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祖心禪師
彌天覺路竟孤攀,滿月毫光想別顏。
舍利不緘金口偈,袈裟投老玉門關。
清齋碩果懸春署,故國梅花指雪山。
寄語遼城千歲鶴,祇園無恙待師還。
彌天覺路竟孤攀,滿月毫光想別顏。
舍利不緘金口偈,袈裟投老玉門關。
清齋碩果懸春署,故國梅花指雪山。
寄語遼城千歲鶴,祇園無恙待師還。
在這廣闊的覺悟之路上獨自攀登,回想著您如滿月般皎潔的容顏。您未封存那珍貴如舍利般的佛法偈語,年老時身披袈裟前往遙遠之地。在春天的官署里,清齋的碩果高懸;故鄉的梅花似乎指向那遙遠的雪山。我要寄語那遼城的千歲仙鶴,祇園安然無恙等待著您歸來。
彌天:滿天,形容廣闊。覺路:覺悟之路,指修行成佛的道路。
滿月:比喻人的容貌圓滿皎潔。毫光:佛光。別顏:分別后的容顏。
舍利:佛教中指高僧圓寂后留下的遺骨或珠狀寶石樣生成物,這里比喻珍貴的佛法。緘:封存。金口偈:佛或高僧所說的偈語。
袈裟:僧衣。投老:到老、臨老。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北,這里泛指遙遠之地。
清齋:素食齋戒。碩果:大的果實。春署:春天的官署。
雪山:佛教中常指雪山童子修行之地,也泛指遙遠的地方。
遼城千歲鶴:傳說遼東人丁令威學道成仙后化鶴歸來。祇園: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是佛教圣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祖心禪師可能前往了遙遠之地傳播佛法,詩人與禪師分別后,對其十分思念和崇敬,于是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對禪師的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祖心禪師的思念與崇敬。其特點在于巧妙運用佛教意象和典故,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與佛教高僧的交往以及對佛法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
異地相逢狎鷺鷗,聯吟爭欲笑曹劉。春朝難制思親淚,旅邸翻添送客愁。詩壓歸裝抵瓊佩,云回飛鳥入孤舟。波濤壯闊多珍重,莫為生涯嘆繡鉤。
洛陽萬花如錦機,春風吹上繡羅衣。日高走馬章臺路,蛺蝶一雙相逐飛。
投荒匹馬首重回,祠墓猶存夢已灰。償得柳侯千古恨,柑香濃遍萬山隈。
莫求名字滿鄉閭,且讀平生萬卷書。青箬笠邊無不可,黃金帶后欲何如。繚繞州城帶雨長,雨馀云氣亦飛揚。小樓別有幽欣處,時復風吹荷葉香。吳蜀歸來興寄遐,天將清氣與貧家。雙雙蝶舞宜男草,個個蜂銜附子花。莫怪龐公不入城,都緣無事可牽縈。客來遇酒飲何害,客去投床夢亦清。已蕓何似與人蕓,水旱螟蝗不可聞。必欲糠粞飽雞鶩,明年余作勸農文。珍重新來十絕詩,末章砥柱不能移。因思唐代諸公子,故少撞鐘得意時。
城南春色曉移來,妝點園林錦作堆。嫩綠不須將葉認,淡紅已是當花開。玄都自發劉郎詠,幽谷還教謝判栽。此日公門深似許,晝長高鎖正掄材。
直道古來少,如公迥不群。結廬衡岳下,垂釣古江濆。竹向皇英覓,云從赤帝分。慚予亦楚產,何可擬清芬。
夙昔敦情盟,結交展情素。鄉國盛才賢,夫君美無度。詞華燦錦舒,論難欻湍赴。析疑發蔀蒙,嗜古薄章句。秦人篆隸工,楚史丘索富。披衿共一時,邁往殆獨步。伊余事幽討,弱植寡所遇。與君同舍居,繾綣構良晤。聲應慰鶯求,道遠慚驥附。已傳五君詠,頗忝七子賦。三載悵離群,分飛阻歡趣。君淹北海鯤,余困西江鮒。難逢駿骨招,反受蛾眉妒。茲晨獻歲初,忽已青春暮。君從海上來,訪我林間戶。纚纚語夜深,佳期愴難屢。移舟對尊酒,江煙足游豫。蔥茜映回汀,葐蒀雜芳樹。欣賞入沖襟,微言得新悟。終宴時未幾,戒途忽西鶩。彼美眇何之,沿洄不能溯。怦怦感斯別,惻惻冀有遇。愿言崇明德,勉副心所慕。述舊遂成篇,因之報親故。
天甲年來度二周,暮桑榆景雪盈頭。五經立業儒家雅,三子成名壯志售。橋梓有光聯俎豆,柏舟無憾泛橫流。階前蘭玉森森秀,斑綵扶來到首丘。
五銖霞帔七星冠,洞府朝元禮數寬。一榻白云香篆裊,半窗靈籟竹聲寒。瑤壇鶴占千年樹,金鼎龍蟠九轉丹。物外紅塵渾不到,碧桃花老任春殘。
淡煙和雨大微茫,造化由來點綴工。似與幽人安筆格,好將消息問鴻蒙。
波光涵太虛,樹色帶青靄。宇宙一何悠,山川長不改。逍遙陟層臺,俯仰成千載。欲與沙鷗盟,扁舟亦浮海。
曾記揚帆過洞庭,一湖深碧映春星。四周隱約光千點,都是尋常落草螢。回首原來不丈夫,半生潦倒一身孤。今宵更向桐陰宿,賺得濃睡淡夢無。孤山閱盡萬梅花,雨后風前幾樹斜。莫道人生無定著,能安身處即為家。梧桐垂露曳新柔,一片清光葉外浮。材大莫因琴瑟斫,鐘生今已覓封侯。屋角依稀月影殘,殘時始覺滿時難。玉盤洗出中秋夜,猶許人間仔細看。
乍鷗邊、一番腴綠,流紅又怨蘋花。看晚吹、約晴歸路,夕陽分落漁家。輕云半遮。縈情芳草無涯。還報舞香一曲,玉瓢幾許春華。正細柳青煙,舊時芳陌,小桃朱戶,去年人面,誰知此日重來系馬,東風淡墨敧鴉。黯窗紗。人歸綠陰自斜。
芒鞋竹杖西出關,行盡千山與萬山。黃塵烏帽不埋沒,丹霞選佛非選官。請君抬起幞頭腳,向上猶有二四著。再拜更問王老師,老師規模難摸索。
孤亭臨夐野,空闊四無鄰。車馬來游少,農夫就餉頻。晴檐鳩喚雨,社甕鳥啼春。竊祿真何補,投簪愧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