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贊
十方圓明,應現非一。
眼看凈瓶,坐盤陀石。
楊枝入手時,一滴是一滴。
十方圓明,應現非一。
眼看凈瓶,坐盤陀石。
楊枝入手時,一滴是一滴。
觀音菩薩于十方世界圓滿光明,應化現身的形態不止一種。眼望凈瓶,靜坐于盤陀石上。手持楊枝時,每一滴甘露都是真實不虛的。
十方圓明:指觀音菩薩在十方(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世界的圓滿光明之境。
應現非一:應機化現的身形不止一種,體現觀音隨類度化的慈悲。
盤陀石:不平的巖石,常指佛菩薩安坐的法座。
楊枝:佛教中觀音手持楊枝,象征以甘露普潤眾生。
此為贊頌觀音菩薩的佛贊類作品,當為佛教信眾或文人基于對觀音信仰的推崇而作,旨在通過簡潔文字描繪觀音法相,傳遞其慈悲度生的核心精神。
全詩以簡練筆觸勾勒觀音法相,突出其‘圓明’‘應現’的廣大與‘楊枝甘露’的真實,是佛教贊文‘以相顯法’的典型,體現對觀音信仰的通俗化傳播。
飄風自南來,颯颯入我懷。我欲隨之翔,北向三重階。守閽遙望予,閶闔何由排。戚戚勿重陳,危言多厲階。
畏途偶許玩馀生,晚節尤難保令名。一禿翁真韓長孺,五男兒可晉淵明。凄風開戶綿重著,漏雨濺床酒懶傾。俗事沓來敗人意,且須堅坐待天晴。豈料生逾七十年,孩提脫死瘴鄉煙。未能湯餅觴朋友,祇合爐香拜祖先。養性有書知道理,奪胎無藥學神仙。天都峰下舊茅屋,消得嚴灘十日船。
廣寞天自然,浮云任飄翩。隨時有憂樂,與物無方圓。酒底月未咽,水中神莫傳。去年今夜艇,吾欲破湘煙。
大夏王庭前納款,大秦歸義繼來降。舞鸞歌鳳音相和,未許天山數帝江。燕巢飛幕負恩私,遠近囂然共一辭。烈圣玉音明在耳,敢忘龍道請降時。前騎傳聲掩白霞,后軍猶未過烏沙。勢須貴合為猿臂,相制尤當似犬牙。毳幕云羅寒露野,羽旄星屬眩雷鄉。悔將覘望風塵眼,不為長觀日月光。邏騎紛紛與寇軍,遞相窺隙伺殘昏。憶曾延敵臨高闕,示斂疑兵突塞門。望風降附祈為地,披露精誠示所天。若非上將龍旂下,會是中軍虎帳前。祇須盡敵巡烏水,未可移屯過鳳林。切索更虞蜂蠆毒,恐還爭縱虎狼心。留犁可要教撓酒,徑路何為更契金。事豈出人明算外,慕容虛美漫薰心。雖許王侯復正封,養威尤可耀軍容。漁陽馬厭銀山草,雞鹿屯營鐵堠峰。
雍雍花底度和鑾,視草堂深日轉闌。內侍傳宣聞獨召,大官供饌許同餐。立朝風裁當時見,名世文章自古難。地位清高誰得似,金盤玉露照人寒。
君家明月楚江干,價動連城海色寒。不是片心還得似,三年那借故人看。
昨夜鴟鸮出鳳池,同云如水際天垂。誰知六出豐登瑞,不在黃扉燮理時。
花溪柳谷,漫隱長城飲馬窟。佛影層層,冷坐云中聽雁聲。因思行色,衣染斜暉歸未得。昨夜春霖,一洗塵空蕭颯心。
種木當培根,疏流必深源。嘗聞活萬夫,報在子與孫。只今父子懿,同拱羲皇尊。文方班馬富,業與皋夔倫。奕奕兩貂蟬,煌煌一朱門。圣道家所傳,蘭樹俱有聞。韋氏守一經,事業不足論。金張誇富貴,盛德無遺芬。父師固難量,有功在元元。為公祝遐壽,千載同風云。
石顯方含憲,匡衡實要樞。甘陳功屢抑,堪猛眷終誅。奏固陰司草,阿新浪結徒。禍胎成唯諾,國柄博睢盱。日月寧無照,風云亦有衢。大橫芒已耀,小畜血仍孚。巾褐無遺壑,旌蒲更滿途。一開鉤黨禁,復錄矢忠儒。喜簿初矜寵,哀郎竟戮諛。降婁門莠爛,渴蜺井桐枯。紅朽群窺指,高明魅嘯呼。登墻負子險,據地刎喉愚。受爵一方怨,辭權萬指孤。真人疑冠玉,假鬼詆匏壺。子羽何嫌面,維摩好施須。悲歌終日夜,樂酒且須臾。門下誰彈鋏,閨中孰竊符?蔡雍倘相識,定為一長吁。
十月瀟湘盡放梅,南枝仍避北枝開。客愁無奈春消息,腸斷江南驛使來。
樹如巖桂不勝低,花比素馨幽更奇。要作團欒小窠錦,春風不長出叢枝。
一掬精神迥出塵,懶翁自是不凡人。淵明松菊徑猶綠,靈運池塘草正春。已把芝田栽枸杞,不將苔砌展蒲輪。家傳衣缽歸龍鳳,自指冰壺嗣潁濱。坡仙何日跨鯨歸,公是蘇家老白眉。把劍舞殘杯內酒,撫琴彈破筆頭詞。桂林種德不知歲,福海流長無盡時。他年翁若回蓬島,穩把青氈付阿誰。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云凈轉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內苑分來瑤草合,御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
荊門樹色雪初乾,客舍年華臘又殘。衰朽每蒙明主念,旅棲多賴故人安。篝痕凝翠香煤暖,窗影搖紅蠟炬寒。自喜明年春信早,鶯花澤國趁歸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