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雜詩 其二
未歌《玉樹》已亡陳,不筑阿房亦覆秦。一旅卒然揮白梃,九州強半著黃巾。求為黔首悲龍種,別有蛾眉辱馬塵。痛憶文皇南下日,大廷幽谷盡忠臣。
未歌《玉樹》已亡陳,不筑阿房亦覆秦。一旅卒然揮白梃,九州強半著黃巾。求為黔首悲龍種,別有蛾眉辱馬塵。痛憶文皇南下日,大廷幽谷盡忠臣。
多雨今秋水渺然,
溝溪無處不通船。
山回忽得煙村路,
始信桃源是地仙。
平臺景物倏皚皚,一片軍聲襲蔡回。
舞絮飛花千萬樹,淺斟低唱兩三杯。
關河歧徑人難覓,村舍寒煙戶半開。
最是詩人幽興極,疲驢破帽出城來。
高華遺嶼自隋朝,營壘依然識舊標。
淡水雞籠誰竟渡,颶風蜃市幾全消。
乘桴何意真浮海,叱石無能遠駕橋。
抽調可憐諸將士,不教辛苦說征遼。
千里山行一月程,
攀層躡級幾宵征。
明朝猛入遂寧路,
聞說夷途砥樣平。
過花簾燕驚紅落。一床殘夢東風薄。
春老不還家。刺桐墻外花。
江南沙草暖。鏡水歌眉淺。
雙篴出煙蘿。畫船涼月多。
西風吹面浪如山,卻并寒沙夜系船。
兩日不能離故處,人間岐路敢爭先。
八節愁聞上水灘,江流東下許艱難。
青簾招我非無意,端為疏篷夜枕寒。
滿眼豺狼兵火馀,我今那暇哭窮途。
青鞋踏雪江南岸,試覓黃公舊酒壚。
簾外潺潺暮雨,江邊隱隱寒潮。亂鴻縹緲寄書遙。
滿地黃花人病酒,蜂蝶空勞。
自惜明珠離掌,誰憐小帶垂腰。畫樓西畔是虹橋。
只恐粉云遮不斷,怕殺登高。
廿載芳名貫耳知,于今霜鬢已離離。嗟予廢學慚中令,羨子高才媲左思。
腹有詩囊憑嘯詠,眼看墨盾佐驅馳。從戎莫道書生氣,下馬當先露布移。
幾回欲別復攀留,才渡重洋又買舟。對菊定增他日淚,脫刀暫解別時愁。
秦川地勝忻隨侍,華岳峰多快壯游。幕府從茲憑借箸,淵源曲逆本封侯。
停辛佇苦。有恨憑誰訴。十載伶俜慳會遇。猶憶彭門夜語。
難教豎子成名。衰年喜見河清。最是多聞直諒,相期無負平生。
安榴花映淚斑紅,別緒都含不語中。
佛愿縱慳成并蒂,仙蹤何苦類顠蓬。
搯眉凄切盟沉水,捉臂矜持護守宮。
金鎖暫籠么鳳去,此生心已掛梧桐。
去國為農混里廛,故書拋向短檠邊。
臺卿復壁猶溫孟,夷甫排墻始悔玄。
送老只消營藁葬,買春不過費榆錢。
枯腸欲汲無涓滴,誰道先生萬斛泉。
帝德光千古,遺蹤在九疑。搴芳薦瑤席,酌桂禮彤墀。百獸猶環舞,群山相向悲。欲知龍蛻處,高嶂覓銅碑。
俎豆傳虞代,蘋蘩肅漢官。豈應迷冢墓,或恐葬衣冠。松韻如聽樂,瑤歌似舞干。寄言吊古客,當作鼎湖看。
萬里辭黃屋,千秋寄碧岑。莫嫌山廟冷,方稱土階心。木石時為偶,英皇恨轉深。微聞松竹里,恍惚鳳儀音。
翠輦虛馳道,玄泉不復通。國家同棄屣,日月見重瞳。山鬼幽篁里,鷓鴣秋雨中。峰頭帝子淚,又灑在丹楓。
深夜虛堂露氣佳,
冰霜著月沒痕瑕。
木人打破琉璃碗,
走過新羅始到家。
蟲聲切切報新秋,
月落鐙昏四壁愁。
殘夢未成催上馬,
一天涼雨過盧溝。
野橋舟閣總通煙,香氣虛無花影前。
北浦因誰芳草后,西泠真有恨情邊。
看桃子夜論鸚鵡,折柳孤亭憶杜鵑。
神女生涯應是夢,何妨風雨照嬋娟。