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梅
古梅一株偃荒圃,移種高齋得所欽。
帶土任他苔色上,當空仍此月光臨。
人方斂氣真能傲,詩要忘言正好吟。
憶得騎驢深雪里,只知香極不知尋。
古梅一株偃荒圃,移種高齋得所欽。
帶土任他苔色上,當空仍此月光臨。
人方斂氣真能傲,詩要忘言正好吟。
憶得騎驢深雪里,只知香極不知尋。
有一株古老的梅樹倒伏在荒蕪的園圃中,把它移栽到高雅的書齋,令人心生欽佩。帶著泥土任由那青苔爬滿枝干,在天空下依然有月光灑落在它身上。人們屏住呼吸,它真的是那樣傲然獨立,寫詩要忘了言辭束縛時正好來吟詠它。回憶起曾經騎著毛驢在深雪中,只知道香氣濃郁卻不知去尋找它。
偃:倒伏。
荒圃:荒蕪的園圃。
高齋:高雅的書齋。
斂氣:屏住呼吸,形容專注。
忘言:忘記言辭,指擺脫言辭束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看到倒伏在荒圃的古梅,將其移栽到高齋,由此引發感慨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身處寧靜的環境,心境閑適,對古梅的品格有所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古梅的高潔傲岸,突出特點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它以古梅為載體,表達了詩人的人生追求和審美情趣,在詠梅詩中展現出獨特的韻味。
舜作九成樂,丹鳳儀其宮。周備既醉福,高岡始鳴桐。
區區漢宣帝,雜霸期群聾。惲誅廣漢族,一變高文風。
德教既不任,覽輝理未通。惟昔周道衰,麟出大野中。
尼父絕史筆,蓋傷吾道窮。漢治非虞周,鳳來與麟同。
胡然潁川守,乃敢貪天功。下義上賞奸,甚哉其相蒙。
虞弦揮按,甫奏熏風曲。兩兩堯蓂長新綠。揖鰲峰、連雁嶠,轇轕圓融,總里許、北郭門圍全屬。
年年才見夏,喜溢枌榆,龍穴霏煙靄晴谷。向氤氳和氣里,歲奉瑤觴,試屈指、幾閱梅林初熟。
待一品官高見玄孫,算八十彩衣,更饒遐福。
湖堤紆且遠,夾道促游韁。
翠浪平平展,輕帆個個揚。
漁人歸棹晚,牧豎歌聲長。
惟有脩途客,勞勞暮出疆。
人世鮮逢開口,一生幾見軒眉。
必求事事福文齊。為造物者難矣。
缺陷何年平滿,達人當下都摧。
天公無計奈何伊。不達也須繇你。
一劍隨身天下巡,昂頭四顧我何存。
衰年痛飲拚裘馬,劫后高歌泣鬼神。
死以青蠅為吊客,生逢白虎入喪門。
介推死際凌煙笑,狐偃趙衰皆幸臣。
琳宮高處見西山,濃翠隱約高低鬟。
幾年桑孔算云煙,人間巒石無蒼顏。
白云向我意潸潸,欲從平地乞休閒。
東郊西隴皆官畝,判取虛空任往還。
青旗斜出畫橋西,
楊柳飛花水滿堤。
一酌誤人千日酒,
醉埋荒冢不思歸。
非關風雨能相妒,
自是人間勝會難。
不為此番游屐阻,
連朝終作等閒看。
篤耨嫞燒鎮日閑。鈿釵殘夢落花間。屏山猶學舊煙鬟。
倚袖暗驚寒料峭,映簾生怕月環彎。柳絲難系墜時歡。
隨官曾讀頌中興,符竹將分第二燈。
一氣所鐘清似鏡,十成相肖澹于僧。
紅栽水玉不多日,碧數霧鬟無數層。
臺上只教猿自嘯,秦簫雖美弗同登。
江蓑許共白鷗群,
萬里秋帆又水云。
不是苦留君不住,
老夫無地可留君。
紛紜身號久稽名,簡冊訛傳事莫爭。
堪慟腸為民疾斷,始教耒作谷田耕。
安邦自可無刑政,攘外何曾有甲兵。
鑒古興衰遙酹酒,至今猶憾弗能征。
窮經夜焚膏,晷短嘆冬日。
孤影戀馀光,趺坐寒齋寂。
冥思圣途遠,時邁恐無及。
假寐竟忘疲,匡床散縹帙。
四面荒墟一室孤,儼然舟楫住江湖。
鳥知候應先鳴垤,客苦行忙況在途。
高鳳書癡真自信,杞人憂戇與誰俱。
陰陽消息誰能問,補袞年來一字無。
碧蘆青柳不宜霜,染作滄洲一帶黃。莫把江山誇北客,冷云寒水更荒涼。
新秋病骨頓成衰,不度溪橋半月來。無事閉門非左計,饒渠屐齒上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