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廬山三首 其二
訪水尋山好已迂,
勝游難必果何如。
二林咫尺還淹興,
空讀匡廬易覽書。
訪水尋山好已迂,
勝游難必果何如。
二林咫尺還淹興,
空讀匡廬易覽書。
尋訪山水本就已算是不切實際的愛好了,即便有美好的游覽計劃,也難以保證能有預期的結果。距離廬山的東林寺和西林寺如此之近,卻還是沒了游覽興致,只能白白地讀著那些容易閱覽的關于廬山的書籍。
迂:不切實際,不合時宜。
勝游:快意的游覽。
二林:指廬山的東林寺和西林寺。
淹興:猶消興,敗興。
匡廬:即廬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身處距離廬山較近的地方,原本計劃游覽廬山,然而可能由于一些客觀或主觀原因,最終未能成行,從而寫下此詩抒發內心的遺憾。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游覽廬山未遂的遺憾。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直白的語言展現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實心境。
攜朋如作竹林游,布襪青鞋興致幽。
巖翠滴人雙袖濕,海光朝佛一龕收。
三更嘯月猿歸洞,半榻眠云鶴共樓。
尚有向平心事在,名山未敢久淹留。
折足將軍勇且豪,
牛莊一戰陣云高。
前軍己報元戎死,
猶自單刀越賊壕。
古柏森森護邑閭,風霜歷盡影扶疏。共傳壽母長年似,只恐貞心柏不如。
青桐為干石為根,萬歲千秋此樹存。生在南山深澗底,移來長傍北堂萱。
大樹千年飽雪霜,無論地久與天長。新枝早已凌霄漢,還為君王起柏梁。
樗翁書題閑慢,
萬言不直豪芒。
奪了巡官行貨,
攙他太卜牙郎。
青瑣隔紅墻,撇下韓嫣彈。
花底玉聰嘶,立在垂楊岸。
纖指弄東風,飛出銀箏雁。
寄語青樓人,留得春光半。
一冊煙云墨未殘,板橋流水碧云寒。南都王氣銷磨盡,留得青山畫里看。
二月春風散麴塵,波光如鏡草如茵。桃花扇子都零落,忍憶秦淮舊日春。
黃童墓下聽排衙,
定省余閑坐碧紗。
今日重來遺老盡,
道旁開遍刺桐花。
一聲啼鳥夕陽斜,
寂寂空亭數落花。
春不戀人將欲去,
小樓疏雨在天涯。
去年此地送行客,
俛仰之間跡已陳。
今日復來相別處,
使君卻是北歸人。
秋巖腹眾香,得桂愈可留。絕湖緣中谷,遠馨揚前疇。
偶遭白練鳥,不鳴山幽幽。南峰本梅壑,連蜷承一邱。
莓墻出團葉,三五枝相樛。墓門樹尤奇,金粟開虎頭。
居人供嘉栗,收花浮茗甌。我生但饜口,無隱慚禪脩。
卻憐渭南翁,丹葩謂難求。豈伊戀灌木,寓悲為神州。
坐久山氣曀,微寒侵巾褠。襲芳歸湖舍,有醑方新芻。
我所思兮,白石清泉,復嶂層岡。看象外煙霞,能令公喜,眼前人物,誰得卿狂。中圣頻呼,索郎屢顧,廣大人間出世方。君莫問,有增城閬阪,漢武秦皇。
醉來潑墨淋浪。邀星渚、支機作報章。嘆鐵馬金戈,幾番逐鹿,博游挾筴,一樣亡羊。經卷藥爐,舞衫歌扇,天女維摩總道場。相期在,便海山兜率,誰是吾鄉。
晝倦前齋熱,晚愛小池清。
映林馀景沒,近水微涼生。
坐把蒲葵扇,閑吟三兩聲。
開拓無多地,栽培只數竿。云分千畝潤,風送一窗寒。坐上清陰罩,墻邊野色團。課奴勤灌溉,日日報平安。
園夫扶出徑,元是醉為媒。密葉疏疏理,纖根細細栽。捲簾斜日避,倚杖好風來。佳客如相顧,還能伴酒杯。
心月孤圓,
虛明洞透。
耀古輝今,
絲毫不漏。
事勢偶然耳,郁郁亦奚為。只須如此行樂、美酒與蛾眉。更有奇書千卷,自譜新詞一曲,寧問古人誰。吾愿聊爾爾,君且待遲遲。
槐堂上,薇省里,暇應稀。平生嗜好、安得終日不相違。事業已輸公等,詩酒應還我輩,此論未全非。請并拋湘帙,醉擁雪兒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