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軒二首
不知吾室陋,靜寄便為安。早與世情遠,況逢春夢殘。讀書能卻病,得意每忘餐。荊棘蔽天地,傷心行路難。
杜老豈詩癖,陶公非醉人。凄然家國恨,同此性情真。余亦感朝市,孰知多苦辛。幽微相吊處,撫卷欲沾巾。
不知吾室陋,靜寄便為安。早與世情遠,況逢春夢殘。讀書能卻病,得意每忘餐。荊棘蔽天地,傷心行路難。
杜老豈詩癖,陶公非醉人。凄然家國恨,同此性情真。余亦感朝市,孰知多苦辛。幽微相吊處,撫卷欲沾巾。
不覺得自己的屋子簡陋,能安靜地棲息便感到心安。早已遠離了世俗之情,何況又逢春夢殘斷。讀書能夠祛病,得意時常常忘了吃飯。荊棘遮蔽了天地,傷心這行路艱難。杜甫難道只是詩癖成癡?陶淵明并非真的嗜酒如命。他們都懷著凄然的家國之恨,同樣有著真實的性情。我也對這朝堂市肆有所感觸,誰知道其中有多少辛苦。在這幽微的情境中相互憑吊,撫摸書卷不禁想要落淚。
靜寄:安靜地寄身、棲息。
世情:世俗之情。
卻病:祛病。
杜老:指杜甫。詩癖:對詩有癖好。
陶公:指陶淵明。
朝市:朝廷和市集,泛指名利之場。
幽微:幽隱細微之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詩人遠離世俗,在簡陋的居所中讀書靜處,但內心仍心系家國,對社會的艱難和人民的苦難有著深刻的感觸。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安貧樂道的心境和對家國命運的關切。其突出特點是將個人生活的閑適與家國之思相結合,情感真摯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的心境和情感。
紅梨秋老石渠霜,并欲蕭蕭伴祖觴。
臺上幞綾收柘枕,水邊古獸得鞶囊。
浮云并蓋辭京輦,曉月將潮促使艎。
緣飾有文成政速,剩儲靈氣茹芝房。
早月始娟娟,西南寥泬天。
魄中藏暗樹,輪外上虛弦。
傍漢含銀淺,過云漏葉鮮。
遙知今夜鵲,猶得穩枝眠。
洛霧嵩云滿眼春,仙郎清路擁雙輪。
卻陪賓客趨東閣,已為陽秋得素臣。
淵秘圖書探漢舊,地交風雨訪周人。
歲時獻壽嚴君府,誰見家庭玉樹新。
廣內多年鐵?摧,監州新命詔函開。
河東世擅鹓雛譽,江左人瞻竹箭才。
即席離弦凄鵠韻,幾程殘魄晦珠胎。
興禾善俗蓬仙友,剩舞吳歈恥宴罍。
顏徒陋巷不堪憂,日晏南榮擁敝裘。
已識交情一貴賤,寧論書置自沈浮。
爭名在昔聞探穴,嗅餌何人肯直鉤。
強欲誅茆啟三徑,邑中無客繼羊求。
酏顏夜酌釂蘭巵,悵憶雕年事半違。
雪墅隴云寒寡色,霜天幌月暗通輝。
素書有恨隨鴻遠,蘧夢無成伴蝶歸。
可得延陵重一聽,流波雅引在金徽。
近郭一牛鳴,金園界寶繩。
眾花天作雨,千焰佛傳燈。
碧柰垂園老,青蓮雜漏凝。
病襟多俗物,時此訪南能。
孝王臺下糅花飛,草草歸驂驟碧啼。
斗作暝寒凌冒絮,更回余舞拂鄣泥。
城連迥闕迷蒼鳳,人度長橋壓素霓。
頹玉正酣天幕靜,不妨清思入新題。
避賢求假左朱輪,衡石通章觸罷頻。
十駕似駑寧取道,五能如鼠不藏身。
危心事國區區在,短領侵年種種新。
君惠轉深無報日,長教猿鶴怨歸人。
老依渦曲作藩侯,月例黃堂給宴醅。
敢把百壺夸顯父,且將三品敵荊州。
味新聊稱長螯蟹,酌淺尤宜小樣甌。
珍重故人貽麗句,縱傾家釀若為酬。
出郭曉云霽,泛舟春日遲。
詩懷隨物放,酒面任風吹。
循岸煩鷗起,看山惜棹移。
州人輕此樂,頼與汝曹期。
文惠祠前旌旆飛,茫然南望涕橫衣。
勤勞塞外凋雙鬢,蕭散江頭把一麾。
都水酒樽花下倒,青塘釣艇月中歸。
薦書繼上公憐舊,何力酬恩與意違。
功成有意避齋壇,睨柱無瑕玉更寒。
萬里長風收戍旆,三年零雨拂歸鞍。
樽中酒美催高會,圯上書閑得細看。
歲晏雪園賓蓋少,要須枚叟奉余歡。
像閣緣云一水東,鹿園珍樹蔽青蔥。
漂殘劫燼神池浪,吹去菱花講坐風。
仙石拂衣寒起霧,層沙聚塔遠凌空。
赤髭凈侶移談久,牛首青煙匝篆紅。
的暈遙連射圃墻,碧簾煙瓦鬭翚翔。
庭中桂樹含春早,席外簾衣拂地長。
鲙縷薦盤鳊項縮,酒杯行算蟹螯香。
主翁綬帶多歡極,賓轄沈聲在井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