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六十九首 其四十七
東開西閉,滯在門庭,左出右入,重添途轍。
新香山有條活路,與諸人共行去也。
東開西閉,滯在門庭,左出右入,重添途轍。
新香山有條活路,與諸人共行去也。
東邊開西邊閉,執著于門庭的形式;左邊出右邊入,反而增添了多余的路徑。新香山有一條活的道路,現在與諸位一同走上去。
滯:停滯、拘泥。
途轍:路徑,此處指人為設定的修行形式。
活路:禪宗術語,指超越固定程式、直指本心的悟道路徑。
新香山:或指禪修之地,代指突破常規的修行境界。
此偈為禪宗頌古之作,當為宋代禪僧于禪堂說法時所作。針對學僧修行中易陷入‘東開西閉’‘左出右入’等形式化、教條化的誤區,以偈頌點化,引導眾人放下執著,共行直指本心的‘活路’。
詩中批判拘泥形式的修行誤區,強調超越程式、直悟本心的重要性,體現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核心思想。語言簡練機鋒,是禪宗引導學人破執開悟的典型之作。
宵衣才見坐明堂,忽報承云返帝鄉。父老白頭相對泣,馀生垂死待成康。
三年瘴海臥炎霄,夢隔青風一水遙。萬里歸來悲故物,銅駝埋沒草齊腰。
一諾今生輕易許,總為東君,暗把花期數。開到百花繚亂處,繁華正是春歸路。初服香殘顏色暮,披發江濱,何去何從住。呵壁問天天不語,茫茫湘水東流去。
切切寒蛩草際鳴,露華秋氣兩凄清。空庭久坐不成寐,明月滿階砧杵聲。
四海同心閻貳卿,兩公相對眼長青。從今太史靈臺夜,定奏梁州聚德星。
盛德三槐舊,論交二紀深。帝聰聞曳履,人望在為霖。沒世猶赍志,康時未稱心。孤懷傷殄瘁,清淚滿衣襟。上臺三品位非輕,秘殿論思職更清。頻倚壯猷為屏翰,合從僉議秉鈞衡。頹然處順君無怛,慟矣懷賢我有情。不獨九原埋寶玉,人琴從此絕遺聲。
跨險盤危壓古州,至今傳號越王樓。山分冷翠侵檐滴,水擘寒聲繞檻流。
君心正似榴花放,一樣紅嬌。戲吮修毫。含雨和煙夢里描。芳情未比櫻桃熟,圓潤珠跳。深情難敲。字字無由托玉簫。杏花本是東風色,花白風紅。涼露玲瓏。鳥喚朝陽永占東。人間才有難言事,先謝春功。羅帳香融。昨夜輕寒怯臥龍。牡丹露重涼鸚鵡,纖月云飛。笑擪花枝。欲折無言蝶未知。良宵舊夢堪惆悵,也抵春歸。花下相期。猜著閑情密意時。楊花引夢輕飛去,不倦毋歸。紅杏垣扉。占得春光出一枝。樓高人靜眠初重,慵困誰知。羅帳風微。待立窗前怯鳥啼。臨流人別衣冠白,歌吹塵風。兄弟西東。戰地山飛草木紅。紅樓心事同游子,書廢詩慵。暮雨晨鐘。都在江頭短笛中。小園竹葉都成字,個個丁丁。窗北風生。滿紙朝陽綠染成。西山斷壁丹霞影,回掩云屏。惹動離情。鳥擊清流打槳聲。
西山含夕照,征棹泊鐘陵。未上滕王閣,先游孺子亭。古今留勝跡,江海寄閒情。試問東湖水,何人此濯纓。
桂花影里露煙鬟,清絕滄浪水半灣。得見人文全盛日,不曾孤負好湖山。
威鳳集阿閣,所不矜爪咮。饑鴟得腐鼠,不敢啄瓦竇。有時脫翔去,鴟啄當正晝。飽能出妖聲,呼起百怪斗。有狐毳九尾,有蛇岐兩首。一足夔躍躍,四目蒙貿貿。鴟如啄不已,實恐顛載覆。仰吁太古帝,長使鳳居守。
偃蓋回風生夕瀾,散衙蕭瑟獨憑欄。雪封千尺龍鱗老,月掛三更鶴夢寒。香粉霏微調美醞,瑞煙浮動近仙壇。君看氣岸高如許,肯向山頭羨射干。
枕郎雙玉臂,郎問夜何久。可憐儂片心,展轉在郎手。
車外塵沙十丈黃,車中客子黑貂裳。拂云堆上閒回首,無數征鴻帶夕陽。
日薄金華嶺,云深白石塘。茆茨元背郭,水竹自成鄉。圖畫看逾好,登臨興不忘。門前雙杏樹,葉葉是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