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食有感二首 其一
杯酌以助氣,匕箸以充腹。
沾醉與屬饜,其害等嗜欲。
歠醨有馀歡,食淡百味足。
養生所甚惡,旨酒及大肉。
老翁雖無能,更事嗟已熟。
勿嘆茆三間,養汝山林福。
杯酌以助氣,匕箸以充腹。
沾醉與屬饜,其害等嗜欲。
歠醨有馀歡,食淡百味足。
養生所甚惡,旨酒及大肉。
老翁雖無能,更事嗟已熟。
勿嘆茆三間,養汝山林福。
用酒杯飲酒來助長意氣,用勺子筷子吃飯來填充肚子。喝得大醉和吃得過飽,它們的危害等同于過度的嗜好欲望。喝薄酒也有很多歡樂,吃清淡食物也覺得百味充足。養生最忌諱的,就是美酒和大魚大肉。我這老頭雖然沒什么本事,但經歷的事情可算多了。不要嘆息只有三間茅屋,它能讓你享受山林間的福氣。
杯酌:用杯子飲酒。
匕箸:勺子和筷子。
沾醉:大醉。屬饜:吃飽。
歠醨:喝薄酒。
旨酒:美酒。
更事:經歷世事。
茆:同“茅”。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能看出詩人經歷豐富,對生活有深刻感悟。可能是詩人在晚年,歷經世事滄桑后,更注重養生和精神追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對生活方式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倡導清淡養生、遠離物欲的生活方式。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哲理深刻。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生活的一種思考和態度。
掉鞅英躔并雋游,大巫皇恤小巫羞。
未將所學酬知己,先與他人作忌囮。
譖舌不中投虎兕,絡頭長恨死驊騮。
山林獨有男兒淚,可是無情涕泗流。
云門普,
風穴瞎。
三門外金剛,
冷地里笑殺。
都城有地誰栽竹,只見寒樗與老槐。
聞種瑯玕向新第,翠光秋影上屏來。
無事扶筇出,
遠尋麋鹿游。
莫行松底路,
松子打人頭。
千回萬轉是瞿塘。
非關學字學儂腸。
八月茅花水,諸天桂子風。
追涼琪樹底,擊汰錦亭東。
人境囂塵隔,仙曹逸興同。
城樓鐘欲動,斜照帶微紅。
北戰南征不可馴,長車踏入武陵春。
丈夫業炙天中日,靜女情柔掌上身。
自有雄章能泣鬼,何須宿命欲求神。
莫將消渴文園慮,來掩逃名避世因。
我輩避讒過避賊,
此行能飽即須歸。
山川久有真消息,
世上從渠閑是非。
老翠山皆洞,深紅樹頗花。
人誇仙世界,我笑是貧家。
秋風三徑黃花活,秋聲萬樹喧鶗鴃。
聽潮樓上秋氣清,聽潮樓下新聲發。
偶傳空谷有佳人,家住扶桑東海闊。
華年乘興作南游,妙舞清歌年二八。
淡黃楊柳古亭村,公子多情欲斷魂。
碧玉定情誰遣此?黃金有價不須論。
神仙楊柳春歸洞,兒女枇杷早杜門。
什么社會什么詩,你畫葫蘆我發癡。
你我相交五十載,輸贏何止百盤棋。
新民報副刊文學,商務印書館女兒。
八寶山前紅百合,怨天風雨吊來遲。
吏事何膠擾,天潢邂逅奇。
投歡憐脫俗,相見恨無遲。
珠吐揮毫處,云生掃素時。
河間流韻遠,千載愜心期。
宋固有南北,唐亦分三四。
六朝與兩漢,雜然競鼓吹。
其實實詩論,止一非有二。
一言以蔽之,托興以言志。
所貴無邪思,淺深隨文字。
合作自有人,未因時代異。
青蘿寺里白頭僧,
凈業真堪繼祖燈。
不出山門將十載,
壁問長掛一枝藤。
冠蓋追隨寂寞濱,絕甘寬我未閒身。
古來把酒持螯者,便作風流一世人。
此物湖鄉價不論,帶糟聊遣薦芳樽。
夢魂忽去浮清霅,喚撥漁舟傍馬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