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永陽文獻錄 其一
奸魂偃月忌吳黃,
正氣難摧百鍊剛。
奇響后來誰接續,
玉川拜疏植綱常。
奸魂偃月忌吳黃,
正氣難摧百鍊剛。
奇響后來誰接續,
玉川拜疏植綱常。
奸臣的陰謀如同偃月堂般忌恨吳地的忠義之士,浩然正氣難以被摧毀,如百煉精鋼般堅韌。后來誰能接續這奇偉的正義之聲?玉川子盧仝上書直言,樹立起倫理綱常。
偃月:指唐代奸臣李林甫的偃月堂,代指奸臣的陰謀詭計。
吳黃:此處代指吳地(今江蘇南部)的忠義之士,具體所指或為文獻中記載的剛正人物。
百鍊剛:經過多次鍛煉的鋼鐵,比喻堅韌不可摧的正氣。
玉川:唐代詩人盧仝自號玉川子,以剛直著稱,曾作《月蝕詩》諷刺權貴。
拜疏:指向皇帝呈遞奏疏,此處指直言進諫。
綱常:即三綱五常,封建倫理道德的核心規范。
此詩為《題永陽文獻錄》組詩之一,當創作于整理、表彰地方忠義文獻的背景下。永陽(今江蘇溧水)或存記載忠義之士的文獻,詩人通過此詩呼應文獻內容,強調弘揚正氣、維護綱常的重要性。具體創作時間及詩人背景因史料未詳,暫難確考。
全詩以正邪對比開篇,批判奸臣之惡,贊揚正氣之堅;后以盧仝為典范,呼吁傳承忠義精神。主旨鮮明,通過歷史典故與現實關懷的結合,凸顯文獻記錄忠義、教化后人的價值。
鹿豕同游木石親,家山歸臥偽邪真。情知五帙縣輿客,肯作千金鬻帚人。往事回頭皆噩夢,故園投足總陽春。麒麟掣斷黃金鎖,為問群仙孰可馴。
憶子曾陪翠輦過,朔風海子起層波。上方授衣黑貂鼠,太官進膳金頭鵝。此日此時甘放曠,某山某水且婆娑。但愿年豐飽吃飯,擊壤細和堯民歌。
依依旎旎,裊裊娟娟,生態真無比。細腰宮里,和煙重、組繪滿園桃李。佳人睡起,畫未了、橫云嫵媚。輕步還憐掌中身,不自煒紈綺。長想渭城雨后,恨繁絲難綰,陌上征騎。陽關歌罷,香塵遠、枉把翠柔折寄。鴉啼向晚,羅幕掩、數行清淚。一任他、化作浮萍,漂蕩隨流水。
奪賊鎗兮便殺賊,山河大地血淋漓。今朝冷地翻交轉,萬壘西風鐵馬嘶。
上林寒早,仙仗轉郊圻。笳鼓入云悲。逶迤輦路過西池。樓閣鎖參差。都人瞻望意如疑。猶想翠華歸。玉京傳信杳無期。空掩赭黃衣。
先君昔愛洛城居,我今亦過嵩山麓。水南卜筑吾豈敢,試向伊川買修竹。又聞緱山好泉眼,傍市穿林瀉冰玉。遙想茅軒照水開,兩翁相對清如鵠。
帝座真看致客星,殺機天發幾曾停。西風又作新涼味,閒煞三秋偃月廳。
冉冉西馳日,悠悠東逝川。征夫怨長路,志士惜盛年。長路行當歸,盛年不再還。寒暑互推移,陰陽浩無端。凄風起簾幕,白露中夜漙。美人坐高堂,投袂起長嘆。
檻外長江浪拍空。蕭蕭紅蓼白蘋風。三秋告稔三農慶,九日追歡九客同。煙渚北,月巖東。莫嫌光景太匆匆。登龍戲馬英雄事,都在南樓一嘯中。
莫論枝上粟團黃,且喜籬邊珍顆香。若使唐家妃子見,料應誤摘醉中嘗。
纖條漸見稀稀蕾。孤根旋透溫溫水。但得一枝春。誰嫌老瓦盆。寒愁芳意懶。移近南窗暖。卻怕盛開時。香魂來索詩。
夜闌人靜,鳴玉傳聲小。歷歷透紗窗,悄空閨、衾寒夢杳。凄凄切切,如共旅魂言;流水咽,過云停,一日腸千繞。金莖月轉,烏尾訛將曉。欲斷又還連,渺煙霄、羈鴻相吊。憑誰細寫,此意入朱絲;呼郢客,招湘云,添作江南調。
望入河橋萬里情,千山寒色是王程。黔雁古道猿為侶,貴竹遺風象解耕。徼外紀綱雄漢節,車前拜舞雜蠻聲。非君識得賢勞意,說著南中旅夢驚。
鳳脫千絲之網,魚離百搳之鉤。沒拘束,魚悠悠,明月清風天地秋。
窗下孔賓歸去來,春隨三十六宮開。虛言徒使燕人淚,實用休爭楚國才。世外此心無芥蒂,海中何物是蓬萊。漫郎耳順宜知止,誰敢重塵視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