵紫簫未咽,畫角催發。砌蛩不語,露井猶飄梧葉。
知音自難再覓。但斂悲自訴,待何人說。漫嗟水流急景,繁霜凋發。
看銅盤淚珠泫睫。休更學,啼鵑叫切。只有衰柳,猶解替、愁紉千結。
隔江便是越州山,
無雨無晴盡好看。
不妒臥樓高百尺,
妒它終日倚闌干。
眾理森嚴盡在書,
朝經暮史志何如。
須將萬事皆依理,
先圣前賢定不迂。
臣守但當守公法,
馳騖茍進何可取。
偶過金陵地肺,
云中坐對三峰。
折得瑤華獨玩,
月明歸去騎龍。
長安古城盡禾黍,故國荒涼變今古。
秦地山河滿夕陽,漢家宮闕隨塵土。
咸陽昔時何壯哉,離宮復道飛空回。
五陵白日歌鐘起,三輔紅塵車騎來。
一朝坐見繁華歇,冠蓋散為煙霧滅。
草木猶纏戰血腥,丘墟尚帶行輪轍。
年代悠悠經幾秋,空馀渭水向東流。
回中古道無游輦,關內何門尋故侯。
傷心此地不能道,惆悵雄圖成蔓草。
惟有終南萬仞青,年年閱盡行人老。
亂石當陶泓,千巖作詩軸。
意到句不就,句到意不足。
墨漸消,筆漸禿。
蒼松偃蹇莓苔綠。
瑤峰如矗。樓觀夕陽明落木。
草閣臨流。占斷溪山千里秋。
林回路轉。野客扶筇歸去晚。
好段風光。晝出青山綠野堂。
鐘聲隨我去,隱隱度前灣。
遙望深松暮,應多野鶴還。
客心在秋水,微月出空山。
任意緩歸步,柴門不用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