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寺塔歌
般若寺中紫光起,普六茹堅作天子。一囊舍利何方來,九州學校同時毀。
幽州古塔雄岧峣,二十七丈高復高。傳聞石函乍安置,碣石山根恒動搖。
開山龍象鞭神力,獅座居然鎮鰲極。想當工匠執役時,邪許聲中苦長日。
開皇締造幾太平,身崇儉嗇寬徭征。如何天性不悅學,獨言釋氏裁儒生。
佛書讖緯增誣飾,鬼仙禽獸俱荒忽。《高僧傳》里續奇聞,三十三枚剃頭出。
塔鈴萬個搖丁當,大野風沙折白楊。迷樓螢火彌山谷,不放阿儺舍利光。
般若寺中紫光起,普六茹堅作天子。一囊舍利何方來,九州學校同時毀。
幽州古塔雄岧峣,二十七丈高復高。傳聞石函乍安置,碣石山根恒動搖。
開山龍象鞭神力,獅座居然鎮鰲極。想當工匠執役時,邪許聲中苦長日。
開皇締造幾太平,身崇儉嗇寬徭征。如何天性不悅學,獨言釋氏裁儒生。
佛書讖緯增誣飾,鬼仙禽獸俱荒忽。《高僧傳》里續奇聞,三十三枚剃頭出。
塔鈴萬個搖丁當,大野風沙折白楊。迷樓螢火彌山谷,不放阿儺舍利光。
般若寺中紫光升起,普六茹堅(楊堅)成為天子。那一囊舍利從哪里來呢,同時九州的學校被毀壞。幽州的古塔雄偉高峻,二十七丈高聳入云。傳聞石函剛安置好,碣石山根就常常動搖。開山的高僧施展神力,佛座穩穩鎮壓著像鰲一樣的大地。想來工匠們服役的時候,在勞動的號子聲中度過漫長的苦日子。開皇年間締造了不少太平,隋文帝自身崇尚節儉,減輕徭役和賦稅。可為何他天性不喜歡學術,只說要讓佛教來裁抑儒生。佛書中的讖緯之說多有虛假粉飾,鬼仙禽獸之事都荒誕無憑。《高僧傳》里又續寫奇聞,有三十三個剃頭之人出現。塔上萬個鈴鐺叮當搖晃,曠野中風沙吹折了白楊。迷樓中的螢火布滿山谷,卻掩蓋不了阿儺舍利的光芒。
般若寺:寺廟名。
普六茹堅:即隋文帝楊堅,楊堅曾被賜姓普六茹。
一囊舍利:指佛教的舍利子。
九州學校同時毀:隋文帝曾有毀學之舉。
岧峣:高峻的樣子。
石函:放置舍利等的石制匣子。
碣石山:山名。
開山龍象:指開創寺院的高僧。
獅座:佛座。
鰲極:指大地。
邪許:勞動時眾人一齊發出的呼聲。
開皇:隋文帝楊堅的年號。
釋氏:指佛教。
讖緯:古代關于預言、預兆的迷信書籍。
《高僧傳》:記載高僧事跡的書籍。
迷樓:隋煬帝所建的樓。
阿儺:佛教中的神。
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對歷史進行研究和反思之時。隋文帝楊堅結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建立隋朝,其在位期間的政策對后世影響深遠。作者可能是看到隋文帝在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復雜舉措,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看法。
這首詩以天寧寺塔為切入點,通過敘述隋文帝時期的歷史事件,展現了隋文帝復雜的形象和當時的社會風貌。詩中既有對其功績的肯定,也有對其政策弊端的批判,體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在文學史上,它為后人研究隋文帝時期的歷史和文化提供了文學視角。
煙絡橫林,山沈遠照,邐迤黃昏鐘鼓。
燭映簾櫳,蛩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
不眠思婦,齊應和、幾聲砧杵。
驚動天涯倦宦,骎骎歲華行暮。
當年酒狂自負。謂東君、以春相付。
流浪征驂北道,客檣南浦。
幽恨無人晤語。
賴明月曾知舊游處。好伴云來,還將夢去。
過眼春光久已空,曬絲搗麥又匆匆。
新泥滿路梅黃雨,古木號山月暈風。
角黍茭新間樽俎,靈符墨濕照房櫳。
歲華不為衰翁駐,且付馀生一笑中。
投火依江岸,帆歸極杳冥。
五湖秋水白,三楚暮山青。
醴酒銜杯醉,江魚入饌腥。
近無人處宿,鷗鷺滿沙汀。
多謝啼鵑辛苦。送飛花去。
飛花原不戀繁華,真不恨、風和雨。
日暮畫樓紅樹。病傷幽素。
瑤天空絮茫茫煙,水斷夢、人何處。
旬余棧驛八朝至,
一片紅旗萬馬飛。
來路群番喜且懼,
國之慶也國之威。
冀北江南,空悵望、暮云春樹。算祗剩、槎枒肝肺,向人無語。絕俗獨留高格調,凌云可有新詞賦。嘆別來、裘屨又相更,歸期誤。
驚歲月,遲魚素。空佇立,成辜負。看胸羅冰雪,清才詠絮。坐擁書城堪避世,行歌京國休懷土。問何時、剪燭話西窗,聞韶濩。
珊瑚鏤枕珠闐細。盤云散澤香衣膩。
枯壓鬢邊花,花紅印一些。
與誰同轉側,繡出雙鸂鶒。
將枕付陳思。陳思思不思。
三顧頻煩下草廬,
艱危偏許共馳驅。
益州險沃稱天府,
終始成都是漢都。
此君應似舊平安,瘦節森然最耐寒。
萬葉瓊瑤光照眼,夢披鶴氅倚欄干。
在蝸之角,且托身于此,閒中評泊。王謝舊家新燕子,容我畫堂棲托。東野移居,南禪結衲,苦后聊尋樂。臨江宅子,依稀宋玉搖落。
蜀國久已飄零,文翁石室,就近煩斟酌。萬樹芙蓉誰作主,剩得寒煙如幕。康節同窩,休文借榜,老計專吾壑。一杯自勸,酒腸銷盡芒角。
止一分屋,得幾分水竹,便如舟泊。自分浣花溪畔老,薄命長镵堪托。種石生云,拓池邀月,暫就行窩樂。空梁回首,燕泥衣上輕落。
贏得劫火余生,木樨香里,對酒成孤酌。君有萬松心上畫,盡把綠天為幕。夢斷棲霞,吟聯舊雨,方寸除溪壑。倚樓人遠,笛聲飛渡籬角。
草綠湖南馬足輕,雨絲風片近清明。青山到眼都奇絕,小李將軍畫里行。
沿渠春水只容刀,理楫逢迎不憚勞。嘆乃一聲煙際語,漁罾間掛綠楊高。
祠謁朝景暉,峰登云物變。今朝山中客,零雨罷登踐。
林深崖路窄,幽賞不可遍。磴滑危難步,谷暗近莫辨。
茲山號靈幻,頃刻殊隱見。叨余上晴巒,萬狀悉輸獻。
愧乏摛毫賦,琢句被崖蘚。君侯擅風騷,胸中富溪巘。
佳辭出天巧,不復勞洗鍊。巖巒閟輝彩,草樹迷蔥茜。
豈被山靈妒,或遭造物譴。并覯欣茲奇,獨往惜巳殿。
期君嗣芒屐,言保箸力健。晴登適可想,雨望奇莫云。
三子本同志,所歷各不群。浴溟初杲日,觸石忽膚云。
連峰彌霮?,八垠渺氛氳。掀林怒飆激,懸壑流泉奔。
暝色啼玄貁,虎豹夾路聞。俯視臨萬仞,悄愴驚心魂。
平生幾奇游,擬刻石上文。虛館遲回車,秉燭冀同論。
蜀道于今似弈棋,要令一著□安危。
朝廷獨選李曾伯,勛業當如郭子儀。
雖扼咽喉□□間,猶□□脈得良醫。
□□□□平成報,重讀磨崖□字碑。
是人道渠執拗,不知年老成魔。
偏要時時入室,所招怪恨者多。
阿呵呵,屈指東西誰似它。
咄。
解維還住,正煙江、雁冷月堤花碎。離別須臾,時不再、腸斷河梁都尉。
玉椀香生,金簧調苦,酒盡何曾醉。悲君骯臟,贈言羞借毛遂。
更愛一串驪珠,風流醞藉。用意何奇肆。淪落天涯,俱是客、應笑季鷹思膾。
露白荒城,楓青古岸,夜出含沙鬼。星光慘淡,與卿深語休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