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楊子法言
秦焚漢雜道何孤,
蕩蕩皇風豈易圖。
空有法言為世范,
不知來者肯行無。
秦焚漢雜道何孤,
蕩蕩皇風豈易圖。
空有法言為世范,
不知來者肯行無。
秦朝焚燒書籍,漢朝學術(shù)繁雜,正道顯得多么孤獨,浩蕩的帝王之風哪里是容易謀劃的。徒有《法言》作為世間的典范,卻不知后來的人肯不肯踐行。
秦焚:指秦始皇焚書坑儒,打壓文化。
漢雜:漢朝學術(shù)流派眾多,思想繁雜。
法言:揚雄模仿《論語》所作的《法言》,闡述儒家思想。
揚雄的《法言》在當時未得到廣泛重視和踐行,作者讀《法言》后有感而發(fā)。當時社會思想多元,正統(tǒng)儒家思想的傳播面臨挑戰(zhàn),作者可能身處這樣的文化環(huán)境中,對文化傳承和思想踐行有所憂慮。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文化傳承的艱難和正道的孤獨,突出特點是借古喻今,以秦、漢文化狀況反映當時現(xiàn)實。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了作者對文化傳承的關注和思考。
十年坎壈半同嘗,溪月松云亦屢將。我尚比君多一歲,展書不禁淚千行。
春早紅生怯,含羞擇日開。與人心字對相裁。裁罷寄誰堪適,每每費疑猜。黃鳥雙啼柳,聲聲動我懷。一番生妒有余哀。妒那花妍,妒那鳥兒偕,妒那苑中春色,尚未濺裙釵。
百花深處寺,猶指舊吳宮。事往人何在,香消徑已空。今朝送師去,茲地闡宗風。別意兼鄉(xiāng)思,依依云樹東。
北門學士風骨清,綬霞佩月游逢瀛。寧親萬里荷君寵,龍光照耀溪山明。溪山信足娛,豈為木石伍。悠悠游子情,承顏戀朝暮。懸知富貴遙相違,不若貧賤常相依。燮調(diào)臺鼎在咫尺,軒然似脫樊籠羈。辭榮更得榮歸去,留題舊識相如柱。壽筵歲歲樂清時,日華長映黃金卮。
千家城郭遠依依,握手離筵話夕暉。碧海云深秋自老,蘆花風急雁初飛。客情猶醉千鐘酒,書劍誰憐萬里歸。慈母白頭應問信,倚門遙識老萊衣。
兩粵山川路,間關子大夫。親裁南海記,自寫桂林圖。負矢多香尉,持箋有雪奴。陸生人最笑,金橐照城隅。
四海秋期逢此夕,九霄月色對長安。堪憐委地金波動,未厭沾衣玉露寒。兔影才生云母帳,蟾輝忽爛水晶盤。懸知永夜關山外,鼓角風凄萬幕看。
家鄉(xiāng)原在妙高峰,青桂紅蘭宛舊容。童子笑迎猿鶴舞,洞門親啟白云封。
仙路多官府,真人未上升。松窗霜月白,相對誦黃庭。
玉山乘四載,瑤池宴八龍。黿橋浮少海,鵠蓋上中峰。飛狐橫塞路,白馬當河沖。水奠三川石,山封五樹松。長虹雙瀑布,圓闕兩芙蓉。戍樓鳴夕鼓,山寺響晨鐘。新蒲節(jié)轉(zhuǎn)促,短筍籜猶重。樹宿含櫻鳥,花留釀蜜蜂。迎風下列缺,灑酒召昌容。且欣陪北上,方欲待東封。
十年江國號齊驅(qū),此日驊騮送過都。璧水槐風清勸駕,金陵桂月照操觚。應逢謝尚招牛渚,不遣方干戀鑒湖。得意秋高鳴鹿后,可因來雁慰思鱸。
暫息王園寺,鐘聲叩夜初。露蟲分砌響,階月過簾疏。花氣芬幽處,閑情適靜居。不知今夕意,曾否及如如。
塵中俗事海漫漫,暫出城闉借眼寬。沙麓去邊群牧小,野云平處一雕盤。殘荷露水秋光晚,衰柳搖風古渡寒。此幅大年橫景畫,魯岡圖上似曾看。
養(yǎng)老垂古典,圣朝更加隆。期頤與耋耄,咸在優(yōu)禮中。綸音下霄漢,感泣多老癃。門庭赍束帛,倉廩分塵紅。誰能宣德意,有美中丞公。
合肥一都會,世號征戰(zhàn)地。我來值明時,不識兵革事。曹公教弩臺,今為比丘寺。東門小河橋,曾飛吳主騎。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